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你最該關心的兩件事:短線選股、長線配置要轉彎?
2025-05-07 16:56
更新:2025-05-07 16:59


這波台幣升值不是單一事件,而是資金流向與國際貨幣秩序變動下的結果。從保險業美元部位回補、企業避險操作到亞洲長年累積的美元資產回流,這背後的力量遠超出我們以往對匯率波動的理解。如果你只是用短線角度去看待升值,很可能會錯過一整波結構性資金重分配的機會。在這篇文章裡,我不只想告訴你為什麼會升,更希望你能學會如何「應對」。從匯率推升下的選股重點(像台灣虎航、雄獅這類觀光股如何受惠),到美元資產減碼與債券風險再評估,再到黃金取代美債、重新成為市場避險工具的轉折點,這些都會是你資產配置上很實用的參考依據。
台幣急升創歷史紀錄,投資人要怎麼做?
今天要談的,是這一波台幣急升創歷史紀錄的大事件。你可能從沒看過台幣可以連續兩天升值這麼猛,不過今天的升勢略為和緩,但一開盤還是衝出一腳多的升幅,顯示出上升動能依舊強勁。
老實說,匯率這東西沒有人預測得準。短線、中線的漲跌,就像股市一樣是隨機漫步,背後有太多力量在拉扯,不是一股勢力說了算。有資金派、有政策面、有產業結構面,各路人馬、不同觀點都混在一起,但我們比較關心的是中長線的格局與結構。今天我會從這個方向來分析台幣,以及延伸到台灣與全球經濟的發展。了解這些宏觀趨勢,對你做投資判斷會非常有幫助。
投行怎麼看?——保險業與企業對沖成關鍵推手
我們先來看一下投行的觀點。像瑞銀就認為,這一波台幣急升的主要推手之一,是台灣保險公司避險不足。怎麼說呢?台灣保險公司手上有非常多的美元資產,包括美債、美股等等。雖然有部分用 NDF(遠期外匯)避險,但因為避險成本太高,他們大多只避險六成,還有四成是曝險的。當台幣突然猛升,沒避險的部位就會出現會損壓力,自然得急著調整部位,結果就是拋匯潮出現、台幣升更快。
還有企業也是。很多出口商或貿易公司手上都有數十萬到上千萬美元不等的美元部位,遇到這麼大的升值壓力,也會趕緊進場對沖,進一步推升台幣升值的力道。
瑞銀甚至估算,這一波台幣升值可能引發高達千億美元的拋售潮。你沒聽錯,是千億美元。台灣整體保險業的美元資產部位大約在7000億美元,這等於七分之一的資產要進場調整,壓力可想而知。
更深層的結構:亞洲的「美元鮭魚回流」
摩根大通的看法則更偏中長線。他們認為,美元走弱的背後,其實是多年來亞洲貿易順差累積的美元資產,開始回流本地市場,這種「鮭魚返鄉」的趨勢,是匯市的真正大力量。
你可以想像,這些年亞洲國家賺進大量美元,過去大多存進美債、美國資產。但當市場判斷美元可能進入長期走弱週期,這些資金就會回流。台灣、日本、南韓這些國家資金回流的動作,將對亞幣造成極強的升值壓力。
以台灣為例,目前外匯存底約5780億美元,其中80%放在美債。根據央行數據,外資光是持有的台股與台債市值加起來,市值就超過7000億美元,這已經高過我們的外匯存底了。所以外資動向將直接衝擊台幣匯率與資產價格。
三大結構因素:不是禿鷹,是潮汐
我自己的看法是,這一波台幣升值不是偶然,而是三大力量在發酵:
美元部位的回沖:保險公司、出口商、民間資產集體拋售美元、換回台幣。這從換匯難度就看得出來,銀行報價也跟不上、網路無法交易,整個市場亂成一團。
央行的「曖昧態度」:這次央行一開始並沒有強力干預匯市,學者推測是因為美國即將公布「匯率操縱國名單」,台灣可能被列入觀察名單。央行如果動作太大,會被認定干預匯率,所以選擇靜觀其變。
國際熱錢回流與美元潮汐效應:從宏觀角度來看,美元微笑理論與潮汐理論正在發酵。美元在經濟疲弱時會走弱,資金會逃出美元區,回到亞洲資產,進一步帶動股市與匯市走強。

台幣升值你最該關心的兩件事:短線選股、長線配置?
這些分析說到底,還是要回到投資應對。你應該開始思考兩件事:
1.美元長期走弱,對台灣經濟與股市有什麼影響?
回顧1985到1992年那波台幣升值,台股首次上萬點、房價暴漲、台灣錢淹腳目,這些現象都跟匯率走勢有關。台幣長期偏強的情況下,你的資產要怎麼配置?拉開時間軸來看,五年、十年後的趨勢在哪裡?
2.哪些產業受惠,哪些產業受害?
台幣升值,進口業得利、出口業受壓;內需產業可能相對穩定。這會直接影響你怎麼選股、怎麼配置資產。
我個人也在週報中建議,已經從兩成提高到四成資金部位,這段時間如果選股選得對,應該已經感受到獲利節奏了。這兩週我們選進哪些股票,APP的股池大家應該都看得很清楚。
台幣升值受惠股:台灣虎航與旅遊概念
我們直接來看個例子。台灣虎航,這檔股票在我們APP中早就放進股池了。我查了一下,是3月10號進來的,當時我們就預見了它的潛力。它曾經回檔,我們也沒出場,今天一口氣來到第二根漲停板。
早上(5/6)我們做資料時還漲5%,收盤就直接鎖住漲停。就連我們小編也買了三張,短短兩天獲利約5萬塊,等於一口氣回本十個名額的課程學費。
而這檔股票為什麼能漲停,而華航、長榮航空卻沒動靜?這就值得你深入思考——這就是選股能力。投資不是通通買進,而是找到具備「特定優勢」的標的。
【阮慕驊的股市實戰課】最低價46折只到5/12!預購突破500人,加碼送4次選股直播

台幣升值×油價下跌=航空與旅遊雙利多
這波航空股大漲,主因不只是台幣升值,更包括油料成本大降。航空公司最大的兩大支出:人事與油料,其中油料通常占總成本三到四成,一旦油價下跌,航空公司的利潤空間就大了。
加上台幣升值,代表出國旅遊成本降低,不只帶旺航空公司,旅行社也會直接受益。今天像雄獅、山富等旅遊股同樣強勢,這些也都是我們提前在APP上佈局的個股。
這些概念你只要一推就通,完全符合基本邏輯——你會出國玩,就得搭飛機,航空公司賺機票錢,旅行社賺出團費,台幣升值、油價下跌,這兩個邏輯加總,直接灌進整個觀光族群。

相對弱勢:美債ETF的供需問題
反觀美債這邊就不太妙了。以00679B(美債20年ETF)為例,今年以來已經跌掉約10%,利息根本補不回價格跌幅。原因很簡單:現在美債價格不再由利率主導,而是由供需決定。
當拋售壓力大於買盤,美債自然下跌。而美國政府債務不斷新增,供給量大增,現有持債者也拋出,讓市場壓力更沉重。
這不只是市場行為問題,更是美國財政根本性風險的反映。美國赤字、債務雙高,全世界再也不像過去那麼願意「融資美國」。借給美國錢的人(也就是你買美債的人),未來可能吃虧。
通膨環境下,債主才是虧的那方
我們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你現在買一張20年期的美債,等到20年後收回來的10萬美元,在通膨之下會大幅縮水,你的本金購買力已經不值錢了。
這就是為什麼通膨對債主不利。銀行為什麼收你房貸利息?因為他知道未來錢會貶值。那你買美債,如果利息給得不夠高,你根本沒理由去買。除非美債價格因降息而大漲,否則報酬根本不划算。
問題是,這條「降息→債券上漲」的定律,未來可能不成立了。因為市場的買債意願與能力正在下降,這才是結構性問題。
對沖角色易位:從債券到黃金
以往遇到股市下跌,大家會去買債券避險。現在不行了。今年美股漲,債券跌;美股跌,債券也跌,債券失去了對沖功能。
取而代之的,是黃金。
你看這一波金價表現,簡直是對股市的完美翹翹板:當S&P500與納指連漲8天時,黃金大跌;最近兩天金價一口氣反彈4%,剛好就是股市轉弱的時候。
這就代表,黃金現在扮演了避險工具的角色,成為新的對沖主力。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市場裡連避險工具都沒了,那才是投資人真正會恐慌的時候。

宏觀環境才是決勝關鍵
台幣升值的受惠產業,你有參與到嗎?
債券市場的供需邏輯,你理解了嗎?
黃金成為新對沖標的,你準備好了嗎?
這些其實我早就放在我的課程裡了,像「美元微笑理論」、「美元潮汐理論」,都是我在第十課講得很詳細的內容。你光聽這幾段就知道,了解宏觀經濟有多關鍵,很多你以前沒想過的事,其實早就牽動你的資產命運了。
【阮慕驊的股市實戰課】超早鳥46折只到 5/12!預購突破500人,加碼送4次選股直播
文章相關標籤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 懷疑外遇能偷錄?小心從受害者變被告 3大法律陷阱別踩!
- 台幣升值你最該關心的兩件事:短線選股、長線配置要轉彎?
- 俄烏戰爭終結露曙光!4千億重建商機帶旺鋼鐵水泥業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財報創高+外資狂掃!統一實(9907)股價飆21個月新高!
anhour ago
- 國泰金(2882)殖利率 6.25%!未來潛在獲利達 900 億,可以投資嗎?
2hours ago
- 2025.5.7【盤後解析選股】竹陞科技(6739)、世紀鋼(9958)、永信(3705)
7hours ago
- 『存股不離可轉債』軟體創新高可轉債排行統計與心得分享-2025-05-07
8hours ago
- 購買軟體的附加價值-[line]社群,連結在文內!
8hours ago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