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簡看台股》廣明(6188)布局AI 10年有成 機器手臂產品爆紅,營收有望飛升

2024-01-08 17:16

更新:2024-02-07 08:53

7,535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廣明的機器手臂內建了視覺系統和智慧AI系統,將能簡化流程,並且提升精密度,預計2024年營收將有飛躍性成長,目前股價回落,若投資人想投資,將是不錯的機會。

撰文:老簡

 

預見AI未來發展 廣明10年前就開始布局

去(2023)年7月20日,廣達(2382)的股價收盤突破200元,收在211元,董事長林百里的身價也突破3,000億元,成為台灣首富。

廣達股價飆漲都要歸功於ChatGPT帶來的AI浪潮,但其實廣達早就布局AI 超過10年以上,10年磨一劍,林百里這把AI寶劍磨了10年才出鞘,寶劍一出鞘就光芒萬丈,讓林百里榮登台灣首富的寶座。

廣達集團的廣明(6188)一開始以生產光碟機為主,曾製造出台灣第一台薄型光碟機,是台灣光碟機的龍頭,剛上市每股獲利就超過1個資本額,股價最高也漲到了387元。

廣明董事長同時也是台大機械系教授的何世池說,他上任總經理的第1天,林百里就跟他說光碟機很快會消失,於是廣明只能構思轉型之路。

廣明轉型初期是製造固態硬碟,固態硬碟跟光碟片都是儲存設備,後來何世池研發出「TM協作型機器人」,邀請林百里來看他研發3年的新產品時,林百里說:「鴻海有自研的機器人,我們的機器人看起來不比他們的差。」聽到林百里這句話何世池才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10年前廣明就研發出了協作機器人,而林百里10年前就確認了AI跟機器人是未來科技發展的兩條主線,林百里如同先知。廣達布局AI 10年,2023年才開始收獲甜美的果實。

 

為機器手臂加上眼和腦 簡化流程、提升精密度

廣明的機器手臂其實是子公司達明所生產,達明的英文簡稱是TM,TM的機器手臂是帶視覺系統的協作型機器手臂,一般的機器手臂沒有視覺功能,所謂的視覺系統就是在機器手臂上加上攝影機,就好比是機器手臂的眼睛。

2023年黃仁勳來台灣參加台北市Computex電腦展時,特別提到達明的機器手臂,言及加上AI的TM機器手臂,就能實現腦、眼、手合一的效能,讓TM機器手臂像人一樣,看到就能判斷,直接執行任務。

對用戶來說,更大的優點是視覺系統跟智慧AI系統都是內建的,省去了3個系統整合的時間跟費用,簡化了作業流程、有效節省人力,並強化產品的精密度跟良率。

達明的AI協作型機器手臂目前主要的客戶以電子業為主,這是因為廣達集團本來就是電子業,對電子業的需求更加了解,未來汽車業也是TM重點要發展的目標客群,因為未來汽車產業會以電動車為主,電動車更接近電子業,也讓TM更容易在電動車廠攻城掠地。

馬斯克說未來機器人可能是比汽車更大的產業,而黃仁勳也曾說TM的AI機器手臂更加適合製造AI機器人。

 

股價具成長空間,現在是投資好時機

2024年是TM機器手臂爆發的一年,過去廣達集團就是TM最大的用戶,並透過集團內部的反饋,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跟適用性,光廣達集團就採購了2,500台機器手臂,2024年和碩(4938)英業達(2356)也會全面導入TM的機器手臂,這兩家公司也是「電子五哥」(廣達、緯創、和碩、仁寶、英業達)級別的大公司,採購數量不會比廣達少。

另外因為達明2024年要上興櫃,公司也會全力衝刺營收,TM的機器手臂是廣明毛利率最高的產品,只要終端價格有彈性,整體營收數字將會有很大的提升,廣明的營收也會跟著有很大的飛躍。

廣明一上市就因為光碟機的領先地位擁有很高的股價,後來因為退出光碟機市場,股價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迷,而且因為惠普(HP)對廣明提出反托拉斯法的告訴,求償金額高達4.39億美元(約台幣136億元),這是比當時廣明市值還要大的賠償金額,如果廣明敗訴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所以廣明股價持續受到壓抑,直到2020年6月,廣明跟惠普達成了和解,這個股價的緊箍咒才算除去。

廣明被黃仁勳「加持」後,股價最高漲到了126元,半年漲了3倍,但因為營收跟獲利還沒有跟上,於是股價拉回至80元上下,目前應該是投資廣明的最佳機會。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