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儲蓄險好嗎?3大儲蓄險解析懶人包「算」給你看!
2022-03-14 09:30
更新:2022-03-14 16:55

【我們想讓你知道】
儲蓄險適合什麼樣的人買呢?近年來儲蓄險越來越少,是否該藉機搶購一波儲蓄險保單?如果你是有目的性的族群,或是定期有多餘閒錢的族群存放,尤其是剛出社會、想要強迫儲蓄的年輕人,專家推薦購買放長期的「利變增額型儲蓄險」。
文 / 王永才
誰適合買儲蓄險
家境富裕的年輕人適合買嗎?
家境不錯,年輕人剛出社會想買儲蓄險,真的不建議嗎?
有一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在《PTT Womentalk 版》提問,自己開始工作想開始理財,但聽媽媽介紹的理專推薦一款美元儲蓄險後,每年只要繳 7.3 萬,20 年期,總共要繳 146 萬元,如果繳完 10 年不續繳才能回本,繳滿 20 年,可以一次領回 193.4 萬元,繼續放到第 30 年,一次領回可以領回 272 萬元,在不然就是放到 60 歲後,每年可以用年金的方式年領 12 萬元,領到 110 歲...
他感到非常心動,而且認為,中途解約可當投資儲蓄,或老以後可當養老金,甚至繳費金額也僅占他薪水的約 1/10,於是想詢問網友的意見,有網友一面倒的反對,也有人保持客觀的角度,認為「6 年勉強可接受、20 年太長了」,但到底這位網友該不該買呢?
年薪 70 萬起跳就能買?
以這位網友來說,感覺上他母親已有理財的習慣,甚至家境不錯的他還可能父母已經替他做好基本的保險規劃,再加上他本身薪資水準也高,年繳 7 萬的保費只占年薪 1/10,估計年薪 70 萬起跳,月薪至少也有 5 萬元,因此在此狀況下,要買美元儲蓄險其實是 OK 的。
這就如同我曾與一位住院醫師閒聊後,發現這位醫師的父母都是企業家,且家境富裕,保險好像父母都有幫他規劃,但詳細內容他自己也不清楚一樣。
事實上這樣的狀況經常發生在許多富裕的家庭身上,父母都會幫小孩規劃保單,但到底買了什麼恐怕當事人都不清楚。直到自己也想用儲蓄險來規劃他的理財時,往往會不知道該問什麼人才好。
多數人在接觸理財時,會追求穩定,趨避風險,因此「定存」、「儲蓄險」往往會成為大家的優先選擇。相較定存,儲蓄險給多數人的印象就是強迫儲蓄,再加上其利率比銀行定存高、閉鎖期長、現金流動性慢……眾口紛紜。
但明年開始儲蓄險越來越少,是否該藉機搶購一波儲蓄險保單?儲蓄型保單又該如何挑選?以下我將介紹市場上常見的儲蓄險分為三類:增額型、利變型和還本型。
增額型儲蓄險的優缺點
第一類為增額型儲蓄險,它的特色為利率穩定增值,將利息加入本金滾利息,類似銀行定存複利滾存的概念,其優點是當繳費期滿後,不管選擇立即提領或繼續採複利的方式滾錢,拿到的金額都會比期繳本金高,若選擇後者方式,留下的本金會繼續增值,但缺點是由於此型儲蓄險年期較長,若銀行的存款利率比此險利率高時,此險就會失去其功能。
第二型為利變型儲蓄險,三種類型中利變型為最大宗,在投保時保險公司會承諾給予一個保證利率,不能隨意變更,稱為預定利率,以及給予一個根據狀況浮動的利率,稱為宣告利率,基本上會依宣告利率為主,但若此低於預定利率時,就會選擇預定利率,若只看預定利率時,此型其實就和增額型一樣,也能靈活操控資金,以利滾利的方式增值,由於有宣告利率,保戶便有機會藉此得到更高的報酬。
利變型儲蓄險的實例分析
其實當前市面上純粹增額型儲蓄險的競爭力往往不如其他保險商品,因此延伸出的利變型儲蓄險更是大多數人的優選。例如,小芬今年 20 歲,想強迫儲蓄,因此買了基本保險金額 10 萬元六年期的新 X 的某款利變型終身壽險。從試算表來看:
這便是利變型增額保單的威力:期滿後可選擇把本金和利息領回或是繼續存放,若繼續存放則每年持續滾複利,越晚解約獲得的利息越高。由此可知,小芬必須在 6 年期滿後,立即提領共 105,747 元的解約金,才能領超過累計實繳保費的 103,236 元。倘若小芬不立即取出而是複利滾存到第 11 年,30 歲時,她才可拿到總領解約金 121,915 元。若 60 歲提領,更可拿到 270,060 元。
還本型儲蓄險的實例分析
第三型為還本型儲蓄險,特色為能在每期領取利息,而此型的增額解約金不參與複利,解約金為解約時能領取到的錢,計算保單效益時就會使用總繳保費與解約金總和,第一年存錢後,第二年開始每年給一筆生存保險金(即利息),意即將還本金直接轉入要保人戶頭中,不參與複利。
比起一般年期型保險,靈活度較夠,但繳費期間的年配息率並不高。再拿新 X 的某款利變型終身還本險為例,小芬 20 歲,基本投保金額 10 萬元,繳費期間 6 年。從試算表來看:
小芬在繳費期間,從第二年開始就能年領保險金額對應之保險金 10,000 元。六年期滿後,小芬在本金不變為 751,752 元時,亦能每期領取 10,000 元之生存金。而在小芳 30 歲時,可領每期生存金為 12,500 元,而此時終止保單,連本帶利就可取出現金 873,226 元。
小芳 60 歲時,每期生存金達 15,000 元,若 60 歲時解約,則共計可領出 1,444,816 元。由此可知,還本型的儲蓄險,存的金額愈大,領的解約金就越有感。
比較這三類儲蓄險的差異後,在投保儲蓄險時,一定要先了解自身需求再進行購買,僅以宣告利率高低來做為保單好壞的依據是不對的。譬如上述兩例,利變增額型儲蓄險會推薦有目的性的族群,或是定期有多餘閒錢的族群存放,尤其是剛出社會、想要強迫儲蓄的年輕人,放長期的利變增額型儲蓄險是很不錯的投資選擇。
投保前 3 大須知
最後,我想建議這位網友,在打算投保前,最好先知道以下這三個問題:
1:我在哪裡?我已經有的
首先一定要先釐清自己擁有什麼?父母親很愛孩子但是父母購買的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另外隨者時代的進步過去適合的商品不一定適合現在。先做保單健診這是第一步。釐清自己名下的保單內容與已經有的保障。
2:我要去哪裡?我想要擁有的
如果是想要用保險理財適合嗎?保險是保守穩健的理財工具,保本與保障獲利,保證一定有,終期一生獲利是固定的,雖然沒有高獲利,但是基本的利率保障是固定的,拿出多餘的錢來做長期理財是很好的規劃。
3:預留稅源
保險最大的好處是有相關稅負的優惠保險的功能除了提供保障外,不少人對保險的期許還有節稅功能,因為保險費在綜合所得稅每年每人可申報列舉扣除綜合所得稅 24,000 元,另外,萬一身故,身故保險金如果有指定受益人,保險金在 3,330 萬元內免稅。
《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上路後,95 年元月後簽訂的保險契約,若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的人壽保險,受益人受領之身故保險金在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新台幣 3,330 萬元以下,免予計入個人基本所得稅額;換言之,若超過 3,330 萬,超過部分會計入當年個人基本所得稅額計算。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16 條第項有規定,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但如果國稅局認定,這張保單性質、投保動機有明顯逃稅意圖,國稅局可以根據「實質課稅」原則,認定該筆身故保險金須計入被繼承人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最後,建議有心想買儲蓄險的年輕人,最好還是得找到專業顧問來透過保險幫助您解決您要解決的問題呦。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 一張表讓你看懂,各種「退休必備保險」優缺點!(內含 年金、長照、醫療險等比較)
- 為家人留下最好的禮物!壽險「這樣保」 每天一顆茶葉蛋的錢,就能有 500 萬元保障!
- 騎機車跟汽車對撞死亡,他保的「駕傷險」竟不賠!這 2 種駕駛人傷害險理賠差很多... 一張圖就懂!
- 買「儲蓄險」急用錢想解約,卻被扣 10 幾萬解約金... 市面上 3 種儲蓄險,根本不能和定存相比!
- 別以為「實支實付」就會付全額!1 個案例看:想全額理賠,合約有「這條款」差很多
文章相關標籤
好險網 網站: https://www.phew.tw/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ewTW/?fref=ts 「好險網」提供多元豐富的保險相關資訊,以淺顯易懂的文章、影片、圖像,協助讀者建構最完善的人生保障規劃。
- 癌症醫療費高達 400 多萬!專家:你的保險「實支實付」 根本不夠負擔隱藏成本...
- 意外險能賠「扭傷」與「挫傷」嗎?理賠 3 要件:運動受傷符合 1 條件,也有賠償資格!
- 退休金 1,000 萬夠嗎?網友一語道破:若發生 1 情況,5 年就能燒千萬!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起漲K線週報】大盤終結連四跌,下週站上20000點?(內附本週強勢股清單)
22minutes ago
- 【美股宏觀】川普壓力下暫歇手!但美國的根本問題毫無進展
39minutes ago
- 不魯週末庫存觀察4/27
3hours ago
- 【宏觀情勢】短期內破底機率大降!持股成數該向上調升?
4hours ago
- 【產業戰隊】0427假日不休息隊長當週盤勢解析
4hours ago
網站: https://www.phew.tw/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hewTW/?fref=ts 「好險網」提供多元豐富的保險相關資訊,以淺顯易懂的文章、影片、圖像,協助讀者建構最完善的人生保障規劃。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