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正確,比聰明更重要!這「2種人」的學習力相差百倍 …你想當哪一種?

2018-07-31 12:01

更新:2020-02-05 10:03

23649

 

 

 

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

因為還不懂失敗是什麼

打從嬰兒時期開始,

我們就已經開始在開發自己的技能,

例如:學習走路與說話。

而小時候的我們,

從來不會認為這些技能太難、

更不會害怕犯錯或是感覺到羞辱,

在學走路的時候,就算不小心跌倒了,

也知道要再爬起來繼續嘗試 ...

 

學會評估自己以後

反而開始害怕挑戰

隨著我們漸漸地長大,

你會開始有了逃避的心態、

開始不願意學習一些不擅長的技能、

開始學會幫自己的能力設定最大值。

遇到挑戰時,做的第一件事不再是面對,

而是先進行評估,努力避開失敗的風險 ...

 

到底是什麼 ...

讓你開始不願意學習?

又是什麼 ...

改變了你不怕失敗的態度?

 

繼續往下看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你可能不知道 ...

從小被培養的「正確」觀念

也許是影響學習的最大「阻礙」

我最近在《心態致勝》這本書上看到,

根據 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

長年以來進行的研究指出:

受到天生性格及不同成長環境的影響,

人們會發展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

分別是「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而這些心態往往會影響你所做的任何決定!

更可能成為你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定型心態】

不願意暴露自己的能力不足

所謂具備定型心態的人,

相信聰明是天生的,不能改變 ..

習慣將任何事情的結果二分化,

眼中只有「成功」和「失敗」。

 

因此在面對挑戰時,

定型心態的人們通常會謹慎評估,

一旦他的能力不足以應付、

或是有面臨失敗的風險存在,

就會做出逃避、拒絕挑戰的決定。

 

【成長心態】

接受失敗、嘗試不斷挑戰

而具備成長心態的人,

相信聰明可以靠努力累積而來 ..

也會樂觀看待自己的所有特質,

認為成功就是不斷地學習、挑戰。

 

他們不但不懼怕失敗的可能性、

也不會替自己的能力設限,

當挑戰來臨時,會勇敢起身面對,

即使最後失敗了,也會記取教訓,

為下一次的挑戰做足準備!

 

 

在瞭解了兩種心態以後 ...

有一個蠻實際的例子,想分享給大家!

 

▍實例分享-香港大學

為什麼放棄學習的機會?

採用全英文教學的香港大學,

不論是教科書或是考試皆使用英文 ..

但有一些學生在入學時英文程度並不好,

所以會設法補救英文,是理所當然的事!

 

教授曾針對英文能力較差的新生做過研究,

首先利用問券判斷他們是屬於哪種心態,

並詢問這些新生一個問題:

「若學校開設英語加強班,你會來上課嗎?」

研究結束以後,教授卻從結果中發現,

具有成長心態的同學大多願意上課!

但具有定型心態的同學卻多數缺乏興趣 ...

 

承認不足 V.S. 自認聰明

對於成長心態的學生來說,

他們相信成功就是不斷的學習,

所以不會放棄任何能夠學習的機會;

但對定型心態的學生們來講,

他們卻不願意暴露自身能力的不足,

為了在短期內感覺自己還算「聰明」

甘願讓大學生涯的學業表現陷入危險 ...

 

消極負面的定型心態

總是讓你小看自己的能力

「我不像他一樣聰明,而且這太難了」

「我又不擅長英文,不想花太多時間學」

每當我遭遇挫折的時候,

也會習慣性地說出一些負面的話,

甚至開始質疑、定調我自己的能力,

而這些消極、逃避的反應

其實都是受到定型心態影響而成的 ...

 

積極樂觀的成長心態

支持你不怕失敗、面對挑戰

想要消除定型心態帶來的影響,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

並用後天的努力和學習來彌補!

同時更不能害怕嘗試、失敗

才能從經驗中磨練、慢慢走向成長心態!

 

該如何培養良好的成長心態,

把握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

同時避免被定型心態給影響!

這本書 ... 我覺得相當實用,推薦給大家!

 

 

<<Mindset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作者:卡蘿.杜維克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圖片轉至博客來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原書籍。

首圖來源: Shutterstock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