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選行情解析-賀錦麗概念股篇】延續拜登路線 若勝選2檔綠能股有望受惠
2024-09-12 11:07
更新:2024-10-09 11:43

【我們想讓你知道】
本期〈專題報導〉中,將深入剖析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政策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無論讀者看好川普積極、強硬態度可能帶來的經濟成長、股市利多,還是關注賀錦麗在綠能等領域的推動力,本刊都將提供清晰的解讀,幫助讀者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挖掘投資機會。本文為「賀錦麗篇」。
撰文:股他命
目前市場普遍看好下一任美國總統將由共和黨的川普勝出,不少直接受惠川普政策的公司已在過去出現一段漲幅,即便最終真的是川普當選,多數概念股的上漲空間也會相對有限。
反觀民主黨,之前一直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但在總統候選人改由賀錦麗出任後,勝率已大幅提升,民調甚至反超。若最終賀錦麗成為大黑馬,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屆時受惠賀錦麗政策的產業與公司將會迎來一段非常可觀的行情,整體上漲空間比多數川普概念股更具潛力。
賀錦麗的風格雖不似川普激進,但她也提出了不少對整體經濟與產業的看法。
政策多延續拜登路線 有利綠能、電動車與生技
從以下4大施政重點來看,賀錦麗若當選,對股市的影響好壞參半。至於產業面,她在多數領域的政策立場都與拜登一致,這對綠能、電動車與生技等產業有較明顯的正面影響,其中綠能相關的政策又會為台廠帶來較直接的訂單與營收貢獻。
目前與綠能相關的政策主要有兩項,其中一項是基建計畫,為了趕上歐洲各國的綠能進展,美國政府保證收購至少300億美元的風電購電額度,將重心放在離岸風電與太陽能儲能系統。
另一項是《降低通膨法》,這項法案計畫撥款200億美元用於推動美國各地綠能設備建置,由於風力與水力發電會受限於地形與氣候,因此太陽能發電成為最適合多數地區的選項。
綜上所述,賀錦麗若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綠能會是主要受惠的產業,其中又特別以離岸風電、太陽能與儲能為主。以台灣綠能產業的現況來看,受惠政府先前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並訂定綠能發電占比目標,大多數供應鏈普遍也都有不錯的展望。
本文在附表中列出賀錦麗勝選下的受惠產業與相關個股,並從中挑出2間最具有潛力的公司,分別是中興電(1513)與元晶(6443)。
中興電(1513)搶進美國市場 營收獲利同步成長
中興電營收主要來自太陽能、氫能、儲能與嘟嘟房等,在高壓氣體絕緣開關(GIS)產品掌握80%市占率。
這是中興電多年來都能穩定拿下台電大單、搶進美國市場的重要關鍵。中興電目前在手訂單金額已超過400億元,今(2024)年上半年在高毛利設備陸續出貨的帶動下,推升營收與獲利同步向上。
根據IEA(國際能源署)評估,若美國要達成先前設定的氣候目標,2030年電網規模須較當前水準增加1倍,且美國因多數地區的電網過於老舊,無法因應AI與資料中心用電量大幅增加的需求,導致美國電網市場步入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讓訂單逐步流向台廠。
中興電已陸續出貨GIS(氣體絕緣開關設備)與整合變壓器給美國客戶,並針對新產品簽約,讓未來幾年營收具有翻倍成長的動能。
技術面可以看到,中興電近期股價跌破季線與半年線,短線上因量能不足,使前波大量套牢區的賣壓難以消化,後續若能帶量站上季線則可視為股價重返多頭格局。
元晶(6443)積極擴充產能 整體獲利逐季向上
元晶的主要業務是生產太陽能電池、模組及太陽能電廠建造與營運,元晶近幾年看好太陽能新增裝置的成長性,認為M10與M12電池將成為未來主流產品,因此積極擴充產能。今年上半年在M6電池產能轉為M10後,元晶已具有1.2 GW以上的總產能,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公司。
今年上半年雖然受到上游材料多晶矽與矽晶圓跌價的影響,使太陽能電池報價同步走低,但在北美屋瓦型電池片需求增加,以及M10產線學習曲線爬升的帶動下,使元晶整體產品組合轉佳並帶動獲利維持一定水準。
元晶規劃今年下半年會再新增2條M10產線並導入電池技術TOPCom製程以提升生產效率,並開始和北美新客戶合作,可望推升整體獲利逐季向上。
技術面可以看到,元晶各均線雖皆呈空頭排列,但股價破底後已開始打腳支撐,後續若能在此守穩,則有助股價向季線與半年線位置反攻。
綠能在未來幾年仍是全球的大趨勢之一,在政策加持與法規轉趨嚴格的影響下,產業勢必還會迎來一段既長且陡的爬坡期,相關類股值得留意。
賀錦麗政策4重點
1. 主張減輕低收入戶的稅負,但呼籲將企業所得稅從21%調高至35%。以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企業所得稅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就迅速調升,因為將遭致多數企業的強力反彈並使人才外流,且企業所得稅調升的政策方向將為股市帶來不利的影響。
2. 支持「晶片法案」,對台灣部分受惠轉單效應的半導體供應鏈有利,另外,賀錦麗不傾向擴大貿易戰衝突,且支持援助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有助緩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
3. 推動全民醫療保健,對營收來源以美國為主的生技公司有利。
4. 對氣候與能源政策的看法與拜登較一致,先前就積極支持綠能產業相關的政策推動,並增加對石化產業的監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9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文章相關標籤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 信任再深也敵不過利益!從YouTuber決裂看合夥創業5大關鍵
- 放棄千萬年薪裸辭!郝旭烈:退休根本不用等,想做什麼就做!
- 美國會員制超市3強PK!Costco、BJ's、Sam's誰最吸金?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最新消息】美中關稅暫緩90天,「航海王」將重返榮耀?
13minutes ago
- 5/22 午盤獵報:OpenAI將進攻AI裝置市場!達邁(3645)盤中強漲9%!
31minutes ago
- 信任再深也敵不過利益!從YouTuber決裂看合夥創業5大關鍵
2hours ago
- 【關鍵籌碼】 「元件股」握AWS 70%訂單,大戶持股增近7%!#加碼TOP9搶先看!
4hours ago
- 【個股分析】輝達將進駐北士科,「傳產股」波段飆55.9%。利用動能選股挑出潛力標的!
4hours ago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