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你可以「小額投資」!股市達人:先壯大資本 再伺機買配息標的!
2021-10-26 14:12
更新:2021-10-26 16:13

【我們想讓你知道】
定期定額是因為資金少,想利用時間複利效果快速累積資本,應該以追求資本利得為主。想要領息,應等累積一定資本後,趁低檔再買進配息標的。或許是因為疫情爆發以來許多年輕人加入投資市場,讓「投資小白」的稱號流行起來,也因此關於小額投資的詢問增加很多,例如定期定額投資該買零股、ETF 還是基金。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唯有了解其基本特性,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商品。
口述 / 蕭碧燕、整理 / 張國蓮
我以長期存退休金的角度來說明這 3 種商品的優點與限制。首先,零股等同是個股,從股王寶座跌落、績優股變成水餃股、甚至下市等案例不斷,可以明白短期投資個股的風險較低,但若是長期投資,風險就相對提高很多。
個股變化高於 ETF 拿來存退休金風險高
尤其是存退休金的時間長達 20、30 年,很難預測 20 年或 30 年後該股票會有何表現。前段時間紛擾不斷的大同(2371)就是明顯的例子,一個投資人若 20 年前持有大同至今,退休金肯定嚴重縮水。我聽說,很多大學生都投資股票,而且是把錢一次重押在某檔或某幾檔,這樣的做法是看對賺很多,看錯就會賠很慘,也突顯有沒有能力挑到好股票是關鍵。而我相信多數剛進入股市的大學生缺乏挑好股的能力,若以定期定額方式買零股來存退休金而言,要能挑到 1 檔 20 年後一樣好的,並不容易。
再者,今(2021)年來傳產股表現不錯,有專家說經歷 10 年空頭的傳產,已經迎來 3~5 年多頭行情,這代表真的熊長牛短,反觀科技股卻是10年期間不只有 1 個多頭行情。類股都如此,個股的難度就更高。因此,對小額投資人來說,挑對股的難度很高,必須在存退休金的過程中時時檢視,若發現不適合存了,要及早回頭,只是這對存退休金者來說是不好的,風險相對提高。也因為個股風險高,強調一籃子標的的 ETF 順勢崛起,近幾年更有取代個股成為存退休金主流的趨勢。但我要提醒,不是每檔 ETF 都適合拿來存退休金,也不要把 ETF 神化,以為沒有風險。
先積極追求資本增長 擇機再買進配息標的
以高人氣的元大高股息 ETF(0056)為例,因其成分股是高殖利率股,而且會定期調整或汰換不符合標準的成分股,免除了個股的風險,因此許多人以定期定額方式買進,目的是領息。但是我計算過,若存退休金期間長達 20 年以上,現在定期定額買進 0056 並不划算。以台股基金為例,若從 2010 年起定期定額 1 檔表現好的股票型基金,11 年多的績效逾 280%,而 0056 還原配息後的報酬逾 100%,顯然定期定額投資應該追求資本利得,效益才高。我認同 0056 適合拿來存退休金,但卻不建議為了將來領股息就現在定期定額買進。
我建議,投資人先用這筆定期定額的錢買進以資本利得為主的基金或 ETF,例如元大台灣 50 ETF(0050),等資本累積多了,遇到好的時間點再去買 0056 這類配息 ETF。而所謂好的時機,是指 2020 年疫情造成市場重挫這類的時間點,如此同樣一筆錢可以買到更多的股數。利用共同基金來存退休金與ETF的做法是一樣的,先以賺資本利得的基金為主,把資本壯大,遇到好的時間點,再買進表現穩定的配息基金。賺資本利得的基金中,還是以台灣、美國、科技為主,若投資人能接受跌得比較深、等的時間稍久一些的中國,也可以把中國納入考慮。
做法上則鼓勵投資人「仰天長笑」(買進持有,不獲利出場),而不是達獲利點就贖回,但持續定期定額投資,因為我計算過,即使每次贖回後加大定期定額扣款金額,但最終本利和依然輸「仰天長笑」。以台股基金為例,每檔基金成立時間都很久,只要各期間的績效表現不落在後 4 分之 1,或平均年化報酬率達 8% 以上,基本上長期投資下來的報酬都不錯。
更多股市觀點,好文推薦你>>
- 明明買的是台積電、聯電…怎麼還被套牢?財經專家揭密:財報好壞不重要!想靠投資致富,終究要做對一件事!
- 一根跌停 就害你嚇到賣股票!?搞清常見的6種「不理性情緒」,別讓後面的大漲 通通沒賺到…
- 價值投資人注意了!疫情大鬧股市後,專家分析 這2支股票仍穩穩成長…
- 小資女如何 從 0開始買股票?入門韭菜 安全上路3法則,一年也有 20%報酬率!
- 封關在即!台股會崩嗎?「短線、長線」操作二選一!你是哪一種投資人呢?
本文由 Money 錢 165 期 授權轉載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文章相關標籤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 婚育成職涯絆腳石!近六成女性陷升遷困境與薪資歧視
- 別讓親人成為退休理財的破口!5做法守住錢包又不傷感情
- 30 歲開始理財也來得及!他從負債 50 萬翻身,成為自由工作者!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盤勢關鍵】台積電挑戰千元大關,投資人必看後勢 3 大觀察重點!
31minutes ago
- 【05/16小路盤後速覽】指數持續挑戰壓力,個股結構轉強
39minutes ago
- 全新(2455)搭 AI 熱潮,資料中心產品線助攻獲利挑戰新高
4hours ago
- 5/16 午盤獵報:美中AI競爭關鍵是能源!這4檔概念股受惠大漲!
4hours ago
- COMPUTEX AI 全圖解!一張圖看懂台美晶片伺服器產業鏈
4hours ago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