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不是「實支實付」最好!年過 30 必備 4 險種,用小錢買到大保障
2021-12-13 14:25
更新:2023-02-07 11:30

【我們想讓你知道】
以 30 歲族群而言,除了持續打拼提高收入,還可能面臨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一旦有了自己的家庭,除了肩負經濟重擔,還想安心為夢想打拼?有家庭責任的 30 歲族群該如何用保險來轉嫁風險呢?避免意外讓家庭生計陷入困境...
文 / Money錢
想「30 而立」逐一實現結婚、買房等目標
不只須擁有一筆存款並持續滾大投資部位,也要重視人壽、健康 2 大保險配置,唯有做好個人風險控管,才能安心為夢想打拼。第 3 屆 Money 錢保險 AI 大賞結果出爐,以分析保單的 CP 值(保額 / 保費比)為主要參考數據,替消費者精打細算每一筆費用,用經濟實惠的價格買到最適合的保障。
本屆 Money 錢保險 AI 大賞得獎保單險種
包含 3 種主約:
- 20 年期定期壽險。
- 1 年期定期壽險。
- 網路投保 1 年定期壽險。
以及 3 種附約:
- 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
- 一次給付型癌症險附約。
- 重大傷病健康保險附約。
並以適合 30 歲族群的保單為評選標準
不過專家建議,除了這些險種之外,30 歲族群可以再搭配其他保險配置,讓保障更齊全。
家庭經濟支柱者,宜規劃足額的壽險保障
以 30 歲族群而言,除了持續打拼提高收入,還可能面臨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一旦有了自己的家庭,除了肩負經濟重擔,也可能須孝養父母、每月還有繳付房貸或房租等壓力,因此規劃保險配置時,應考量萬一自己離世,如何保障家人在一段時期內仍有經濟來源,不至於讓全家生計陷入困境。
有家庭責任的 30 歲族群,建議以壽險為首要規劃重點
在符合保單條款的情況下,失能或身故時可以獲得一筆理賠金,替家人減輕生活、房貸、教養子女等負擔,保額建議用個人所承擔的家庭責任來估算,萬一不幸失能或身故,就能請領到這筆保險金,確保家人在一段時期內經濟無虞。
壽險用於防範長期風險,可按照個人預算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對於 30 歲族群而言,如果僅以轉嫁風險為考量,建議優先選擇定期壽險。以投保 20 年期定期壽險、100 萬元保額試算,年繳保費約 2,500 元。
壽險足夠,想再加強保障的人
建議可用 1 年期定期壽險投保最低保額,就能把省下來的錢用於添購高 CP 值附約保單;隨著年紀增長,可根據仍須繳付的貸款、子女教育金、父母孝養金等,視情況調整保障額度。
意外險涵蓋 3 範圍,花小錢對抗大風險
規劃保險除了以壽險防範長期風險,意外、疾病等短期風險也不容忽視。以意外險而言,建議保額應先以年收入的 10 倍來規劃,再按照個人實際需求調整。
保險專家建議
完整的意外險保障範圍應包含身故、失能以及實支實付。當發生符合保單條款的意外時,若不幸身故將能獲得一筆身故理賠金;若是因意外傷殘且符合失能理賠條件時,保險公司會按照失能等級和比例給付理賠金,提供一次性保險金或是在一定期間內每月給付失能扶助金;至於實支實付則是僅於意外造成的傷害事故中,提供醫療限額以內的理賠給付。
對於有經濟重擔的 30 歲族群來說,投保定期型險種的保費較低,不但能減輕負擔,也可享有高保障,因此建議壽險、意外險、醫療險可優先以定期險規劃。
實支實付醫療險,補貼醫療雜支
短期風險不只有意外,也隱含疾病須負擔的費用,一旦開刀住院,將產生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因此建議投保醫療險補貼部分支出。以意外險及醫療險而言,除了投保日額給付型保單,購買實支實付型保單更能加強保障。
日額給付型保單指的是,因意外、疾病須住院時,按照一定日額乘以一定住院天數提供給付金,舉例來說,某 1 張住院日額給付型醫療險保單提供保額 1,000 元,住院 5 天總共能請領 5,000 元(1,000 元 × 5 天)。
一名資深保險業務員提醒
有些手術在當天術後就能返家休養,假如只有住院日額給付型醫療險保單,沒有住院就無法啟動該張保單的理賠機制,這時需要藉由保障門診手術、雜費給付等項目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來協助減輕負擔,也更能彈性支應日後新型的自費項目。
「實支實付」又稱為「限額給付」,也就是在限額內提供病房費、住院手術費、住院醫療費及雜支費用,部分實支實付也包含門診手術給付,建議挑選能使用副本收據理賠的的保單,如果還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型保單,就能一併申請理賠。
重大疾病、重大傷病險,優選一次給付型
相較於重大疾病險是針對 7 項重大疾病(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末期腎病變、腦中風、癌症、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提供保障,重大傷病險則是提供健保署目前認定的 30 大項重大傷病類型,罹患其中任 1 類、持有重大傷病卡,且符合保單理賠條件,就能請領保險金。
保險專家分析
重大疾病險與重大傷病險的保障內容不同,可以依照個人需求挑選,如果是保費預算不高的 30 歲族群,挑選重大疾病險或重大傷病險時,建議都以一次給付型為優,一旦符合理賠條件,就能請領一筆保險理賠金,補貼部分醫療費用與因病請假而減少的收入。
以 30 歲男性、投保 20 年期重大傷病險、20 萬元保額試算,年繳保費約 7,000 元,但如果是主約為定期壽險 30 萬元保額,附約為 1 年期重大傷病險保額 100 萬元做保單組合,年繳保費則約 3,500 元。
綜合專家建議
癌症為國人常見疾病之一,重大疾病險與重大傷病險各有癌症理賠給付,符合條件就能請領一次給付,如果有餘裕,可以再選購一次給付型癌症險加強保障。
定期調整保單,避免保費過高、保障不足
等到 40 歲過後,子女逐漸長大,剩餘房貸也不多,趁著身體狀態許可,就能調降個人壽險主約的額度,再投保較高額度的附約醫療險、意外險、重大傷病險等險種做配置,為老年退休生活做準備。保單應隨著人生階段適度調整,無須在還年輕時用最高額度規劃所有保單,避免保費負擔過重,卻不一定能完善現階段應有的保障。
以終身壽險為例,每年保費不變,繳付完約定的年期後就不用再繳費,享有一輩子的保障,不過保費卻比定期壽險高很多,保障也不一定符合現階段需求,建議先以未來 10~20 年內的家庭開銷與可能發生的風險做規劃,再每年定期檢視、調整保單,保障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一張表讓你看懂,各種「退休必備保險」優缺點!(內含 年金、長照、醫療險等比較)
- 為家人留下最好的禮物!壽險「這樣保」 每天一顆茶葉蛋的錢,就能有 500 萬元保障!
- 騎機車跟汽車對撞死亡,他保的「駕傷險」竟不賠!這 2 種駕駛人傷害險理賠差很多... 一張圖就懂!
- 買「儲蓄險」急用錢想解約,卻被扣 10 幾萬解約金... 市面上 3 種儲蓄險,根本不能和定存相比!
- 別以為「實支實付」就會付全額!1 個案例看:想全額理賠,合約有「這條款」差很多
本文精彩內容來自 2021 年 11 月號《 Money 錢》,更多投資理財資訊,請鎖定 2023 年 2 月號《 Money 錢》
(圖:秦嗣林臉書, / 責任編輯:yu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文章相關標籤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 詐騙無所不在!假投資、釣魚簡訊最猖狂 上班族平均受騙21.7萬
- 經濟看數據,政治看風向!前美股交易員教你 1 招篩出飆股!
- 關稅股災突襲!上班族平均失血23.5萬 兼差成新日常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4/25 午盤獵報:台積電A14埃米級製程亮相!先進製程供應鏈大漲開派對!
2hours ago
- 詐騙無所不在!假投資、釣魚簡訊最猖狂 上班族平均受騙21.7萬
2hours ago
- 【限時公開】回測下跌機率100%,注意12檔「五月必跌股」!
3hours ago
- 【個股分析】台積電建廠需求增,「軟體股」翻倍漲105%。利用動能選股挑出潛力標的!
3hours ago
- 【籌碼K線4/26登入禮】5月必跌股+教學
4hours ago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