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成常態?中高齡族群陷入再就業瓶頸

2025-04-18 16:08

更新:2025-04-18 16:08

683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金融市場海嘯,雖然宣布暫緩實施,但台灣企業身處世界供應鏈中心,面對未來的高不確定性,這股壓力恐怕最終將轉嫁至消費者與勞工身上,尤其是屆齡退休、財務規劃更需謹慎的中高齡族群首當其衝。面對市場的動盪不安,是否會延後中高齡族群想退休的年紀?是否又打亂中高齡的退休金規劃、並影響中高齡重返就業市場的意願呢?

 

期望退休年齡63歲  7成6盼退而不休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中高齡上班族規劃的退休年齡平均為63歲,更有近1成的人不敢考慮退休問題,而這群上班族中有7成6的人打算退而不休,跟去年相比成長近1成。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曾仲葳分析,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讓中高齡上班族對退休後可支配金錢的焦慮感更上層樓,因此讓退休後希望重返就業市場的人數大增,也更願意投入穩定性較高的正職工作。不過,還是有35.8%的中高齡希望以計時/打工為主,更有6%的人想自行創業。退休後每周的期待工時平均為25.8小時、希望每個月平均能有35,557元的收入進帳。

而近幾年勞保瀕臨破產消息頻傳,調查也顯示89.3%的中高齡上班族擔心勞保/勞退金不夠老年使用,因此很多中高齡上班族會替自己安排其他退休規劃,像是勞退自提、投資股票基金、銀行定存、靠ETF領息、購買儲蓄型保單等,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多一份保障。

面對45+以上的年齡現實,上班族最擔心遇到的職場困境包含: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63.4%)、工作選擇少(42.6%)、職務被年輕人取代(35.8%)、職能不足以勝任工作(34.9%)。曾仲葳認為,近年來受到全台大缺工影響,企業紛紛啟用中高齡人士填補人力缺口,也讓中高齡上班族對於重新回到職場增添不少信心。

儘管如此,日前有航空業者因「年齡歧視」爭議,遭桃園市勞動局開罰30萬元,調查也顯示,確實在中高齡上班族心目中認為,企業徵才的優先考量就是年齡(85.2%),其次才是專業(53.2%)、經歷(52.8%)、配合度(52.2%)。

 

年齡成求職障礙?打造友善職場是關鍵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高達8成5(84.9%)的受訪者曾經離開職場,其中以被辭退/裁員比例最高,有近5成(47.1%),再來則是照顧家庭(22.6%)以及健康因素(20%)。

而驅使中高齡「再上工」的動力,大多來自經濟壓力與生活重心重建的需求。需要穩定收入來源(86.7%)是中高齡重返職場的主因,重新找到生活重心(43.1%)、證明自己存在價值(34.6%)則分別位居2、3位。然而,要真正重返職場並不容易,調查指出,近9成中高齡族群最沒自信的部分就是年齡,擔心年齡問題會讓企業接受度不高(89.7%),另外薪資偏低無法應付生活開銷(56.8%)、體力差反應慢無法負擔工作內容(31.6%)、技能無法滿足工作所需(24.3%)、工時太長難以兼顧家庭及工作(23.5%)也都榜上有名。    

曾仲葳指出,許多中高齡求職者並非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舞台與合適的轉銜機制。企業若能設計出符合其生活節奏與體能狀態的工作環境,將能大大提升人力資源運用效率。在調查中也顯示,中高齡上班族認為,企業若是能提供在職訓練、彈性工時/排班自由、簡化工作流程、職務再設計等幫助,將能助攻二度就業者順利重返職場。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