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省錢、投資心法:節儉只是種生活模式,30 歲就存出 500 萬!

2024-08-26 03:15

更新:2025-02-27 18:00

5,485

知名 YouTuber 李勛今年 30 歲擁有 500 萬資產,本集《理財資優生》他將跟我們分享他是怎麼省錢,以及他是如何設立儲蓄目標,透過 631 理財法則分配收入和定期定額投資 ETF,逐步實踐他的理財目標!

 

李勛大學曾兼 3 份工,畢業就存到 20 萬!

李勛在大學以前是沒有零用錢的,所以直到大學後才有第一個帳戶,但他的家境沒有到很好,爸媽可能都要很努力加班,才能應付他每月 5 千塊的生活費和私立學校的學費,因為不想成為爸媽負擔他開始打工,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房仲業的工讀生,後來還一度晉升為總經理工讀生,在大學時期,他就將打工的錢全部存下來,然後將生活開銷控制在一個月 4 千 5 百塊。

在大一下學期,李勛就存到了 7 萬,母親也不再給他生活費,為負擔生活開銷他同時打了 3 份工,這就要從他開始在咖啡廳工作開始,因為沒排那麼多班,他還去找了第二間,讓一個月最少有 1 萬 2 千塊的收入,接下來第三份是因為他讀電影系,所以有很多廣告或拍攝的資源,去一天可能就會有 2~3 千塊,甚至是 5 千塊不等的現金,因此,他在大學畢業就存到 20 萬。

 

李勛斜槓拍 YouTube,賺進人生第一桶金

李勛在畢業後 3 年存到第一桶金,在這 3 年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他沒有進公司,是自己接廣告拍攝製片組的案子,有時候一天拍攝就是 24 小時不中斷的工作,甚至半夜還會有工作訊息,為了擺脫這種生活,他開始拍 YouTube 影片,將時間貢獻在能為他帶來更工作上面,持續一年半後,頻道有所成長收入也開始增加,才在短短兩、三年內存到 100 萬,Youtube 收入穩定了半年他也才放棄主業工作。

 

李勛:節儉只是一種生活模式!

很多人為了省錢,第一件事都會從吃上省,因為吃最好控制,但李勛認為有時候省過頭,很容易吃得不健康,所以他以前是盡量減少朋友聚餐,或是去之前看餐廳是否有低消,如果無法負荷他就不會去,還有他也很常自己煮飯,自己一個人住雖然食材很多,但一次煮可以煮一、兩天的份。

然後在交通搭公車方面,如果要跳兩段票,他就會在那段過渡的站中間下車,再用走的去想要他去的地方,雖然在別人看來會覺得很可憐,但其實這是一直以來的生活模式,就算現在收入比較高,還會去想省那一點錢。

 

631 理財法 + 分帳戶存錢

李勛在理財過程中,曾經有點迷惘不曉得存的錢要幹嘛,以前可能一個月薪水加起來有 10 萬,而他能存下 7 萬,但卻不知道那筆錢該如何使用,到後來才慢慢摸索很多理財方法,像是 631 這種存錢方法,他可以知道每一筆錢花出去的目標是什麼,才有那個動力存下更多錢,或是找到更多有機會賺錢的方法,一拿到薪水他就會分三等份,60% 消費、30% 儲蓄、10% 保險,並將每一等份存在特定帳戶裡,用專款專戶的方式去管理錢,另外,他會用 Excel 把所有帳戶列出來,不同帳戶的利息有幾 %、裡面有多少錢,然後定期檢視他每個月能領到多少利息。

 

投資心法「別人貪婪我恐懼」

李勛 25 歲時想試著開源,就去開了他第一個證券戶,因為以前定期定額、零股買賣沒那麼盛行,在那個時候一次買一張最少都要有 2~3 萬,所以直到他存到 100 萬後,才下定決心開始投資,剛開始他也是走保守路線,透過大量閱讀、詢問家人投資方法,才買進第一張金融股,而他一直以來都堅持定期定額,秉持著的投資理念就是「別人貪婪我恐懼」,但理論跟實際上還是會有差距,在疫情爆發時股市崩盤,績效都是負 30、40%,然後身旁的人跟你講的都是很負面的消息,他就認賠出清了三分之一的股票,那次經驗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學費,後來也很後悔當時沒有繼續加碼,不然那個反彈的力道會很大。

 

買高股息 ETF 不如買市值型?

李勛的投資組合配置有 70% 是台股、30% 美股,其中又有 80% ETF、20% 個股,在美股的部分是以 ETF 為主,然後比較多的比例是放在債券,另外,在台股 ETF 過往他都是以高股息為主,現在有慢慢降低比例轉為投資市值型 ETF,因為如果是長期投資市值型 ETF 的投報會比想像中還高,雖然高股息會一直有收入進來,但那個股利之後也是要回股市,那不如直接買市值型 ETF。

李勛未來目標,請看完整影片👇🏻

影片/【小資理財】30歲存出500萬!大學打工拚命省錢存錢,小資如何做好投資理財?靠ETF定期定額向財務自由邁進!ft.李勛|【理財資優生】

 

(圖:shutterstock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