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薪水分配法!3步驟規劃,先存再花,月底不吃土!

2023-11-30 15:19

更新:2023-11-30 15:21

2570

 

【我們想讓你知道】

每到月初,許多人都會迫不及待地等待薪水入帳,但是先花再存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而預支未來則直接負債。建議先存再花,把財務目標的花費先支出,然後支付必要的開銷,最後才是自由支配的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陷入債務的泥沼,建立財務安全。最重要的是讓自己過得快樂,而不是只談技巧或方法。財務規劃的核心是「賺>存>花」,而不是「花>存>賺」。

 

文 / 瑪斯

 

每到月初,許多人都會迫不及待地等待薪水入帳,好讓自己可以好好過生活。但是,薪水一入帳,你是先花再存,還是先存再花呢?

如果你是先花再存的人,那麼你可能會陷入財務危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有突發的支出,如果沒有存夠錢,那麼你就只能借錢度日,最後可能會陷入債務的泥沼。

 

先花再存,是缺錢

小瑪是一位典型的先花再存的人。每個月薪水一入帳,他就會迫不及待地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喜歡買新衣服、新鞋子、每一代的新iPhone,甚至還會去一些令人愉快的場所。

9月中旬iPhone15開放預購的當天晚上,小瑪就在網路上搶先預約,他心裡頭想著手上拿著最新的顏色,用著type C充電器幫iPhone15充電,好不痛快!想像著自己在周遭的親朋好友、同事之間是第一個到貨的,這種優越感讓他對於新東西的入手毫不手軟。

但是,就在小瑪拿到新手機的當天晚上卻不小心把它弄丟了。小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怎麼辦。最後,小瑪只好向朋友借錢又買了一隻新手機。但是,他卻沒有錢還朋友,只好再向另一個朋友借錢。就這樣,小明陷入了借錢的惡性循環。

小瑪的例子說明了,先花再存的做法很容易陷入財務危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有突發的支出,如果沒有存夠錢,那麼你就只能借錢度日,最後可能會陷入債務的泥沼。

 

預支未來,直接負債

小瑪的場景只是把錢「花掉」,而另一個場景的阿斯,則是手上的錢永遠不夠用,因為他透過了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特斯拉、iPhone、最高階的PC、最新款的Mac Pro。

阿斯一個月不過也才4萬多塊的薪水,信用貸款特斯拉的頭期款、分期付款特斯拉的車貸、最新的3C用品。

完了!每個除了欠銀行錢,還是欠銀行錢。

行了!朋友看見他的生活好像非常痛快。

bye了!如果突然來一個全球大升息,大概就要去賣屁股了。

為了避免小瑪跟阿斯的故事,我們應該先存再花,做法可分為以下3步:

 

第一步:支付實現財務目標的必要花費

首先,你要先把財務目標的花費通通都用掉,同樣是花掉,但財務目標的支出是為了滿足未來的需要而購入資產(好比購買股票、ETF等金融商品)。這樣一來,手邊不管剩下多少錢,都能痛痛快快地花光(我是月光族我驕傲)。

 

第二步:支付生活必要開銷

接下來,你要把薪水的一部分用來支付必要的開銷,例如房租、水電、交通費等。這些開銷是不能省的,所以你要做好預算,不能超支。

預算的估算不一定是精準到「每一塊錢」,就好像我們不太可能限制自己每天吹冷氣只能吹2小時,定時睡著後還要關冷氣。而且我們也不可能24小時都在家吹冷氣。因此預算的評估就是以「合理且必要的花費」來估算就可以了。

 

第三步:最後才是想要

最後剩下的錢才是你可以自由支配的。你可以用來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例如衣服、鞋子、美食等。

先存再花的做法可以幫助你建立起財務安全,避免陷入債務的泥沼。當然,如果你是一位富二代,那麼你可以隨心所欲地花錢。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先存再花才是明智的選擇。

 

為什麼不談技巧或方法?

如果你有長期追蹤我的文章,你會發現我很少談像是633分配或是333分配這類的「方法」或是「技巧」,因為方法跟技巧都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段,最重要的還是關於財務規劃的核心。

 

結論:賺>存>花

這3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實質上執行起來是異常的難,無法落實執行的人通常就是容易把順序直接倒過來處理。或者是自己明明就知道要執行這件事,但身體總是不聽使喚。

先花,再存,不夠再賺,就成了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當然這部分不完全是每個人心甘情願的社會結果,因為有些工作就是需要人,而這些工作的薪水就是無法「高」。換言之,如果無法全力改變現況,就只能努力改變結果。

先買台帥氣的特斯拉分期>每月存不到幾千塊(又得付高額的貸款)>那就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工作(兼更多的職)。

當然以上表達的只是收支管理的一環,並不是說兼職或是斜槓不好,重點是這些斜槓或是兼職的收入是用在「賺>存>花」的正向財務循環,或只是「花>存>賺」之下不得已的結果?

 

文由 懶得變有錢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VickieChou;本專欄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逃離正經八百的金融圈,讓人誤會金融就得穿西裝 只想用日常生活的語言,三不五十穿插點炎上火烤 用簡單易做的理財方法,讓懶惰跟效率可以被落實 探討理財原始的狩性,透過文明該如何理性 合作洽談:Mail:Marskingx@gmail.com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