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教戰》鴻海(2317)強勁補漲行情啟動 配息5.4元歷年最高 提早布局 股息、價差全落袋
2024-04-01 16:09
更新:2024-05-07 11:52

【我們想讓你知道】
第1季台股加權指數成功挑戰2萬點大關,第2季面臨漲多拉回壓力,建議逢回分批布局台積電、鴻海兩大AI多頭指標股,亦可留意部分優質中小型成長股。
撰文:龔招健 圖片來源:Money錢攝影 張家禎
在台積電(2330)、鴻海(2317)兩大AI上下游龍頭指標股領軍大漲之下,台股加權指數第1季最高來到2萬多點,除了外資大幅買超助陣,3月募集超火爆、以高息或月配息為訴求的數檔台股ETF也是推高指數的「超級買盤」。
自去(2023)年以來,AI成為全球投資人最關注的科技業成長主軸,從AI晶片設計與代工、伺服器關鍵零組件(電源供應器、散熱解決方案、機殼、滑軌)組裝代工,台廠都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吸引外資大幅買超,尤其長線外資買盤在今年第1季明顯回流。
包括外資、內資(包括從海外回流的台資)今年第1季持續加碼台股,去年漲幅相對小的台積電、近期強勁補漲的鴻海成為布局重心。從產業地位、全球競爭力、股價本益比來看,台積電、鴻海仍是目前最值得投資人第2季優先布局的AI重點股。
台股大盤在2萬點之上仍壓力重重,諸多AI相關個股、高股息概念股短線漲幅相當驚人,已提前反映下半年、甚至是明年的營運展望,第2季回檔修正的機率相當大,建議逢拉回分批買台積電、鴻海,尤其後者去年股價幾乎沒漲、基期顯著偏低,潛在上漲空間相對大。
鴻海去年財報優於預期 股息配發創歷年新高
台積電是公認的「護國神山」,但大家對於鴻海的看法其實很分歧,其複雜的轉投資讓很多人看不懂,創辦人郭台銘之前積極尋求參選總統,在兩岸都引發爭議,並拖累鴻海股價。然而,相關利空已成為過去(或者鈍化),且鴻海去年營運成果、現金股利配發都優於預期。
鴻海2023年營收6.162兆元,營業淨利1,665億元,稅後純益1,421億元,年增0.4%;全年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則分別為6.3%、2.7%、2.31%,呈現「3率3升」,每股純益10.25元,為2008年以來新高(2018年減資2成,即每股退還股東2元)。
鴻海董事會日期通過決議,去年度盈餘配發每股5.4元現金股利,為1991年上市掛牌以來最高,連續5年配息率超過5成,以3月19日收盤價136元計算,股利率約3.97%。
股價長期被壓抑 資金輪動接棒補漲
除了去年度財報、股息配發率優於預期,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郭台銘欽定的接班人)更在3月法說會宣布,隨著生成式AI應用增加,公司的AI伺服器業務能見度很高,上調今年營運展望,由先前預期的中性,調升為「顯著成長」。隔日鴻海股價開高爆量大漲,一度逼近漲停。
AI伺服器代工組裝業務是5大電子代工廠成長最強勁的業務,包括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的股價在去年就倍數大漲,鴻海股價則長期被壓抑,遲至今年3月才起漲,明顯被低估的股價吸引內外資及投信大買。
長期以來,鴻海是蘋果iPhone手機最大代工廠,主要代工中高階機種,可見其實力不凡。較少人知道的是,鴻海也是全球最大的伺服器(以通用伺服器為主,今年起大幅增加AI伺服器)組裝代工廠,市占率高達43%,且集團本身具備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能提供輝達(Nvidia)及北美雲端服務(CSP)大廠「一站式購足服務」,實力備受國際大客戶肯定。
鴻海股本超過千億元,去年營收超過6兆元,一開始AI伺服器業務占比較小,加上先前郭董積極爭取投入總統大選引發政治干擾,市場因此優先炒作股本較小的AI伺服器組裝代工廠,例如廣達、緯創、英業達,逢高分批獲利了結之後,將資金轉戰股價相對超值的鴻海。
有機會複製去年廣達走勢 3月漲勢只是開始
鴻海今年很可能複製類似廣達去年從80元起漲、突破100元之後的波段走勢,兩家公司的股價將會逐步拉近。截至3月19日收盤,廣達、鴻海的股價分別為257、136元,鴻海往上比價的空間值得期待,而目前內外資證券商給予鴻海的目標價最高約168元,而多家證券商先前給予的較低目標價已紛紛被超越。
觀察廣達等AI伺服器組裝代工股去年以來的走勢,各證券商都是分階段調升目標價,帶動股價「驚驚漲」,而鴻海股價在低檔帶巨量突破多年整理大平台之後,3月的漲勢只是剛開始;如果投資人去年錯過了廣達、緯創的大多頭行情,這次不要再錯過。
子公司鴻準基期低 兩家營收及股價連動性高
除了鴻海,在台股掛牌的集團重要成員鴻準(2354)也值得留意,因兩者營收、股價連動性高。鴻準在集團內扮演極為關鍵的分工角色,主要產品為手機(例如iPhone)、平板電腦(例如iPad)等鎂鋁合金機殼及機構件、3C產品(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筆電等)散熱模組,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手機、遊戲機)零組件製造和系統組裝。
3月下旬輝達GTC大會登場,執行長黃仁勳宣布推出「結合生成式AI的人形機器人」計畫,並建立相關的硬軟體平台,業界預期將引爆機器人產業新一波熱潮。由於鴻準過去負責製造、組裝鴻海自用的工業機器人,具有量產經驗,預期很有機會切入生成式AI人形機器人領域。
黃仁勳去年10月來台參加鴻海科技日活動,宣布將與鴻海合作,打造最先進的AI智慧工廠。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也親自赴美參加輝達GTC大會,他行前在法說會暗示,雙方將擴大合作。外界推測,輝達新推出的最強大AI GPU晶片GB200,將交由鴻海代工組裝成運算力最強的新一代液冷散熱AI伺服器,下半年開始出貨。
此外,投資人亦可留意配息穩定、股價相對低估或相對合理的中小型成長股,例如:安勤(3479)、寶島科(5312)、鉅邁(8435)、資通(2471)、意德士(7556)。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4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文章相關標籤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 年輕人買不起房,新青安是元凶?房價大漲 12%,未來怎麼辦...
- 台幣急升9角,美債ETF大跌|你投資的「出口公司」可能會少賺?
- 躺平式ETF投資時代結束?美債暴增的代價正在影響市場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定要注意! 接下來的這週將決定下半年台股走勢!
anhour ago
- 2025/5/4 尼克萊周末報告
2hours ago
- 【關鍵時事】晶片關稅即將來襲!半導體雙重利空,「9大考驗」是利還是弊?
9hours ago
- 【關鍵籌碼】馬斯克一席話,再點燃機器人行情 !「這1檔」主力已悄悄卡位... #概念股一次看
9hours ago
- 🔐 股市駱哥【台股週報】5/5~5/9週策略規劃
11hours ago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