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漲勢蔓延集團股,精英(2331)潛在 EPS 高達 20 元,董監改選行情將引爆?
2021-03-25 19:31
更新:2021-03-25 19:43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大同(2371)漲勢蔓延到集團股
過去總是與董監改選及負面新聞圍繞的大同(2371),
在中美晶(5483)前董事長盧明光成為董事長後,逐漸成為市場熱議的股票之一,
不僅成交量顯著放大,股價也從經營權紛紛擾擾時的 20 元,上漲到 28 ~ 30 元附近,
隨著大同(2371)集團關注程度升溫,市場資金開始轉向大同(2371)集團的關係企業,
新的經營團隊在擬定大同(2371)轉型方向後,很快就會將轉型計畫擴大到集團的其他轉投資身上,
由於這些轉投資的市值、股本較小,且相較於大同(2371)控股公司的性質,
題材及獲利成長都更具想像空間,其中精英(2371)電腦這間指標性轉投資,
從 2 月初至 3 月下旬漲幅已達 20%,成為集團旗下最受矚目的轉機股,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大同(2371)最有錢的轉投資
精英(2371)電腦成立於 1987 年,最早並不是大同(2371)集團旗下的公司,
1994 年該公司掛牌上市時,該公司與華碩(2357)、微星(2377)、技嘉(2376)一樣,
主要業務是生產主機板,1999 年製鞋大廠寶成(9904)跨足電子業,
從 2000 年 ~ 2004 年陸續取得精英(2371)電腦的股權,
持股比率達到 16.7%,超越精英(2371)創辦人蔣國明成為第一大股東,
然而 2003 年之後主機板產業迎來慘淡的 10 年,當時還沒有所謂的電競及挖礦商機帶動需求,
市場討論的都是筆電產業的興起,如何導致桌上型電腦的沒落,
2004 年精英(2371)稅後虧損 6.14 億元,與 2002 年的 29.16 億元獲利大相逕庭。
(圖片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與大同(2371)電腦部門合併
2004 年之後 PC 產業陷入低毛利的窘境,廠商只有不斷擴大營收規模才能獲利,
對於營收較小的廠商來說,只能相互結盟打群架或找到利基型市場,
2005 年精英(2371)與同樣小規模的大同桌上型電腦系統事業部門合併,
精英(2371)電腦發行 31.4 萬張新股,作為對價收購,
大同(2371)也因該收購案,一躍成為持股 30% 的第一大股東,
精英(2371)電腦也成為大同(2371)集團的關係企業,
然而該合併案並未達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從 2006 年到 2012 年,
精英(2371)的獲利一直在小賺與小虧之間徘徊,且隨著創辦人蔣國明在大同(2371)集團入主後淡出,
精英(2371)的經營團隊變得十分尷尬,一邊是完全不懂電子業的寶成(9904)集團,
另一邊則是做甚麼賠甚麼,營運每況愈下的大同(2371)集團,
該公司營收規模逐年下滑,在電子族群裡的存在感也越來越低。
(資料來源 : 精英 99 年年報)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成為兩大股東的搖錢樹
雖然 2003 年之後精英(2331)營運狀況就不理想,但由於過去習慣配發股票股利,
公司帳上累積龐大的現金資產,同樣的情境也發生在同業身上,
微星(2377)、技嘉(2376) 2011 年之後帳上現金動輒百億,但由於不需要太多資本支出,
這些現金放在帳上變成大而無當的資產,為了將現金返還給股東,
高現金股利變成是主機板業者的常態,而精英(2371)電腦雖然沒有同業的獲利能力,
但攤開 2011 年的財報,總資產 386 億元裡面,活存加定存就高達百億,
精英(2371)也從 2011 年開始用配發股息的方式將現金返還給股東。
(資料來源 : 公開資訊觀測站)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2011 ~ 2015 高配息 + 現金減資
同業技嘉(2376)、微星(2377)的狀況 2011 年之後獲利狀況開始好轉,
透過拉高配息率的方式返還現金,但精英(2371) 2011 年 EPS 僅 0.36 元,
公司隔年卻配發了 2.47 元的現金股利,其中 2.12 元是用資本公積發放,
2012 ~ 2016 年先後透過盈餘配息、公積配息及現金減資的方式,
退還 159.1 億元的現金給股東,這段時間內精英(2371)的累計獲利只有 67.15 億,
其中還有 29.3 億是 2013 年處分內湖總部的一次性收入,
照理來說,營運狀況不佳,應該要利用帳上現金尋求轉型機會,
精英(2371)卻是不斷把轉型的銀彈往股東手裡塞,因為 2011 年之後,
最大股東大同(2371)營運狀況惡化,為了穩住母集團的財務狀況,
精英(2371)只好透過高配息及減資的方式,把現金返還給母集團大同(2371),
但這也扼殺了精英(2371)轉型的機會,2017 年 ~ 2019 年精英(2371)連續 3 個年度在損益兩平邊緣打轉,
營收規模從 6 ~7 百億縮減至不到 3 百億,與同業微星(2377)、技嘉(2376)搭上電競、挖礦題材,華麗轉身為績優股相比,
精英(2371)白白浪費了 2012 年資產狀況優良時,發展轉型的機會。
(圖片來源 : 券商看盤軟體)(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歡迎加入【股市小P】新粉專
文章相關標籤
詹宗霖 高中開始接觸股市,股齡9年 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任職 多年投資經驗歸納出以財報為主避開地雷 並搭配籌碼以及均線選股的方式 過去曾靠台股從低本益比到高本益比 拉升的過程獲得不錯的績效 投資中心思想是停損做好才能不虧大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本金大幅度縮水 再怎麼驚人的績效也無力回天了。 粉專:https://reurl.cc/6g2AXO 網站:https://www.peterjan.tw/
- 2015 股災驚見本益比 5 倍殖利率 14%,一年後卻大漲 322%,歷史正在重演?
- 回顧過去 10 年 3 次股災,最慘的一次 4 個月跌掉 28%,這次下跌幅度將更大?
- Q1 行情震撼教育,電子股提早 Q2 落底,台股下半年將上演這個劇本...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Complete Guide. ALL YOU NEED TO KNOW
15minutes ago
- 誰在 COMPUTEX 搶搭AI風口?從晶片到伺服器全點名!
17minutes ago
- COMPUTEX 2025 十大看點搶先看!這些供應鏈概念股準備噴出?
35minutes ago
- 【籌碼必看】「台積電供應鏈」營收創歷史高,引投信連買20天!# 資金焦點大解密
44minutes ago
- 兩次破產到「輕鬆智富」 他在市場悲觀時進場 逆勢獲利50%!
anhour ago
高中開始接觸股市,股齡9年 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任職 多年投資經驗歸納出以財報為主避開地雷 並搭配籌碼以及均線選股的方式 過去曾靠台股從低本益比到高本益比 拉升的過程獲得不錯的績效 投資中心思想是停損做好才能不虧大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本金大幅度縮水 再怎麼驚人的績效也無力回天了。 粉專:https://reurl.cc/6g2AXO 網站:https://www.peterjan.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