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投資 ETF 到底怎麼買最賺錢?達人統整 4 大策略,帶你存出人生第一桶金!

2021-12-30 11:03

更新:2021-12-30 11:16

5923

 

【我們想讓你知道】

想買 ETF 輕鬆賺錢,一定要搭配操作策略,而且要買對標的。操作 ETF 的大原則是,如果你希望靠 ETF 賺錢,卻又不想勞心費力,就選擇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市場指數,例如 S&P 500、元大台灣 50(0050)最妥當!

 

文 / Money錢

 

買 ETF 想要獲利,一定要搭配操作策略,而且要買對標的。操作 ETF 的大原則是,如果你希望靠 ETF 賺錢,卻又不想勞心費力,就選擇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市場指數,例如 S&P 500、元大台灣 50(0050)比較妥當,因為以長期經濟發展結構來看,人類只會更進步,經濟就算途中有顛簸,最終也會回到上升軌道,差別只在速度快或慢而已。

 

買 ETF 獲利 4 大策略

此外,買進的標的以「原型」為佳,反向、槓桿 ETF 少碰為妙!以下是可以讓投資人買 ETF 輕鬆賺錢的 4 個策略。

策略 1:買進指數型 ETF 並長期持有

假設投資人於 2010 年 1 月以平均股價 55 元買進 10 張元大台灣 50(0050)並持有到現在(2021 年 1 月),既不停利也不停損,且領到股息後再全數投入買進,則近 11 年的時間,平均年化報酬率為 10.4%。

這個單純買進並持有的總報酬策略,成績並不差,任何沒有投資經驗的人,都可以執行這樣的策略,所以,如果你對投資興趣不高,但又對銀行的微利很感冒,手上剛好有一筆閒置資金,那麼,買進台灣 50 或是確定市場趨勢向上的市場指數型 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策略 2:定期定額買進 低風險賺高報酬

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黃柏仁僅工作 14 年就退休,讓他可以不工作也有錢的投資策略正是,定期定額買進同一檔台股 ETF。他的做法是,定期定股每個月買 1 張,不理會股價高或低,原因是,如果時時關心價格與短期報酬,可能會嫌貴買不下手,或手癢想賣掉。不過,對於餘錢不多的小資族來說,每個月固定買 1 張頗有難度,因此買進策略可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存夠了錢才進場買 1 張,或者是定期定額買進 ETF。

知名財經部落客綠角指出,不是每月投入才叫定期定額,每季、每半年、每年也都是定期定額。錢不夠的投資人,可以慢慢累積金錢,等到半年、1 年之後,存款金額比較具有經濟規模了,再按計劃一次投入。如果想每月拿一點錢出來定期定額買 ETF 也行得通,目前多家券商都有提供定期定額買股的服務,相當適合薪資不高的小資族。

策略 3:定期定值買進 投資績效更高

不同於定期定額是每個月投資固定金額,「定期定值」指的是每個月讓自己持有的資產增加固定的額度。舉例來說,這個月股價下跌了,為了要讓資產增加跟得上預定的額度,就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才行。

相反地,股價上漲了,資產因為股價上漲而增加了不少,所以要達到預定的額度,可能只要投入少許資金就可以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需要猜測或分析現在到底是高點或低點,就能簡單透過投資策略,高點少買、低點多買,績效會比定期定額更好。

策略 4:正金字塔買 倒金字塔賣

對指數區間有規劃的投資人,可採取金字塔的操作策略,例如正金字塔分 4 次買進、倒金字塔分 4 次賣出。舉例來說,如果認為接下來一段時間,指數區間會落在 9,500 點至 11,500 點,取中間值 10,500 點,當指數往下修 250 點,就拿出準備投資的 10 分之 1 資金進場買進;當再往下跌 250 點時,再拿出 10 分之 2 的資金進場;如果指數繼續往下再跌 250 點,則以 10 分之 3 的資金買進;最後若再跌 250 點,來到 9,500 點,就將剩餘的 10 分之 4 資金全部投入。

至於何時該賣出?當指數從中間值 10,500 點每往上漲 250 點就部分出場,第 1 次賣出 10 分之 1,第 2 次賣出 10 分之 2,第 3 次賣出 10 分之 3,最後指數上漲到超過 11,500 點時,將剩下的 10 分之 4 全部出清。這就像是拿溫度計測量市場溫度一樣,溫度趨冷接近下緣時,代表景氣不佳,此時該多買一點;當溫度計指出溫度正在上升,就該逐步獲利了結了。

 

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Money錢 2021存股、存ETF賺錢攻略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yun;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