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變貴買不下手…漲10倍的材料-KY(4763)還有未來?價值投資達人這樣說

2024-08-09 14:38

更新:2024-09-10 18:36

1,624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加權指數站穩2萬點大關,每個人都能感覺到股票「變貴了」,作為價值投資人,我們該如何繼續投資呢?

 

撰文:邏輯投資

 

當指數站穩2萬點時,你是否開始懷疑,台股2萬點還能做「價值投資」嗎?「覺得股價變貴了」是很直觀的想法,因為股價上漲,自然就覺得變貴了,但投資不能只憑感覺,就讓我們先從一個公式開始思考:本益比=股價÷每股盈餘(EPS)。接下來做一個移項,公式就變成:股價=本益比 × 每股盈餘。

這裡呈現了一個市場上基本的遊戲規則,也就是股價是由本益比(市場評價)與每股盈餘(公司業績)所構成,當一家公司前景光明,所處產業賽道人人看好,市場參與者就願意給予更高的本益比(市場評價),股價自然有成長空間。

 

貴或便宜不在股價高低 關鍵在對於未來的判斷

假設有一家A公司,你已知該公司今年EPS 10元,明年EPS 20元,而目前股價為150元,你覺得它便宜還是貴呢?我想多數人會認為便宜,因為基於明年的公司獲利,現在股價看起來並不貴。

再假設有一家B公司,你已知該公司未來10年每年獲利都會成長20%,今年EPS 10元,目前股價為150元,你覺得它便宜還是貴呢?我認為是便宜的,因為在獲利增長趨勢不變的狀況下,10年後該公司的EPS將超過50元,而這也是「成長股」為何市場願意給予更高評價的原因。

在這兩個例子當中,股價便宜與否,在於對「未來」的判斷。所以如果你感覺「股價變貴了」,我會建議你改變觀念,重新試著用「本益比」與「EPS」來思考「股價」的合理性。因為企業的經營、競爭與獲利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唯有將公司的「未來性」與「動態性」納入考量,才能更客觀地去判斷其合理價值。

這裡還要帶到一個觀念─定錨效應。簡單說就是人們在做決策時,會過度依賴初次獲得的資訊,並將其作為進行決策判斷的「錨點」。

例如你看過股價300元的台積電,當股價漲到600元時,你是否會覺得它很貴呢?這是因為你將「錨點」定在300元的位置上,然而當台積電已突破1,000元,假設現在它跌到了600元,你是否反而會覺得它便宜呢?這是因為「錨點」已經被移動到1,000元的位置。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台股2萬點還能做『價值投資』嗎?」我的答案是:「當然能!」因為「價值投資」的選股重點不在於股價高低變化,而是嘗試去捕捉公司基本面與市場評價之間的落差。

例如評價偏低,未來有提升空間(如景氣循環股),或是基本面將改善甚至成長,但市場尚未反映,而我相信,只要股市存在,這樣的機會就會無所不在,因為參與交易的是「人」,而人總有「盲點」。

 

材料-KY(4763)成長動能充足 把握回檔折扣期

本文既然談到不該以股價高低定貴賤,這就連結到這次「邏輯投資」想介紹的潛力股─材料-KY(4763)

從附圖可以看到,材料-KY的股價從2022年10月份的120元一路上漲,最高達到1,200元,是一檔「10倍股」,然而好景不常,接下來股價面臨修正,已從高點回調超過25%。從底部來看,現在的股價「貴透了」,但從高點來看,現在已經打75折。

材料-KY主要產品為「醋酸纖維絲束」(簡稱絲束),這是香菸濾嘴的原料,因受惠於新型菸品「不燃燒加熱菸」快速成長,公司不斷擴張產能,如今已擠身為全球第5大絲束供應商。

因需求暢旺,公司規劃2024~2025年持續擴增「絲束」與其原料「醋片」的產能,較2023年分別增加48.65%、100%,而2024年第1季EPS達24.48元,創下歷史新高,未來仍具成長動能,值得投資人留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8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