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押台、美股風險性過高!3種ETF配置策略助你穿越牛熊

2025-05-16 11:13

更新:2025-05-16 11:15

59
【我們想讓你知道】
川普再次成為美國總統,引爆的不僅是政治話題,更將全球資本市場推向新一波動盪。從中美貿易戰升溫、關稅政策變數,到地緣政治風險升高、通膨與利率前景未明,種種不確定性正衝擊著每一位投資人的資產配置思維。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過去單押某一區域或資產類別的操作方式,將越來越難以應對突如其來的波動與黑天鵝事件。唯有更具韌性、能在多種市場情境中穩健成長的配置策略,才能不被擊潰。
本文將帶你重新檢視不同資產類別的功能,並以投資門檻較低的ETF作為工具,在常見的股、債以外,納入原物料、槓桿型、外匯3類標的,最後結合回測數據,提供3種適合不同風險屬性、穿越牛熊的投資組合。
 

5類資產功能各異 先鞏固股債核心配置

股票與債券 ➡ 核心配置

股債配是最基礎、也最廣泛適用的資產配置方式。股票部分建議以全球市值型ETF為主,如Vanguard全世界股票(VT),可一併涵蓋美、歐、亞等主要市場;債券則可選擇Vanguard全球債券(BNDW)這類的總體債券ETF,該類ETF涵蓋多種信用評級與天期的債券,能提供穩定的利息收入與避險功能。
長期以來,股債資產的相關性大多維持在正負0.3以內,代表兩者波動關係較小,當股市下跌時,債券能有效緩衝損失。不過近年受通膨干擾,股債相關性一度升高至0.7,但隨著通膨壓力減緩,預期兩者將逐步回歸過往的低度相關狀態。
若投資人已充分了解股市波動風險,並具備20至30年以上的長期持有計畫,也可考慮不配置債券,專注追求資本成長。
 

原物料ETF ➡ 避險工具

原物料包括黃金、原油與農產品等,其價格主要受供需、氣候與地緣政治影響,與股債市場關聯度低,雖長期報酬不如股票,但在市場極端波動時可發揮避險作用。
例如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推升石油與農產品價格,與當年股債雙雙下跌形成明顯對比;當年USCF石油ETF(USO)與Invesco德銀農業ETF(DBA)分別上漲28.97%、2.53%,而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與Invesco那斯達克100指數ETF(QQQ)則分別大跌18.18%、32.58%。今(2025)年初黃金亦發揮同樣效果,截至4月17日,SPDR黃金ETF(GLD)上漲26.43%,而SPY與QQQ仍下跌逾10%。
 

槓桿型ETF ➡ 加快資產成長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