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族福音!這檔興櫃股開發口服藥替代針劑 有望分食「瘦瘦針」商機

2024-09-05 23:23

更新:2024-10-09 11:25

1406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號稱減肥神藥的「瘦瘦針」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題材之一,減肥商機甚至大於AI商機,若瘦瘦針能改為口服劑,日後減肥不需要打針,更是一大福音。

 

撰文:龔招健

 

近2年來,OpenAI與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主導的生成式AI堪稱是全球最火熱的題材,但歐美大藥廠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美股代號LLY)與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美股代號NVO)熱銷的減肥神藥「瘦瘦針」也不遑多讓,少數國內生技業者可望分一杯羹,其中我相當看好晟德(4123)轉投資、預定10月初登錄興櫃的奧孟亞。

奧孟亞成立於2016年,營運總部在台灣,研發中心則在印度,創辦人暨董事長是20年前來台工作、會說中文、已成為台灣女婿的史格瑞。他在奧地利就讀藥學系,並取得藥學碩士學位,其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就是近年熱門的口服胜肽藥物。

史格瑞在台灣藥界資歷豐富,創業前的主要經歷包括:早年在台成立瑞士藥廠Sandoz台灣子公司,主導營運;加入美商艾威群(Alvogen Group)製藥集團,擔任全球企業併購與組織整合副總裁,參與2014年艾威群以2億美元收購國內上櫃學名藥廠美時(1795)近67%股權,後來出任美時執行長暨總經理。

 

減肥神藥瘦瘦針需求火熱 其口服劑開發技術門檻高

禮來與諾和諾德熱銷的瘦瘦針都屬於胜肽藥物,分別由30~50個氨基酸(蛋白質的最基本單位)接龍組成,它們很難經由口服透過腸道吸收,因此,胜肽藥物絕大多數製成針劑,注射到病人體內。

以兩大藥廠的瘦瘦針為例,平時必須冷藏保存,施打前要從冰箱取出退冰。由於瘦瘦針的適應症包括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病,患者必須長期施打,難免造成疼痛,外出時更加麻煩與不便。

因此,胜肽藥物如果能由針劑改為口服劑,絕對是病人的一大福音,但技術門檻很高,必須克服以下難關:易被胃酸和蛋白水解酶降解、腸胃道酸鹼值差異大、難以穿越腸黏膜、細胞膜滲透力差、半衰期短(藥物效期短)。

奧孟亞核心技術為胜肽藥口服平台MIRA/JE®,並長期致力開發,這是全球少數已獲得初步驗證的口服胜肽藥物平台,可相容於天然、修飾或環化結構的胜肽原料藥,不需要進行原料藥改造或改變原料藥藥理特性,並可針對目標胜肽客製化,目前已申請全球21個專利,陸續取得美國、歐洲、印度、新加坡、台灣等10國專利核准。

史格瑞透露,與其他口服胜肽平台相比,奧孟亞自行開發的MIRA/JE®具有更高的生體利用率(指藥物有效成分進入人體循環的比例),這有助於降低原料藥用量,進一步降低口服胜肽藥物成本,具製程及藥物經濟學上的優勢。

 

口服胜肽藥物平台 透過授權擴大商機

奧孟亞未來商業模式主軸將以平台為授權標的,協助胜肽新藥研發公司將針劑開發為口服劑型,在胜肽原料藥療效已經針劑型臨床驗證的情況下,進行口服劑型開發。

史格瑞強調,這種商業模式可降低開發風險,新劑型、新配方亦可延續原料藥專利壽命,為新藥公司建立新的專利壁壘,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由於國際大藥廠紛紛尋求策略因應可預期的專利懸崖(指藥廠創造高營收的藥物在專利屆期,面對學名藥低價挑戰下,出現營收銳減的情況),史格瑞看好MIRA/JE®平台潛藏龐大市場價值,將持續進行優化,透過與學研界或其他生技醫藥同業合作開發或交互授權,帶動口服胜肽平台的迭代更新,開展平台泛用性及強化口服生體利用率的目標。

奧孟亞MIRA/JE®平台正在開發兩個胜肽口服製劑產品,其一是已進入臨床階段的ANY002─諾和諾德(原廠)胜肽口服藥Rybelsus®(治療第2型糖尿病及過度肥胖症)上市後第1個學名藥產品,經小規模臨床實驗證實生體利用率媲美原廠藥,其美加歐市場的權利已授權給一家全球前10大的學名藥廠,簽約金約台幣2千萬元已於6月入帳,其他區域市場的授權談判也陸續在進行。

其二是尚在劑型開發階段的ANY004,是對標禮來(原廠)的針劑Mounjaro®(治療第2型糖尿病及過度肥胖症)。目前禮來仍未推出口服劑,其他廠商基於同樣原料藥的口服劑型也尚未上市,若ANY004能率先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通過上市,且成功授權給禮來,後續分潤想像空間很大。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9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