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文】製鞋產業穩健成長,3檔受惠股搭上成長列車!

2024-11-01 15:42

更新:2024-11-01 15:42

3093

製鞋產業穩健成長,3大概念股吃的到

根據研調機構 Mordor Intelligence 預估,鞋類市場規模從 2024 2028 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 5.25% 穩定成長。製鞋產業近期受惠品牌客戶積極回補庫存,目前已正式走出 2022 年的產業低谷,再加上各項數據顯示市場正加速回溫,使得製鞋供應鏈廠商接連受惠。

數據方面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 9 月美國服飾零售銷售額達到 264.7 億美元(月增1.5%、年增3.5%),目前已是繳出連 8 月的年成長表現,再加上美國鞋服存貨週轉天數已降至相對低水位的 69.7 天,表示整體庫存水位較健康,與美國終端市場呈現穩健成長的跡象。

鞋類市場前 4 大品牌分別為 NIKE、Adidas、Deckers(銷售HOKA)、On,截至 2024 年 9 月的市值分別為 1292.4、432.3、235.1、161.3 億美金。綜觀台股供應鏈,主要有以下三檔個股受惠較多,分別為最純 HOKA 概念股的製鞋廠「來億-KY(6890)」、最純 On 概念股的鞋材大廠「百和(9938)」、同時是 NIKENBOn 概念股的合成皮龍頭廠「三芳(1307)」。

莎拉會在本文介紹製鞋產業的概況,更會進一步分析 3 大台廠供應鏈的基本面資訊,同時搭配型態學教室APP的心動指標評估個股多/空優劣,期望可以幫助各位在投資過程一路順遂!

 

產業正經歷洗牌大戰

2024 年運動鞋品牌市場正上演一場洗牌大戰,產業龍頭 Nike 歷經疫後業績爆發後,經歷了業績停滯窘境,今年 6 月公布 2024 財年財報時,營收幾乎持平於前一年,創下 2010 年來最慢的年度銷售成長速度,導致股價在 6/28 崩跌近 20%,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市值在一天內蒸發 284.1 億美元。

排名老二的 Adidas 在 2015 年推出與美國知名歌手「肯爺」聯名系列的 Yeezy 鞋款,產品推出後受到市場的追捧而熱銷,全盛時期一年內便為 Adidas 帶來 468 億新台幣營收,佔據營收比重高達 7%,不料因肯爺連續發表極端爭議性言論,即便 Adidas 迅速切割合作關係,但仍面臨高達 427 億新台幣的庫存過高困境,最終以成本價傾銷造成鉅額虧損,影響獲利表現。

銷售 HOKA 的 Deckers 近 5 年市值急飆 398% 攀升至第 3 大,緊追第 2 名的 Adidas,市場預期 2025 年 Adidas、HOKA、On 皆有雙位數成長動能,其中以 HOKA 年成長 7 成最為亮眼,3 大品牌將持續大賺產業成長商機。

 

Nike新任CEO接手,迎接新榮景

Nike 公布今年 6/1-8/31 營收為 115.89 億美元,年減 10.4%,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 116.52 億元,主要來自北美(佔營收42%)與歐非中東(27%)銷售數據欠佳,皆分別年減 11% 與 13%。

毛利率 45.4%,受惠策略性訂價、原物料、倉儲等費用降低,而繳出年增 1.2、季增 0.7 個百分點的成績,優於公司的財測數值。獲利方面,稅後淨利年減 28% 至 11 億元,或每股盈餘 0.70 元,打敗市場預期的 0.52元。

Nike 的新任 CEO 將由擁有 32 年 NIKE 工作經驗的前高級主管 Elliott Hill 接任,消息公布後,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隨即上漲 8%,因為市場的多數分析師認為,新任 CEO 的豐富經驗和對品牌的深入理解,有利引領公司重返成長軌道並持續投入產品創新,尤其是喬丹品牌的復甦和產品研發方面。

雖然 Nike 的營運表現目前尚無較大的亮點,但公司管理層規畫未來幾季將推出相對應的改善措施,其中涵蓋鞋類和服裝的產品線,例如結合高堆疊 ZoomX 及 Zoom Air 技術,推出高階多元的鞋款、重新設計專為女性設計的新款高性能跑步服裝等。

 

Adidas走出谷底,上調今年營收目標

Adidas 終止連續 3 年的銷售下滑後,今年第 3 季營收為 64.38 億歐元,年成長幅度為 7%,優於市場的預期,營收成長主要來自於鞋類成長 14% (佔營收近6成),服飾類成長 5%(佔營收約 35%)。另外,公司樂觀上調 2024 年財測,營收從原先預估的高個位數提高至 10%,營業利益從 10 億歐元調升 20% 至 12 億歐元。

受惠貨運成本降低與產品組合優化,帶動第三季毛利率增加 2 個百分點至 51.3%,另因 Originals 與足球鞋銷售皆有年增雙位數的表現,使得稅後淨利年增 73.7% 至 4.69 億歐元,EPS 為 2.44 歐元再度打敗市場預期。

公司看好今年第四季與明年前二季有強勁的訂單,同時積極在 Samba、Gazelle、Spezial 和 Campus 系列鞋款持續創新,增加產品線的豐富性,並開始耕耘小眾領域(例如跆拳道)相關產品,期待 2025 年仍可保持雙位數年成長幅度。

 

HOKA狂奔至第三名,榮登2023 年度風雲品牌

HOKA 定位於越野跑鞋,多項鞋款擁有更寬與更厚的鞋墊,同時使用創新的材質,使鞋子維持輕量具機能性,並可大幅增加穩定性,公司持續創新並滿足了跑步、行走、健身、戶外等場景的需求,使得品牌成功在運動鞋市場中找到專屬的一片天。

越野路跑品牌 HOKA 近年成功搭上戶外風潮趨勢,近 5 年市值急速成長 398%,成為市場第 3 大品牌,不僅有美國總統拜登穿上「Hoka Transport」的形象助攻下,大幅推升整體訂單需求,更榮獲 2023 年度風雲品牌,優良的品牌形象與特色鞋款有利奪下更大的市場份額,市場普遍預估 HOKA 品牌營收將在 2024 年增 150%,2025 年再迎 50% 以上的年成長幅度。

營收方面,Deckers Brands 的 2025 財年第二季(截至2024/9/30)營收表現十分亮眼,淨銷售額高達 13.11 億美元,年成長 20.1%,遠遠超過市場的預期,主因 HOKA、UGG 的強勁銷售表現,值得一提的是 HOKA 品牌的淨銷售額達到 5.7 億美元,已成為 Deckers 的成長主力。

新品部分,HOKA 品牌下的兩大產品 Bondi Clifton 將於 2025 1 月與 4 月推出更新版,Cielo X1 鞋款將在明年 2 月推出,因應禦寒需求的徒步、登山鞋 Kaha Frost 也即將上市。

 

產業趨勢:朝向非中國產能

製鞋供應鏈近年朝向大者恆大與擴大非中國產能的趨勢,主因國際運動品牌客戶(如NIKE、Adidas、HOKA)的供應鏈政策趨於嚴謹所致,客戶傾向委託給專業代工廠生產,並導入自動化管理流程來減少庫存壓力,因此大型代工廠將持續訂單集中化的優勢,鞏固與客戶的合作關係,使得供應商數量逐年減少,朝向大者恆大的產業局面。

由於品牌客戶期望降低非中國產能的生產比例,以避免貿易戰與政治因素造成供應短缺等問題,增加代工廠積極將產能轉移至非中國地區的意願,目前多數廠商因考量東南亞國家具備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關稅優勢、優良的生產政策等優勢,因此以具備人口紅利的越南與印尼為主,整體來說,非中國產能比例越高的代工廠越有利於增加未來的產業競爭力。

綜觀台股供應鏈,來億-KY(6890)、志強-KY(6768)是較不依賴中國產能的廠商;而中國產能相對較高的百和(9938),近年為分散產能過度集中於中國所帶來的潛在影響,積極擴增印尼廠的產能,其中的第 4、5 期設備進駐等流程已於 3Q24 完工,印尼新產能將在 4Q24 開出並增加 20%-30%,有助於增添 2025 年營收新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來億-KY(6890) 穩居 Adidas 的前 5 大、台股最純 HOKA 供應商,生產基地共有 7 廠坐落於越南、緬甸、印尼,不僅滿足客戶對非中國產能的偏好,公司憑藉高效率的生產與管理模式,集團每年總產能已在 2023 年突破 1 億雙大關,近年積極擴充 2 座印尼新廠房(億泉、億福),大賺三大客戶 Adidas、HOKA、Converse 成長商機。

資料來源:各公司

 

三大關鍵廠商一次看

綜觀台股供應鏈,能夠吃到高速成長品牌大廠的概念股,主要有以下三檔個股受惠較多:最純 HOKA 概念股的製鞋廠「來億-KY(6890)」、最純 On 概念股的鞋材大廠「百和(9938)」、同時是 NIKENBOn 概念股的合成皮龍頭廠「三芳(1307)」。

 

來億-KY(6890):台股最純HOKA供應商

來億-KY(6890)主要生產各種高級休閒鞋、運動鞋、其他特殊功能鞋等鞋類產品,其中運動鞋佔約 70%,休閒鞋佔約 30%,公司的客戶涵蓋 AdidasHokaConverseVans 等國際知名品牌同時也是台股最純HOKA供應商。2023 年銷售區域以美國佔 30% 為主,其次為德國、中國等。生產基地包括越南、中國、印尼和緬甸,越南占比達 9 成,年產能 1.02 億雙,目前員工數已達 6 萬人。

財報方面,第 3 季營運淡季不淡,78 月營收逐月成長且年增幅度高於 3 成,8 月營收為 34.27 (年增高達 40%),近期營收成長主因 Adidas 出貨優於市場預期所帶動,累計前 8 月營收為 243.21 億,年增35%。第 2 季 EPS 高達 4.72 元,季增40%、年增 287%。

產能方面,公司近年積極在印尼擴廠以增加產能,共投入 100 億建造億泉新廠,該廠已於 2024 年第 2 季投產,主要生產 HOKA 與 Converse 產品,預計 2024 年的年產能約為 500 萬雙,2025 年將急速提升至 1,200 萬雙,滿載時可達 2,000 萬雙,預期將滿足未來的龐大訂單需求。

展望未來,Q3 淡季不淡且 Q4 將迎來全年最旺季,公司持續為 HOKAAdidas 兩大品牌擴充產能,有助於中長期乘著客戶成長趨勢一路前行,並直接受惠長線訂單成長而繳出高於同業的營收年增率。其中,近期的 HOKA 成長幅度最為亮眼,主因該品牌從越野跑鞋定位起家,近年成功搭上戶外風潮,同時又有美國總統拜登穿上「HOKA Transport」的形象強力助攻,市場預期今年品牌營收有望年成長 3 位數。

Adidas 是公司最大的品牌客戶,品牌的 2023 年 SAMBA 經典鞋款因 BLACK PINK 代言而熱銷,並榮獲當年度風雲鞋;近期更與 BABY MONSTER (BLACK PINK師妹團)合作的多系列形象照,其中包含 Samba、Gazelle 和 Handball Spezial 等系列,隨著 Adidas 持續大賺流行趨勢商機,有利帶動供應鏈庫存回補,對此,來億-KY(6890)規劃 2025 年將在樂億 2 廠將擴充月產能 23-43 萬雙,年增 14.6%-27.4%,以因應 Adidas 強勁需求。

實務操作上,我們可搭配心動指標與技術指標來評估個股的操作優勢,心動指標越高代表個股的多方優勢較大,來億-KY(6890)近 7 個交易日的心動指標落在 0 分至 3.5 分,屬於相對較為強勢的表現,再加上近 7 月營收出現高幅年增的成長趨勢,不僅是型態技術面具有優勢,更在基本面與題材面都有亮眼的表現,因此這檔個股十分值得投資人關注!

延伸閱讀:來億-KY(6890)製鞋股王,搭上2大客戶成長列車

 

百和(9938):全球魔鬼氈龍頭廠、台股最純ON Running概念股

百和(9938)成立於 1979 年,名列全球粘扣帶(魔鬼氈)龍頭廠與國內鞋帶大廠,並以「三鉤牌」粘扣帶行銷全球,公司在台灣、大陸、越南、印尼均有生產基地,產品應用層面廣泛,涵蓋鞋類、運動配件、服飾、醫療器材、電子產品等。公司已在國際運動用品市場建立良好口碑,目前全球前 20 大運動鞋品牌皆為公司的客戶,其中包括 Nike、Adidas、Under Armour 及 ON Running 等品牌。

從應用別來看,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為鞋類與服飾產品,佔比高達 83%,2024 年前 3 季產品別營收佔比:織帶鞋帶 48%、針織經編緹花 15.6%、黏扣帶 13%、鬆緊帶 12.9%、射出帶 7.3% 與其他3.2%。

近期財務表現部分,9 月營收年增 14% 至 14.37 億元,推升第三季營收達 43.19 (季增16%、年增20.8%),成功創下近 8 季新高,第三季 EPS 高達 1.53 元(季增30.8%、年增飆至77.9%),創下近 8 季新高,營收成長主因前 5 大客戶積極庫存回補與提早備貨,使得營收成長性佳,其中 Adidas 年增 41%;Nike 年增 8%、On 年增 76%、New Balance 年增 69%;Under Armour 微幅年增 1%。

產能方面,公司近年積極擴增印尼廠的產能,第 4、5 期設備進駐等流程已今年第三季完工,印尼新產能將在今年第四季開出並增加 20%-30%,有助於增添 2025 年營收新動能,並可滿足客戶的長線訂單需求,以及因應短期急單的產能,成為吸引潛在客戶的合作商機。

展望未來,經邊緹花網布產品在 2023 全年營收 16.7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營收比重為 13.4%,而 2024 前 3 季經編網布營收 17.9 億元(年增47.2%),已超車去年全年表現,一舉奪下最亮眼的明星產品寶座,近年客戶的產品已開始大量採用緹花網布,隨著產能逐步擴大可降低單位成本,成為 2025 年的主要成長產品。

經邊緹花網布產品因具備透氣開孔、多色表現、高物性、輕薄柔軟等優勢,且能廣泛應用於一片式鞋面、袋包產品、服飾配件,因此受到國際運動品牌客戶的青睞,其中以 On Running 最具代表性,該客戶用到的所有網布幾乎皆來自子公司百和興業-KY(8404),因大量採用使得三年內即成為公司第 3 大客戶,2024年前 3 季訂單年增 76%,使得百和集團榮登台股最純 ON Running 概念股。

實務操作上,我們可搭配心動指標與技術指標來評估個股的操作優勢,心動指標越高代表個股的多方優勢較大,百和(9938)的近期心動指標普遍落在 0 分至 5 分的強勢訊號,同時個股位階也持續維持多頭格局,再加上近 7 個月營收同樣有出現年成長的趨勢,因此操作上可在心動指標上升時分批偏多操作。

 

三芳(1307):全球合成皮龍頭廠

三芳(1307)為全球最大的合成皮生產商,擁有全球超過 4 成的市占率,從事 PU 合成皮、合成樹脂的生產製造及銷售,主要產品應用於鞋材,佔營收約九成。2024 前 8 個月的主要客戶營收比重為 Nike 41%、New Balance 15%、Adidas 14%、Puma 5%、On 3%、Decathlon 2%,生產基地遍布於越南、印尼、中國、台灣,其中以越南佔 53% 為最高。

財報方面,9 月營收 9.23 億,年增 10%,累計前 9 個月營收 82.13 億元,年增 7%,主要受惠於第 3 季為銷售旺季,客戶需求穩健帶動營收成長。第 2 季毛利率 30.86%,年成長近 7 個百分點,創下近 7 年來新高,主因原物料價格走勢下跌,第 2 季稅後 EPS 為 0.75 元。

產能方面,公司規劃印尼第二期擴廠新增 4 條產線,並將於 2024 第 4 季投產,第 1 條產線規劃月產能 25 萬碼,預計於 2025 年初達到滿載水準,第 2 條產線目前仍積極規劃中,有望在 2025 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

子公司表現部分,100% 持股子公司貝達先進材料積極切入先進半導體耗材,專精於 CMP 拋光研磨墊的設計研發,該產品具有高門檻、技術密集、客戶驗證壁壘高的特點,目前營收佔比約為 2%,毛利率高達 45% 優於公司平均水準。子公司藉助於多年耕耘中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的優勢,近年大幅受惠中國朝向掌握材料自主權以因應美國政策變動的趨勢,公司看好 2024 下半年將轉虧為盈,2025 年營收貢獻有望翻倍成長。

公司樂觀看好成衣膜(熱融膠條、防水透濕膜、熱轉印)將於今年第 4 季起有明顯的成長,主要受惠公司的 TPO 材料搭上環保長線商機,該產品可避免防水透濕膜殘留氟化物的不利於環保問題,有利於公司積極搶進成衣市場,公司表示目前市場已經逐步打開,雖目前佔營收比重不到1%,但看好 2025 年營收比重有望上看 2-3%,成為集團營運的第二成長引擎。

實務操作上,我們可搭配心動指標與技術指標來評估個股的操作優勢,心動指標越高代表個股的多方優勢較大,三芳(1307)的近期心動指標普遍落在 -1 分至 0.

5 分,整體的趨勢偏為弱勢,因為該股屬於急漲的狀態,新式型態學不推崇各位不理性追高,因此才會看到心動指標在急漲時而呈現偏弱的現象,另外可看到近 7 月營收都年增表現,操作上可先觀察為佳,並找到短線佈局多單良機再操作。

延伸閱讀:三芳(1307)全球合成皮龍頭廠,子公司進軍半導體材料

 

結語

製鞋產業近年受惠品牌客戶回補庫存以及供應鏈大幅變動,使得 Adidas、HOKA、On 相關概念股投資價值浮現,台廠主要有 3 大廠商受惠:最純 HOKA 概念股的製鞋廠「來億-KY(6890)」、最純 On 概念股的鞋材大廠「百和(9938)」、同時是 NIKE、NB、On 概念股的合成皮龍頭廠「三芳(1307)」。

莎拉要特別提醒各位,本篇是以產業基本面角度來彙整受惠股,期望教導各位在選股時,可參考本篇的產業選股邏輯,透過型態學教室 APP 評估個股多空優勢,並搭配新式型態學操作技法(如下延伸閱讀文章),期望能夠幫助各位在投資路上一切順遂!

 

延伸閱讀:

其他策略教學文

APP實戰教學系列,有底撐策略!

APP實戰教學系列,金包銀策略!

APP實戰教學系列,N字勾策略!

APP實戰教學系列,穿心箭策略!

APP實戰教學系列,下樓梯策略!

 

產業分析與個股型態教學文

【產業分析文】軸承產業受惠2大利多,3大概念股一次看!

【產業分析文】自行車重返成長,巨大(9921)、美利達(9914)、桂盟(5306)首要受惠!

【產業分析文】自動化工業與機器人大展懶人包,5大廠商關鍵利多一次看!

皇昌(2543)公共工程受益者,今年未交案量上看800億新高

三芳(1307)全球合成皮龍頭廠,子公司進軍半導體材料

汎銓(6830)矽光子聯盟唯一檢測分析廠

來億-KY(6890)製鞋股王,搭上2大客戶成長列車

奇鋐(3017)擴產大賺散熱商機,GB200關鍵供應商

 

即刻下載「型態學教室」,掌握5大好處

  1. 每日 8 種多空策略即時更新選股名單
  2. 每月 4 篇個股分析文章
  3. 每月 1 篇時事分析文章
  4. 每月 10 部以上獨家影音
  5. VIP 專屬社團,老師親自解惑

 

app真的很好用,你用了沒?

【免費下載】莎拉的型態學教室APP

大家午安,我是莎拉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謹慎評估並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我擁有喜歡廣結善緣並對各領域抱持高度好奇的個性,近兩年時間我開始經營股市爆料同學會將我的戀愛對象—股票投資與教育工作相結合,開啟了我新的斜槓人生—教育大眾「股市形態學的重要性」。 Sara新式型態學融合了傳統技術分析的優點,並納入量價、均線理論及各種K棒型態,是一廣納綜效、去蕪存菁的進階操作心法;可套用於短、中、長線,皆可操作,是在股市穩定中求獲利的最佳方程式。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