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融資融券跟你無關!你也可以用這個指標賺錢

2022-05-12 16:46

更新:2022-06-05 22:04

2042

 

【我們想讓你知道】

不缺錢不放空,融資融券就與你無關?!「融資 / 融券」大概是剛加入市場的投資人最常聽到但未必有弄懂的詞了,其實簡單來說「融資 / 融券」就是一種信用交易的工具,讓手上沒有錢或股票的人進行交易,儘管未必會真的用到這個工具,投資人還是也有機會利用「融資 / 融券」的資訊來參與行情,所以別走開趕緊看下去吧!

 

文 / CMoney團隊

 

融資?

投資人認為股票未來會上漲時,但手頭現金不足,先跟券商借錢買進股票日後再賣出以賺取價差,簡單來說就是借錢做多。然而投資人須自備 40% 價金,其餘 60% 跟券商借,並支付融資利息,自備款比例有時會因股票進入處置狀態或波動過大而提高。

融券?

投資人認為股票未來會下跌時,但手頭沒有股票,先跟券商借券賣出股票日後再買進以賺取價差,簡單來說就是借券做空。需自備 90% 價金,投資人若想要融券除了基本的手續費、融券利息,還必須負擔額外的借券費,且可能面臨「軋空」行情,就是市場上的多方用力拉抬股價讓放空的人必須趕緊買進現股回補,此時放空的人會爭先恐後地買進股票進一步又推升股價,因此想要融券放空的投資人千萬要小心。

 

保證金維持率

向投資人融資、融券的券商為了控制風險,會要求投資人的維持率要超過 130%,一旦因為部位的損益造成維持率下降,會通知投資人要追加保證金,若投資人未在三日內補錢則會遭到「斷頭」,也就是被券商強制出清部位。

  • 融資維持率= 股票現值 ÷ 融資金額 * 100 %
  • 融券維持率=(融券擔保品市值+保證金)÷ 融券股票最新總市值 * 100 %

 

借券

有了融券,為什麼好像還有一個東西叫「借券」,同樣都是利用信用交易來放空,差別在於融券所獲得的股票必須立即賣出,而借券則不需要。此外因為法律規定法人不能使用信用交易,若想要放空必須使用借券的方式,所以借券大多是代表法人的動向,但放空只是法人借券的其中一個理由,他們也可能避險、套利或單純借新還舊等,所以同時參考「借券賣」的數值會更有意義。

 

融券強制回補行情

同場加映——融券強制回補行情,股東會召開前或除權息前,公司為了搞清楚誰是股東,需要造冊確認要發股利給誰及誰有投票權,先前融券的人就必須把股票還回去,所以他們必須從市場上買進股票來完成回補的動作,而這個期限就叫作融券最後回補日,為最後過戶日的前六個營業日。

而台灣的公司多在五到七月舉辦股東會,融券最後回補日通常落在三、四月,投資人可以觀察那陣子的融券餘額,去看看當時的餘額佔交易量大不大,若佔比不小則可以期待後續會有因強制回補而出現的漲勢,或是也可以參考資券比(融券餘額除以融資餘額),若其迅速攀升則也可能出現軋空行情,而想要快速知道融券最後回補日的資訊也可以直接點開《籌碼K線》的行事曆。

行事曆頁籤/融券最後回補日

 

案例教學

接著以國碩(2406)為例:

可以看到去年十二月的國碩(2406),股價在 12 月初時突破 5MA 時迅速飛漲,也讓散戶覺得有機會下跌回檔,因此以融券來做空,但股價卻持續上漲,而造成了「嘎空」行情,做空的投資人被迫回補,使股價繼續上漲。

 

融資融券結論

透過融資、融券投資人可以將獲利放大,不過把它視作資金流向或是市場情緒的指標更為合適,同時融資、融券終究是有成本的,無論是當作交易工具還是參考指標都建議以短期為主,一檔股票會很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投資人不可不慎。最專業的籌碼資訊!看清楚籌碼從這裡開始👇

超過百萬人次下載的「籌碼K線」APP

↓↓↓查看個股↓↓↓

(提醒:點擊圖片,還沒下載過 APP 的朋友會先到下載頁面)

 

本文為CMoney團隊整理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shutterstock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