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0投資快訊】觀望小非農、鮑威爾談話,美股道瓊獨紅,加權半年線不宜有失

2022-11-30 08:40

更新:2022-11-30 08:40

2415

台股盤前

由於Fed官員於明(12/1)日鮑威爾(Jerome Powell)談話之前不斷釋放鷹派言論,並且美國11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錄得100.2,高於市場預期的100,低於前值的102.2,令市場目光暫轉於經濟面上影響較大,可能於12/9出現的鐵路罷工危機,雖然拜登總統昨(29)日敦促國會通過立法防止鐵路罷工,但可能導致供應鏈恢復情況再度惡化仍帶來觀望,只是相對較利好的是,美國全國零售聯盟(NRF)數據顯示,上週四美國感恩節至本週一「網路星期一 Cyber Monday」的五天期間,商場人流及網路購物人數打破紀錄,總共達到1.97億,年增9%,仍有利緩解現階段通膨居高不下,消費者樽節開支導致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四大指數跌多漲少,漲跌幅界於-0.59~+0.01%,僅道瓊終場獨紅。而回觀台股,美元指數昨(29)日終場收漲0.15%,穩於5日線上,故維持橫盤整理格局得以延續的背景下,將逐步削弱新台幣多方表現空間,而前(28)日台積電ADR於失守5、10日線後,昨(29)日雖終場收漲0.14%,但於半年線上震盪整理,而基本面上,主計長朱澤民昨(29)日於發布經濟成長率記者會上表示,依主計總處最新估算,今年我國每人GDP為32,914美元,低於先前的預測33,743美元,保守提及「我國2022、2023兩年的人均GDP不見得會比韓國、日本高。」說法與先前國發會發文表示的「IMF預測台灣人均GDP將贏過日韓,成為東亞第一。是因為台灣近年在國際變局下展現強大韌性,成長動能已產生結構性翻轉…,新台幣相對美元匯率,也較日韓加平穩。」的說法出現落差;此外,工研院昨(29)日公布IEKCQM估測結果,因國際需求不振影響台灣廠商接單動能,出口及訂單持續下滑,廠商投資意願轉趨保守,2023年製造業產值預估成長率為3.24%,整體製造業產值約為新台幣26.32兆,年增率4.76%,雙雙走低,相對不利於加權延續多方動能,昨(29)日加權震盪終場收漲152.77點,以14,709.64點作收,短線格局上有壓,下有撐。故同樣維持先前看法,於台股反彈格局尚存的背景下,站穩半年線雖有利多方上看萬五,但仍宜留意追高風險,本週將逢11月營收公布,於操作部分仍可擇優布局,但破線同樣應嚴守停損。

《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