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帶動鋰電池需求成長,2 檔鋰電池 ETF 優劣比較!

2022-02-23 11:03

更新:2022-02-23 11:03

1324

(資料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各國政府明確訂定禁售燃油車時程,以及嚴格的碳排放法規限制,迫使傳統車廠轉型,加上新興車廠如特斯拉、Lucid、Rivian等加入生產,電動車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車款之一。

電動車能取代傳統燃油車,除了引擎發展外,最關鍵的因素莫過於電池技術的提升。電池為電動車的核心,電動車的發展很大一部分取決於電池的性能表現,包含續航力、安全性、充電時間、環保、壽命等。電池代表整台車的動力來源,也是整車成本最高的部分,佔電動車成本約4成。

根據IEK統計,2019年全球電池市場約1038億美元,其中二次電池(可充電)佔比約83.7%,為最大宗產品;一次性電池(用完即丟)則佔16.3%。二次電池大致分為鋰電池、鉛酸電池、鎳鎘/鎳氫電池,以2019年來看,鉛酸電池為最主要的二次電池,佔比約54%;不過,鋰電池近幾年成長快速,主因為鋰電池具有環保、壽命長、容量高、充電快、體積小等優勢,據IEK預估鋰電池市場2020~2022年年複合成長(CAGR)達16.2%,鉛酸電池僅2.1%。鋰電池近年已逐漸取代鉛酸電池,電動車、資料中心以及終端電子產品多搭載鋰電池,因此看好鋰電池未來的發展。

 

現在訂閱美股夢想家 PC 每年省$15,500
升級專業版後即可閱讀完整教學文
【美股夢想家 PC 訂閱內容】

1、 學員專屬 VIP LINE 群(限量100人)
2、每週 1 篇 教學課程(共 52 集)(價值 $6,288)
3、每週 1 篇 時事分析文章(價值 $1,688)
4、軟體教學應用影音 乙部(價值 $1,288)
5、精選 10 檔 個股研究報告(價值 $6,888)
6、鐵粉專屬直播教學 乙場(價值 $6,888)

 

LIT、BATT比較分析

而追蹤鋰電池的ETF主要有兩檔,分別為LITBATT,但最大的不同在於BATT為主動型ETF,而LIT為被動型ETF。主動型ETF相似於基金,由經理人透過研究分析主動挑選股票,尋求跑贏大盤的投資組合;而被動型ETF為追蹤其指數,報酬率期望與該追蹤指數相當的表現,不尋求額外的超額報酬。

LIT成立時間相較長,但費用率略高於BATT,且持股相對集中,前10大持股佔比逾半,反觀BATT僅成立不到四年,費用率僅0.59%,殖利率達2.56%,採年配息的方式。不過,BATT就過去10天成交均量來看,明顯低於LIT,容易有流動性風險的產生。

以現階段電池生產比重觀察,中國領先全球,故兩檔鋰電池ETF投資比重中國佔據第一。從前10大持股中發現,兩檔ETF重複的個股有特斯拉、寧德時代、比亞迪以及上海恩捷,其中特斯拉為電動車銷售、製造和儲能公司,而其餘三間為製作電池相關企業。

由於BATT為主動型ETF,在沒有追蹤指數下,故沒有追蹤誤差數據。從Global X官網資料顯示,LIT長年下來5年期追蹤誤差為0.03%,而近1年和3年追蹤誤差為-1.07%和-0.06%,顯示LIT在短中長期的追蹤誤差有明顯的波動,投資前需特別留意。

從兩檔ETF績效觀察,自BATT成立以來,報酬率近乎為負值,僅有在2021年10月份短暫為正報酬,不過下圖的績效並未計算配發股息;而LIT雖2020年7月前也多為負報酬,然而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以及規模生產,降低生產電池的成本,且越來越多商品如電動車、資料中心和3C產品等多搭載鋰電池,使許多鋰電池廠商獲利漸漸改善,股價有所起色,加上LIT為被動型ETF,相較於主動型ETF更能避開經理人在選股上的瑕疵。

結論

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不管在續航力、安全性、壽命等皆比以往有著明顯的成長,且越來越多終端產品搭載鋰電池,在規模生產的背景下,電池成本將逐漸降低,因此看好電池產業的前景發展。而兩檔鋰電池相關ETF為LIT和BATT,最大的差異為LIT是被動型ETF,而BATT是主動型ETF,主要靠經理人選股,很容易受到經理人的操盤績效所影響;反觀LIT費用率雖較BATT高,但不管在報酬率和成交量的表現上,LIT明顯優於BATT。不過,LIT近年的追蹤誤差波動起伏較大,投資上需特別留意。

 

最新美股資訊&看法,追蹤粉專掌握一手消息

文章相關標籤

美股夢想家創作者施雅棠,7年級末段班,也是Money錢月刊104期、Smart智富月刊244期封面人物、《理財寶》專欄作家、《商周財富網》作家、《小資族的美股現金流策略》線上課程講師、《30歲警官靠美股提早退休》作者、受邀多所大專院校演講,2012年開始投資美股,利用現金流投資法,每年投資收入超過百萬元。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