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擺脫他人的期待?從5件小事練習做自己,找回人生主導權!

2025-04-14 15:13

更新:2025-04-17 09:17

438
【我們想讓你知道】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期待的世界,從小到大,總有人替我們設想人生的模樣。

但當那些期待與內心的聲音背道而馳,我們還能勇敢做選擇嗎?

其實,選擇做自己,不是叛逆、不是自私,而是誠實地對待內心真實的聲音。

別人的期待可以理解,但你不需要為了滿足別人而否定自己的人生。

就像小柔一樣,我們都有權利說:「這不是我要的生活。」——你可以選擇改變,並且,無需道歉。

不是每個人都能瞬間翻轉人生,但每一次為自己發聲、每一個忠於內心的決定,都是找回真正自我的開始。

 

 

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走出別人的期待

  同學小柔,結婚生了孩子,老公希望她辭職回家帶孩子。雖然她也很想多陪伴孩子,但打心眼兒裡不願意放棄工作做全職太太,不願意自己的生活就是整天陪孩子,圍著廚房轉。最後,她請來婆婆幫忙帶孩子,考慮到婆婆年齡大了,又 請了個保姆白天幫忙。 
  如今,她化著淡妝,踩著高跟鞋,在職場走得篤定從容。 上大學、談戀愛、結婚、生孩子、成為全職媽媽,為孩子耗費了一生的心力……有多少女人在重複著相似的命運?

 

勇敢做選擇,做自己不必道歉

  但,這真的是每個女人都想要的人生嗎? 生活中,別人對我們有所期待,是一種常態,但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就成了一種束縛。當別人的期待和自己想要的不能契合時,請一定要忠於自己。 
  當然,要做到不被別人的期待所束縛並不容易,甚至很難。因為當事情落到自己頭上,自己就沒有事外之人的輕鬆和客觀,無法以置身事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練習「做自己」:從 5 件小事開始改變

  但我們仍然要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你可以試著先從一些小事著手,逐漸培養自己的主見,鍛鍊敢於堅持的能力。 

 

方法一:勇敢表達不同的想法

  比如,試著去表達不同的見解。和父母、朋友、同事聊天,聽聽他們的意見, 認同的時候點頭,不認同的時候也沒必要附和。而且,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不要擔心會被反對或者嘲笑。

 

方法二:記錄你的真實想法

  比如,記錄自己的真實想法。有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主見,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想法,或者不知道如何表達。不妨利用一點空閒的時間,安靜下 來,梳理一下自己的內心。比如對於相親這個問題,問問自己是真的不想談戀愛,還是很排斥這種找男朋友的方式。了解自己內心所想,才能做出最佳的選擇。 

 

方法三:每天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

  比如,每天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做不喜歡的事,總能快速消耗一個人的能量,讓你精疲力竭;而做喜歡的事,雖然也會費神費力,但內心快樂,精神愉悅。 每天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愉悅起來,這是變得優秀的開始。畢竟,可以肯定的是,每天愁眉苦臉是沒辦法讓你變得更好的。 

 

方法四:練習說服與溝通,而不是硬碰硬

  比如,學習一點說服別人的小技巧。多數時候,堅持自己並非是要一意孤行, 好的堅持需要更多人的支援。所以,你需要學一點說服別人的小技巧。比如你希望畢業就開始工作,而父母則希望你去考研究所。不同的溝通方式,決定著你是高高興興去找工作,還是滿腹怨氣去考研究所。
 

方法五:寫信給未來的自己,設定目標

  比如,給未來的自己寫封信。不管大小,總得有個目標,目標是指引你變優秀的明燈。找張漂亮的信紙,寫下你的目標,可以是一個月內要實現的,可以是 三個月的,也可以是一年的。定下開啟的日期,封口,然後開始為此努力。
 

你不是誰的誰,你就是你自己

  不必抱怨父母、男友等外界給我們的壓力,我們要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不管別人對我們心存什麼樣的期待,我們都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 所以,不必為了做自己,而對誰感到抱歉。

 

本文摘自《好起來的從來都不是生活,而是你自己》,出版社:金尉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Mumu;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