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線的英文是 Candlestick Charts,又被稱為「蠟燭線」、「K棒」,據傳是由日本江戶時代的白米商人本間宗久所發明,原本是用來記錄每日的米市行情,後來才被延伸應用在股市分析,不少投資菜鳥第一次看到 K 線時,心裡想的是:「天哪好難!」!
文 / Money錢
K 線發明於 18 世紀,至今已有將近 300 年的歷史,仍然被投資人廣泛地應用,證明擁有相當高的實用價值。本期開始,帶領新手們從頭學會 K 線,提升投資戰力。
不少投資菜鳥第一次看到紅紅綠綠的 K 線時,心裡想的是:「天哪好難!」、「可以不要學嗎?」、「看不懂也沒關係吧?」。的確,對新手來說,K 線的型態與應用相當複雜,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融會貫通,但K線除了能看出每天股價的走勢,還能反映個股的強弱,若想學習短線或波段操作,一定要把K 線當成必修功課。
K 線又名蠟燭線,最初用於記錄米市行情
K 線的英文是 Candlestick Charts,又被稱為「蠟燭線」、「K棒」,據傳是由日本江戶時代的白米商人本間宗久所發明,原本是用來記錄每日的米市行情,後來才被延伸應用在股市分析。
K 線是由一檔股票的 4 個價格繪製而成,分別是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以日 K 線為例,若當日這 4 個價位都不相同,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為實體柱狀線,而當日最高價和當日最低價就會形成上下兩條細線,也就是上影線與下影線。實體K線看起來像是蠟燭的燭身,上下影線則像是蠟燭的燭芯,這也就是「蠟燭線」一詞的由來。
若收盤價高於開盤價(開低走高),K 線就會是紅色,反之當收盤價低於開盤價(開高走低),K 線就會是綠色(如圖 1)。紅色 K 線常被簡稱為紅 K、紅 K 棒,但綠色 K 線通常不會稱為綠 K、綠 K 棒,而是被稱為黑 K、黑 K 棒,據說是因為最早記錄 K 線時是用紅色和黑色繪製。另外,紅 K 與黑 K 又稱作陽線與陰線。
根據時間區間的不同
K 線又分為日 K、週 K、月 K 等,其中以日 K 線使用率最高。若是極短線操作(如當沖),則會參考 1 分 K、5 分 K、10 分 K、30 分 K、60 分 K 等。
要注意的是,K 線的顏色只代表某段時間的股價走勢,例如日 K 線的顏色只代表當日走勢,並不代表相較前一日的漲跌,即使前一天是黑 K、今天是紅 K,今天的股價相較前一天仍有可能是下跌的;反之,今天是黑 K、前一天是紅 K,今天的股價相較前一天仍有可能是上漲的(見圖 2)。
從 K 線看多空氣勢,找出最佳買賣點
K 線的樣貌會因為股價的走勢而有不同變化,大致可區分為 18 種基本型態。一般來說,實體線越長,表示多空其中一方氣勢越強,上下影線越長,則表示多空雙方拉鋸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