借錢投資真的能賺更多?高報酬背後的危機 2大風險不可不知
2024-12-25 09:19
更新:2025-01-07 10:11

【我們想讓你知道】
借信貸投資有機會提高收益,但也伴隨相關風險,若沒有穩定收入或無法承受市場波動,借信貸投資可能導致負債比過高,反而造成財務負擔,拖慢累積資產的速度。
撰文:李亞珊
當現金周轉不靈或急需資金應急時,除了選擇當鋪或民間貸款,許多人會向銀行申請信用貸款(以下簡稱信貸)來填補資金缺口,特別在房價高漲時,許多房貸族選擇再借信貸,成為「雙貸族」。
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截至今(2024)年7月同時持有房貸、信貸的人數約37.4萬人,且平均每人房貸金額約591.6萬元、平均信貸金額106萬元,3項數據都是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
借信貸前必知3手續費 提前還款恐須支付違約金
對雙貸族來說,借信貸似乎是不錯的資金來源之一,因為不須提供抵押品,銀行會評估借款人的信用紀錄、收入穩定性、還款能力等狀況提供資金,一般核貸金額約在100萬元以下。如果想借信貸來投資,雖然能增加資金的靈活性,但也伴隨一定的風險,本文整理借信貸投資時須留意的事,協助你享受資金便利時,也能減少潛在的財務風險。
借信貸投資前須先支付相關手續費,銀行通常會收取開辦費、聯徵查詢費等費用,這些費用可能會影響個人實際可運用的資金額度,須納入投資成本試算,確保投資回報能支應這些額外支出,以避免增加財務壓力。以下說明常見的3種手續費。
1.開辦費:銀行成功核貸後所收取的費用,金額大約在3,000元到9,000元之間,不同的貸款方案可能會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例如某些限時優惠利率方案可能免收開辦費,針對公教人員的專案則收取3,000元,優質客戶專案的開辦費則可能高達9,000元。
2.聯徵查詢費:也稱為徵信手續費,指銀行向聯徵中心查詢借款人聯徵報告的費用,通常收取200元到300元。
3.帳戶管理費:並非所有銀行都會收取這項費用,通常只有貸款金額較大或屬於企業貸款時才會收取,金額約在3,000元到9,000元之間。
除了這3種費用,部分銀行可能會收取額外的費用,例如票詢費(約100元)、系統作業費(2,000元到1萬元)等,建議申辦信貸前,仔細閱讀銀行提供的合約條款,並向銀行專員確認所有費用細節,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
此外,雖然提前還款可以減少利息支出,但如果合約中有「限制清償期」(綁約期),例如3年36期,在綁約期內提前還款就須支付違約金,約為貸款本金的1%到5%,建議簽約前務必確認是否有綁約期和提前還款的相關規定。
高報酬背後的危機 2大風險不可輕忽
了解信貸相關手續費和借貸觀念後,接下來試算是否能借信貸來投資。以目前銀行信貸方案利率約2%~16%,貸款年限為3~7年,並以信貸金額50萬元、貸款年限7年(84期)、年利率2.4%,每月須還本利6,472元,來和投資標的年化報酬率為7%的元大台灣50(0050)比較(詳細結果請見表格)。
假設不借信貸,每月將6,472元投入0050,7年後獲利金額約為11萬元;若借信貸,單筆投入50萬元投資0050,每月還款6,472元,7年後獲利金額為25萬元。從試算結果可見,借信貸投資的收益約多了14萬元。
但是,這不代表每個人都適合借信貸投資,因為可能會面臨2個風險:⑴投資報酬率的不確定性:雖然0050長年平均年化報酬率為7%,但若不幸遇到市場下跌,報酬率可能低於貸款利率;⑵現金流壓力:借信貸後須每月固定還款,若收入不穩或資金周轉不靈,容易造成財務壓力。
對市場有信心且收入穩定的積極型投資人,可以考慮借信貸進行單筆投資,藉此放大複利效果,有機會獲得更高收益;但對市場波動較敏感的保守型投資人,選擇定期定額的方式更為穩健,雖然短期內收益可能不如單筆投資亮眼,但風險較低,透過長期持續投入,同樣能累積可觀的成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12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李亞珊 《Money錢》雜誌財經編輯,用心理財讓生活變簡單♡
- 抓住關鍵題材與趨勢!韭菜畢業班-叔叔靠波段穩賺8倍
- 波段達人廖崧沂靠3指標抓出強勢股 4年滾出千萬資產
- 春燕靠技術分析+籌碼判讀 3步驟精準卡位低位階飆股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4/25 午盤獵報:台積電A14埃米級製程亮相!先進製程供應鏈大漲開派對!
anhour ago
- 詐騙無所不在!假投資、釣魚簡訊最猖狂 上班族平均受騙21.7萬
2hours ago
- 【限時公開】回測下跌機率100%,注意12檔「五月必跌股」!
2hours ago
- 【個股分析】台積電建廠需求增,「軟體股」翻倍漲105%。利用動能選股挑出潛力標的!
3hours ago
- 【籌碼K線4/26登入禮】5月必跌股+教學
4hours ago
《Money錢》雜誌財經編輯,用心理財讓生活變簡單♡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