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貿易戰出大招!打亂台廠布局 鴻海、緯創如何站穩步伐?

2025-01-22 22:24

更新:2025-02-07 17:30

88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早在 2018 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之際,台灣大多數設計代工廠(ODM)與傳統代工廠(OEM)便意識到地緣政治衝突所帶來的影響,因而紛紛將產能轉移至兩岸以外的地區;然而,日前川普打著杜絕毒品與非法移民的旗幟,宣布將在2025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後,針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調高10%關稅,並對盟友墨西哥與加拿大進口的商品課徵 25%關稅,打亂了這些公司的布局。

 

撰文:股他命

 

陸廠耍小聰明到海外布局 川普大開殺戒 盟友也中槍

其實這幾年將產能移出中國的公司不只是台廠,就連陸廠也為了規避貿易戰影響而積極往東南亞、墨西哥與東歐等地發展,且陸廠購地的面積與建廠規模甚至比台廠更大,因而影響台廠的布局;像是近1年來就因太多陸廠在泰國布局,導致不少台廠遲遲未能找到合適的建地,錯失爭取轉單效益的好機會。

當然,這些陸廠大張旗鼓地在海外建廠的動作自然逃不過美國的法眼,為了遏止中國崛起的勢力並讓製造業回流,川普才會採取這種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的對策。目前市場上對川普的政策抱持兩種看法,一種是認為川普不會真的對墨西哥與加拿大課徵關稅,畢竟這麼做就會推翻他在前一任期簽署的「美墨加協定」(USMCA),另一種看法則是認為川普至少在短期內會真的調升關稅以達到嚇阻效果,後續則視情況再調整關稅政策。

 

組裝廠、品牌廠皆受衝擊 鴻海與緯創受傷較輕微

若川普真的針對墨西哥調升關稅,在當地建廠的台灣ODM與OEM廠將會是影響幅度最大的族群。雖然客戶先前有承諾在相關成本增加7.5%的範圍內會全數吸收,但若關稅調升 25%,就會遠超過這個範圍;以 ODM 廠與 OEM 廠的營業利益率普遍不到 10%來看,將導致這些公司無法盈利,只能透過在美國建廠並製造的方式因應。

然而,事情並不是單純將工廠轉移至美國就能解決。正是因為美國製造成本比墨西哥增加約 10%~20%,當初這些ODM與OEM廠和客戶討論後,才會選擇在墨西哥建廠;儘管在關稅的權衡下,目前改成到美國製造的成本看似會比墨西哥更低,但終端客戶與這些電子下游廠勢必都會需要各自負擔一部分成本,導致獲利下滑。

此外,先前這些大廠早已在墨西哥投入不少成本,像是鴻海(2317)這 4 年來就已在墨西哥因建廠與收購公司而花費超過 5.7 億美元、廣達(2382)更為了建廠而規劃支出10億美元,而緯創(3231)英業達(2356)和碩(4938)等公司也都投入超過 2 億美元。若墨西哥廠產能無法用於生產美國客戶所需產品,相關折舊費用勢必會使營運壓力增加。

川普加徵關稅的政策雖然對任何一家組裝廠或是品牌廠而言都不是好事,不過綜合營收規模考量,還是有部分公司受到的影響較輕微。以設備折舊費用普遍落在 5~7 年、廠房土地落在15~50年評估,墨西哥廠相關折舊費用對部分公司整體獲利金額的影響性低於 3%,尚處在相對可控的範圍,包含鴻海與緯創。

 

鴻海 掌握垂直整合優勢

鴻海的優勢是公司在很早期就走向自動化的代工模式,且無論是手機、電腦、伺服器與汽車組裝代工都屬於鴻海可提供的項目;公司更透過垂直整合以降低零組件成本,從而提升價格優勢,使鴻海在競爭激烈的電子代工市場中得以長期維持霸主地位。

目前電子產業雖逐步進入淡季,且Grace Hopper晶片需求有所放緩,但隨著輝達(Nvidia)GB200晶片成功克服零組件良率問題、將於2025年第1季正式放量,有助鴻海的雲端網路產品營收回歸成長性。基於GB200的架構是以整櫃方案出貨,因此報價會較上一代產品倍數成長;且鴻海集團透過垂直整合掌握液冷、電纜與連接線等關鍵零組件,有助公司維持主要供應商地位,並帶動整體獲利持續成長。

技術面可看到鴻海各期均線交錯,短線上股價在季線與半年線位置支撐性較佳,後續量能若有放大則有助股價向前波高點反攻。

 

緯創 AI營收大跳升

緯創營收主要來自伺服器與筆電代工,並提供桌機、儲存裝置、工業自動化與車用電子等領域的服務;基於緯創的業務相對複雜,因此公司透過提升業務分化程度以滿足各種客戶的需求,使公司在各個領域都能保持競爭優勢。

緯創過往出貨的 AI 伺服器相關產品只有DGX系列的整機伺服器與HGX系列的L6基板,而輝達考量公司技術相對成熟並為了降低過於依賴單一供應商的風險,將一部分的 GB200 Compute Tray組裝業務交由緯創負責,使公司接單量大幅提升。另外,受惠戴爾(Dell)也要求緯創進行客製化版本的GB200 L6~L10製程組裝,使緯創2025年將出貨上千台GB200伺服器,營收貢獻可望達到約800億元。

技術面可看到近期緯創股價雖突破月線,但因面臨先前大量套牢區,短線上仍須消化賣壓,期間若有回檔至季線位置則可把握低接機會。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1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