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90天關稅暫緩是逃命波?「5大高風險產業」分析搶先看!

2025-05-09 16:03

更新:2025-05-09 16:04

14
美國近期宣布擴大對外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儘管給出「90天寬限期」,市場多將此視為企業重新調整庫存與供應鏈的緩衝,不是轉機,而是逃命波。關稅影響已不再只限於鋼鐵或消費品,科技、通訊、製造等核心產業也紛紛捲入,特別是台廠在美國曝險比重高者,更須提早因應。《起漲K線》幫各位挑選出,五個高風險產業進行分析,看看是潛在的危機還是轉機?
「下載起漲K線,接收最新消息」:https://www.cmoney.tw/r/57/ayt56d

 

美國關稅政策重點

目前美國對外採行的關稅機制主要分為兩類:一為源自「Sec 232」的國安關稅(如鋼鐵、汽車零組件),另一為針對各國的對等(稅率約10~32%),科技產品雖部分納入豁免清單,但豁免是否延續仍具不確定性。新一輪關稅升級已明確涵蓋高科技、製造與終端應用產品,對台灣出口導向型產業構成潛在壓力。
 

5大高風險產業分析

汽車零組件(AM)

美國是台灣汽車AM件的主要出口市場,Sec 232 關稅(25%)直接提高成本,加上美國持續強化在地供應鏈,海外廠商接單穩定性受到挑戰。由於AM零件多屬維修與替換性質,難以轉嫁成本給終端客戶,將壓縮獲利空間。未來若電動車相關零件也被納入稅制,轉型速度慢的廠商恐遭淘汰。
 

紡織/成衣

成衣業多設產於東南亞,出口美國受對等關稅(10%/32%)影響較大,尤其 SEA(東南亞)產地正面臨高關稅壓力,導致生產成本攀升。品牌客戶在通膨環境下傾向壓低採購價格,台廠除面臨利潤壓縮,還需面對訂單外移風險。產地多元化與機能性布料升級,是目前多數業者的主要應對策略。
 

伺服器製造

此類產品對美出貨依賴度高達七成以上,即便電子類產品目前有豁免,但政策變化快速且具不確定性。伺服器屬高單價組裝商品,一旦課稅啟動,毛利率將大幅受損。美國大型科技客戶近年也傾向導入區域製造,台廠若未能建構區域供應能力,恐面臨流單壓力。
 

半導體

目前晶圓代工與IC設計雖未被直接課稅,但半導體已列入美國重點調查清單,未來可能因國安或技術競爭被限制。下游客戶若受關稅或管制波及,會進一步壓抑台灣半導體需求。此外,部分關鍵設備與材料仍來自跨國供應商,潛在稅負成本也可能反饋至台灣端。
 

網通設備

包含基地台、Wi-Fi路由器等產品,多數對美出口占比高,屬課稅風險高區塊。雖有電子豁免,但部分零組件仍受稅制規範,導致成本上升與報關流程不穩。美國政策傾向通訊基礎建設本地化,對台廠而言不僅是成本挑戰,更是市場門檻提高,需加速區域佈局或升級產品規格應對。
 

供應鏈轉移與因應策略

面對政策不確定性,各產業陸續展開備援策略。汽車與紡織類產業已布局東南亞產線,科技硬體則加速轉向墨西哥、美國南部建廠。整體來看,「轉單受惠 vs 關稅壓力」的兩極化現象將愈加明顯。中長期而言,誰能在混亂中穩定供貨、強化與美系客戶關係,將成最大贏家。
 

如何查詢產業的動態

想要追蹤這些產業的走勢動向,可以利用《起漲K線》大盤頁中的「細產業類股分佈」以及「類股漲跌分佈」查詢,系統會自動幫用戶彙整概念股清單,並且提供當日的走勢表現。投資人也可以利用這個功能找出近期強勢的族群,輕鬆搭上趨勢順風車!
 

總結

投資人要注意,這90天的暫緩並不是喘息時間,在供應鏈轉移與關稅擴散雙重壓力下,掌握最新產業風險輪廓至關重要,《起漲K線》會持續為各位送上關稅的最新資訊,也可以利用APP內的功能持續這些潛在影響的標的,帶你不放過任何波動,在這震盪不定的時期仍能夠布局,並且成功獲利!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