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捕手解密投資底層邏輯!巧避風險掌握市場年賺20%

2025-01-22 21:58

更新:2025-02-07 17:53

92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金融市場中,少有人能以總經分析創造穩定報酬,但財經捕手做到了。通過觀察美元流動性和景氣循環,他精準捕捉投資機會,實現長期穩健績效。

 

撰文:游季婕

 

投資領域中,熟悉總經並將其作為核心投資策略的人不多,而這名曾任金融業總經與產業研究員,化名為「財經捕手」的投資人,卻以此為基石,建構出一套邏輯清晰且縝密、「由上而下」的投資框架,並且創造年化報酬率20%的亮眼成績。

財經捕手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從小便接觸股市,並逐漸對金融市場的運作產生濃厚興趣。雖然大學並非就讀金融相關科系,但他憑藉對市場的熱愛和自學能力,成功進入金融業,開始研究總經與產業,現為專職投資人,主要以總經作為核心出發點,投資於美股和大宗商品。

 

總經作為投資核心 美元流動性是關鍵因子

財經捕手並不是一開始就以總經為重,起初他和多數投資人一樣,從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著手,然而隨著研究越深入,他逐漸意識到,總經分析不可或缺。

以基本面分析來說,主要研究企業運營能力,公司和產業的景氣變化會呈現在營收、每股盈餘、現金流等財務數據,而這個變化的驅動是來自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企業的投資意願,而供需雙方的意願都會受到聯準會(Fed)升降息、中美貿易戰、財政赤字等總經事件影響,因此總經才是驅動景氣循環的源頭。

他提到,許多人對於總經的理解,會聚焦於「週期」、「景氣循環」等關鍵字,但若更深入探究,是什麼影響經濟週期、景氣循環?根據他的研究,「美元的流動性」才是最關鍵的底層因子,也就是美元(信貸)的擴張或收縮。

因此他透過觀察Fed準備金、回購利率等數據,推測市場資金的流動方向,並結合著名的「美林鐘」(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Clock),預測經濟成長率、通膨、市場預期的Fed貨幣政策方向等,提前掌握不同階段最適合投資的資產類型。

以去(2024)年7月中為例,當時財經捕手發現,除了美元上漲外,其他資產像是股票、債券、貴金屬、原物料皆轉為下跌,他表示,這是非常罕見的盤勢,因此也很快去檢視,金融市場的底層邏輯到底發生什麼變化。

 

發現日圓套利逆轉 躲過股市大跌

首先他觀察到,上游的回購利率透露美元流動性出現異常,因為回購是利用國債做抵押來融資,屬於「有抵押利率」,而我們常聽到,Fed所控制的聯邦基金利率屬於「無抵押利率」,照理說有抵押利率會較低,不過在7月9日往後的一段時間,卻是相反狀況,回購利率高於聯邦基金利率的5.33%。

接著他去尋找在這個轉折時間點附近,國際金融市場哪裡出現異常現象,最後發現是日圓套利交易逆轉。7月17日時川普點名日圓刻意壓低匯率的問題,以及7月12日有報導指出,日本政府疑似進場干預匯率,這都使得日圓大幅升值。

由於日本利率低,日圓常被用來套利,根據財經捕手觀察日圓和那斯達克指數的走勢,發現可能有很多投資人借日圓,擴大槓桿來操作美股、科技股,而在日圓大幅升值時,投資人會賣出資產換回日圓,以控制匯兌損失,這也使得美元回購市場的流動性開始不穩定。

雖然當時他認為這風險成為市場轉空理由的機率不高,但判斷短時間這轉變將使股市重挫,因此獲利了結部分持股,並拉高配置中較保守的部位,最終順利躲過台指期在8月5日的跌停。

日圓這一連串的事件,也導致Fed降息預期大增,推動美林鐘快速轉向「通膨再膨脹期」和「復甦期」,股市隨後出現大反彈。從一開始的觀察到最後精準的判斷,再次應證關注美元流動性的重要程度。

 

利用長期部位鞏固績效 搭配短期機會創造報酬

財經捕手在資產配置上也有一套值得學習的清晰框架,他認為資產配置的一大目的是要降低情緒化的影響,利用長期部位鞏固心態和績效,並搭配短期機會來創造更多報酬,避免「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上身。

他將配置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時間,分成長期核心和短期機會,另一個是資產類型,有積極型和保守型。

先從時間說起,長期核心代表擁有1年以上長期趨勢,同時較為穩健的標的,像是軍工股、指令級架構等,占比約6~8成。而短期機會則是1年內有機會發酵的題材類股,像是AI用電、矽光子等,占約2~4成。

財經捕手提醒,短期機會並不代表那些產業或技術是短期趨勢,如果以技術成熟曲線圖來看,當一項技術成熟前,往往會經歷一段狂熱期,這時相關類股會大漲,但隨後也可能因為技術發展跟不上市場預期,而進入幻滅期。因此他將可能進入幻滅期的標的歸類在短期機會,而處於幻滅期底部和成長期的股票,則是長期趨勢布局的好時機。

另外積極和保守的概念是,利用保守型配置,像是美元、債券、貴金屬等,來對沖積極配置(股票和期權)的風險。他說明,這兩個維度是需要互相搭配的,舉例來說,他的長期配置中,也有不少科技股,當整體大環境不好時,一樣會遇到獲利減少的狀況,這時他會增持短期機會的保守配置,來應對長期趨勢持股的獲利回吐。

近年依照上述的框架、投資邏輯,財經捕手取得不錯的績效成績,年化報酬率大約20%。他認為自己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對世界認知的變現,如果投資的成功,僅僅依賴運氣,最終也會因實力不足,而將這些報酬虧回去,這樣成功的經驗值得投資人借鏡學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