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投資九次賠?貪婪與恐慌 讓所有分析都沒用...你一定要認識「非效率市場」!
2021-01-11 10:29
更新:2021-08-31 09:39

【我們想讓你知道】
股票交易市場有 2 種基本的運作概念,一種是「效率市場假說」,一種是「非效率市場」,萬一遇到非效率市場時,再冷靜的判斷也會讓你虧錢。 懂得兩者間的差異,就能運用投資心理學的原理,幫自己買到便宜價、賣在昂貴價。
文 / 孫悟天、孫太
在股票市場中有一個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縮寫為 EMH),很多投資新手可能對這個詞彙感到陌生,或是投資股票這麼久,只聽過集中市場、上市、上櫃、興櫃、期貨市場,卻沒有聽過效率市場?沒關係,讓我們解釋給你聽。
效率市場假說是一個經濟學說,由尤金.法馬(Eugene Fama) 於 1970 年深化後提出,當中定義是指:在證券市場中,如果價格能完全反映所有可以獲得的訊息,這樣的市場我們稱為效率市場。
簡單來說,假設在股票市場中每個人都是非常理性又睿智的投資人,且每家公司的資訊都很透明,可以沒有時間差地傳遞給每一位投資人,投資人在得到這些公司資訊後,不論訊息好壞,都能依相關訊息理智、明確地判斷出這家公司股價應該呈現的價格,並適當地進行買賣,讓股價快速又有效率地到達這個價位,就是效率市場假說。
在效率市場中市場價格 即代表商品的實質價值
以生活化的方式來舉例,假設今天有一家製作鞋子的公司,業績是年盈餘 20 億元、 股價 20 元,突然間因為慢跑運動盛行,世界各國湧入許多慢跑鞋的訂單,加上新聞不斷播報各種慢跑活動的消息,慢跑鞋需求有越來越熱的感覺,投資人也都明確知道這家公司的年盈餘上看 40 億元,所以大量買進該公司股票,最後讓股價快速上升到 40 元。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這家公司的股價一直維持在 40 元附近,但突然暴發這家公司使用黑心材料,鞋子容易斷裂,把劣質品以高價賣出,造成品牌形象不佳,投資人推估這家公司的訂單會大幅減少,年盈餘應該只有 10 億元,因此大量賣出股票,讓股價快速滑落到 10 元,且大家一致認同這是合理價位,這樣的方式就稱為效率市場。
國外股市不見得像台灣股市一樣有漲跌幅限制,因此更容易產生效率市場效應,也就是一旦出現任何資訊,股價會立刻反映到應有價位且過程十分迅速。
再幫你整理一下,什麼是效率市場該有的表現呢?股票市場有很多人參與,而且每一位投資人會透過相同的管道取得相同資訊,此外,這群人都非常聰明、客觀、積極,因此會蒐集很多相關資訊,並客觀分析這些資訊代表的結果,由於這些人的共同努力,資訊會充分且即時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市場出現太便宜的價格,大家就會立即買進這些便宜的資產,讓股價迅速漲到應有價位;相對的,如果市場出現太昂貴的價格,大家會立即拋售這些高價資產,讓股價快速滑落至應有價位,因此價格和資產價值的關係具備公平性。
簡單來說,在效率市場中,市場價格就代表商品的實質價值,效率市場假說想表達的是:沒有人可以長期打敗大盤,因為商品價格會與其價值「立即」掛勾,因此「目前的股價」就是這檔股票公司的「價值」所在,在價格公平原則下,幾乎沒有人可以找到價格和價值間的價差,進而藉由交易獲利。
股市並非都處於效率市場 25% 的時間是非效率市場
效率市場假說的內容看似完美,也十分有道理,但卻過於美好,年長一輩的人常說,太過美好的事物都不可能存在!股市交易真的是如此美好嗎?
在效率市場中,投資人會對資產價格快速反應,並且達到共識,但現實股票市場真的是這樣嗎?以下用宏達電(2498)做為例子,來看看市場的真實反應。
2010 年 2 月宏達電股價在 300 元,2011 年 4 月宏達電股價漲到 1,300 元的高點, 2012 年 10 月宏達電股價卻跌到 211 元,如果 1,300 元和 211 元這兩個狀態都符合效率市場假說,也就是投資人在這兩個時間點所看到的價格,就是宏達電這家公司的真實價值,那這裡一定有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因為 1 年 2 個月的時間,這間公司的股價就從 300 元增漲了 4 倍到達 1,300 元, 而 又過了 1 年 6 個月的時間,股價不但少了 1,000 元,剩下的 300 元還打了 7 折。
如果 2011 年 4 月時,投資人是很謹慎、客觀且快速地分析出這家公司該有的「價值」, 並且讓股票的「價格」快速漲到 1,300 元這個價值,怎麼可能在短短的 1 年半,又評估這家公司的「價值」突然從 1,300 元變成 211 元呢? 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可能是評估 「過於樂觀」,而「過於樂觀」 就是一種心理因素。
我們認為,效率市場假說是 一個完美的交易狀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並非時時存在,正確來說,只有存在 75% 的時間內,而股市中剩下的 25% 時間則處在「非效率市場」狀態中。
掌握非效率市場出現時機 好好賺一波
前面所說的效率市場,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 100% 實現呢?其實從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就可以知道,耳熟能詳的 「八二法則」讓大家明白一個 道理,就是在股票市場中,有 80% 的人賠錢,只有 20% 的人賺錢。這說明了不可能每一個人、每一次買進,都在同一個合理價格,這中間一定有哪個環節被忽略掉了,我們認為,效率市場忽略了「人性」, 這也是心理學能在股票市場運作的原因。
當股票市場處於風調雨順的大多頭時期,多數人較容易客觀、理性地分析目前的股價及價值,進而評估該如何買賣,但當股市漲到過熱的相對高點或跌到恐慌的相對低點時,在心理情緒影響下,貪婪和恐懼會導致「非效率市場」的產生。
有「金融巨鱷」之稱的索羅斯(George Soros) 認為, 人的認知並不能達到完美,投資人會依據自己的認知對市場進行預期判斷,因此市場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有時候會出現非效率市場,例如有的人願意花 10 元賺 1 元獲利,有的人卻願意花 20 元賺同樣 1 元的獲利。再回到宏達電的例子,其實「過於樂觀」就是一種「非效率市場」。
在錯誤訊息的影響下,投資人容易錯估資產價值,而錯估資產價值就會出現錯誤的價格判斷,例如在股市漲到高點時,因為新聞利多消息影響,認為價格還會漲更高,這也是非效率市場的特點之一。再簡單一點來說,非效率市場就是價格遠被高估(超漲)或低估(超跌)的時刻,如果能夠察覺到非效率市場出現,此時價格和價值存在落差,反而是最好的獲利時機!
更多買賣股心法,這些好文推薦你>>
- 股票賣了就漲,買了就跌?經濟學家:投資要賺錢,就靠 1 關鍵!
- 找到飆股 就能加快致富?大錯特錯!專家突破盲點:「累積本金」比報酬率 更重要!2作法 增加效率
- 想當主動型投資人,卻只會 ALL IN 台積電?善用「老二投資學」,一年報酬 竟能大贏 133%!?
- 綠能、華映接連下市... 財經作家 股海老牛:危險 3 特徵,台股竟還有 115 檔「隱藏地雷股」!
- 只挑 15 元低價股!蔡明宏大學開始投資,靠 3 關卡篩出「抗跌潛力股」,現在一年賺 7 成
本文由 Money 錢 159 期 授權轉載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William)
文章相關標籤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 「退而不休」成常態?中高齡族群陷入再就業瓶頸
- 聯發科可能取代台積電?台股老先覺杜金龍:想撿便宜關注這類股!
- 黃金大漲 23%,你意外嗎?連續三年走高!債券配置反而不能避險了?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免費)風箏基礎學堂-合約負債
3hours ago
- 財神&玄武&欽點三榜*周總結-玄武的時代來臨!
4hours ago
- 2025/4/20尼克萊周末報告
5hours ago
- 中鼎(9933)美國投資踩雷,連吞 2 根跌停!最新每股淨值分析報告
8hours ago
- 全息人生庫存對帳單(Day44)更新|連續配息排行|潛在價值紅字|存股計算機佈局
8hours ago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