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密
當年薪百萬是個假議題,你永遠拿不到,怎麼辦?
2022-03-31 11:12
更新:2022-03-31 11:45

【我們想讓你知道】
文 / 洪雪珍
最近做直播,小編設定的主題原來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一看就說:「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這把小編嚇一跳,大家都想追求年薪百萬,這個說法乍聽很奇怪。很簡單,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九成上班族的薪水低於百萬,絕大多數終其一生拿不到百萬年薪。當我們費盡唇舌討論如何拿到年薪百萬,對於全台灣 1146 萬上班族中的 9 成,逾 1 千萬人不僅無濟於事,還讓他們挫折,感到努力無用。
賽道決定薪資
關於薪水,要具備的第一個認知是在哪個賽道,高速公路﹑省道或小巷子。在高速公路,奔馳的是百萬跑車,甚至是千萬名車;在省道,幾十萬元的國產二手車就很強;在小巷子,騎單車反而比較好使,租 Ubike 就夠用。這個比喻在說什麼?只有一個,多數人拿什麼薪水老早注定,看的是本身具有的條件。
首先,決定百萬賽道是哪些因素?
- 第一個是產業
- 第二個是企業
- 第三個是職務與位階
我有個斜槓學生漂亮時尚,穿戴講究,當然是個愛買小姐,辦了幾次二手市集出清存貨,我曾去掃貨一次,一看都是名牌。她一直在金融業帶業務團隊,做到高階主管,每年扛業績 20 億,年薪千萬。其實她最愛從事的是精品業,可是每次面試之後都放棄,心情很無奈,因為數字很現實,她說:「精品業薪水,就是金融業的攔腰斬再打八折。」錢是很可愛的,差六成,任誰也下不了決心,不是嗎?這說明產業薪資是有行情水準的!在台灣,讀理工的就屬半導體業、IC 設計業最令人欣羨;讀商的就屬金融業最高;像我讀新聞系,媒體業是在中後段,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然而同一個產業,落差也不小。以半導體業來說,聯發科平均年薪 270 萬,而同產業平均是 123 萬,差一倍有餘!薪資後段班有家公司是 70 萬,差 2 百萬!至於台積電,員工 4 萬名,非主管職員工平均 200 萬,也遙遙領先同業。當媒體報導的都是這些龍頭企業,這使得不少科技業工程師都被誤以為年薪百萬,逼得他們在網路上大吐苦水:「不是每個工程師都年薪百萬!」
從小金魚變成大鯨魚
就算是同一家企業,職務之間的薪資差異也明顯,可怕的是越低的職務越不會調薪,每年會調薪的就是原本薪資就高的職務,因此薪資結構 M 型化也會發生在相鄰的同事身上。另外一個決定因素是位階高低,美國大企業 CEO 的薪資是員工的 300 倍,台灣差十多倍至幾十倍應該是有的。
可是能進到高薪產業、龍頭企業,做一路發的職務,基本上多半是好學歷的人。如果不是台成清交政,或是中字輩,能擠進去大企業領高薪的,不是沒有,而是幾稀,他們一定具有其他很強的背景。那麼學歷不亮眼的上班族,想要在中小規模企業拿年薪百萬,至少要能做到—
- 7-11型
- 業績扛霸子
- 壓力鍋
- 冒險王
尤其是冒險王,是我最想提醒上班族可以採行的策略。正因為年薪百萬天注定,讓我們明白賽道決定薪資高低,所以不妨儲備實力,長期布局,再奮力縱身一跳,改變產業與企業,才有可能彎道超車。這種跳法,好比從家裡的魚缸跳至公園的水池,再跳至大海,但是你不能只是金魚或錦鋰,而是要進化成大鯨魚。
即使這麼鼓勵你,我仍然深知多數人無法做到,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決心不夠,不想付出加倍的努力;第二價值觀不同,不想為工作犧牲其他層面。人各有志,想清楚就好。可是年薪百萬在台北生活,都未必能買房買車、過上理想的人生,更何況領幾十萬,怎麼辦?
薪水低,就別想靠薪水致富
寫到這裡,以下才是我最想給無法年薪百萬的 1 千萬名上班族的正確觀念,那就是—你們常說:「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其實只說了一半,還有下半句:「上班也不是收入的唯一。」當我們開始有「找工作不如找收入」的觀念,不靠年薪百萬致富,才會真正步向財富自由的大道。把腦袋從「找工作」的認知架構,轉換成「找收入」的思維系統,會突然發現海闊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上班領薪水不過是其中一條路,然後眼睛一亮,看到其他收入的可能性。對於有錢這件事,沒繼承任何財產的人,靠自己白手起家,又拿不到年薪百萬,大概不脫這三條路可走:
- 會拿高薪不如收入多
- 會賺錢不如會存錢
- 會管錢不如會理錢
不管薪水多少,都要想盡辦法存錢,沒有存錢就無法奢談後面的理財。《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作者花 20 年訪問 5 百位富人,富人的定義是資產有 3 千萬台幣。他發現這些富人在以下三題都答「是」:
- 你的父母節儉嗎?
- 你節儉嗎?
- 你的配偶節儉嗎?
有錢人是省出來的
當有些人瞧不起父母東摳西省的小器樣,省錢與存錢竟然是一般上班族的致富之道。我有個斜槓學生是公務員,父母是藍領,不僅把 3 個孩子養大到各個成器,還買了 2 棟房子,全都靠省與存。他自己 30 歲出頭,先是靠省與存擁有 1 百萬資金,後來理財有 3 百萬,他的斜槓就是教人怎麼存到 3 百萬。
相反的,我認識的高薪族群中,不少人賺得多花得多,口袋很空虛。所以賺不到年薪百萬,不會天塌下來,而且我得說要翻轉這個薪資命運並不容易,牽涉太多個人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產業﹑企業﹑職位,你想想我能去聯發科應徵研發工程師嗎?這叫癡心妄想!因此我們能做的無非認清現實,做好三件事:
- 賺第二份收入
- 省錢與存錢
- 投資理財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 )
文章相關標籤
CMoney精選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 租屋族別再擔心存不到頭期款!搭配 2 秘訣 邊付房租邊存頭期款,房客也能輕鬆變房東!
- 年後轉職、新鮮人找工作 面試薪水怎麼談?職涯導師 洪雪珍:先釐清 10 大迷思!
- 年過半百的她 沒存款、長腫瘤,還得扶養 9 旬父母...洪雪珍:延長 2 種壽命,別老了才發現 錢不夠用!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5/5 午盤獵報:台幣再急升,兌美突破30元大關!食品類股受惠大漲!
31minutes ago
- 【2025最新攻略】存股、價值投資必看,金控股利政策懶人包!(內附14檔殖利率清單)
anhour ago
- 台光電Q1大賺一股本飆漲停!帶旺供應鏈股價飛升!
anhour ago
- 【個股分析】首季營收創新高,「資服股」波段飆92%。利用動能選股挑出潛力標的!
2hours ago
- 1300元→700 元,被市場遺忘的 高速傳輸介面IC設計龍頭 譜瑞-KY (4966)
2hours ago
CMoney 自出版社、各大報章雜誌精選好文 網路上的各家觀點,通通網羅呈現 !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