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

定期定額該用什麼頻率投資?每月、每季、每年分批投入,結果差多少?

2021-04-06 17:39

更新:2021-04-06 18:04

47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免責聲明: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前言

市場先生很常收到一類讀者問題是,想長期定期定額,但不知道要用什麼頻率、分幾批投入?

例如長期存美股ETF台股ETF,想要每月投入,但考慮ETF每張的單價、國際電匯手續費等原因,實際上一季或半年、一年才能投入一次,這時很多人就會很擔心這樣是否對報酬結果有影響?

對這問題市場先生的答案是:
「只要你是長期投入,那麼拉長時間來看,無論分成幾批,對結果其實影響不大。」

例如你每年預計投入12萬元,那麼無論是一次投入12萬、或分成4季每季投入3萬,或分成12個月每月投入1萬,結果的誤差其實都很小。

 

定期定額投資

以下用EXCEL測試投資S&P500 (用SPY ETF的報酬試算),
從2006年測到2020年,一共15年的數據。

分成3種條件,每年都是投入同樣的資金:
1. 每年初投入 – 一次12萬元
2. 每季初投入 – 一次3萬元(一年4次)
3. 每月初投入 – 一次1萬元(一年12次)

用2006-2020年(共15年)投入美股S&P500做測試,結果如下圖。
得到的結論是差異很小,
1. 每年初投入 – 年化報酬 12.2%
2. 每季初投入 – 年化報酬 12.0%
3. 每月初投入 – 年化報酬 11.9%

只有小數點後一位數的差異,誤差屬於可以忽略的範圍。
資產累積的曲線畫出來也都是疊在一起,拉長時間後曲線非常相近。

(市場先生貼心提醒:歷史報酬不等於未來報酬)

提供EXCEL下載連結:EXCEL雲端硬碟連結(點右上可以選下載檔案)

每年初投入稍微好一點、每月初投入則最差

有一部份可能性是它的資金在年初就全部進入,換句話說,在年初全部投入的資金參與行情的時間更久一點

不過畢竟這誤差很小,而且實際投入時也要根據實際自己資金狀況而定,三個結果我仍會把它當成是差不多一樣的。

既然結果差異很小,那問題只在於自己單位金額好不好買

不會切完好幾筆資金,卻買不起一單位的標的。

例如有些讀者提到0050ETF一個月的薪水不夠買一張,買零股又覺得麻煩,其實看完數據告訴我們可以放寬心,一季或半年買一批,結果也不會差太多。

 

有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我手上有一筆錢,該定期定額嗎」

比方說手上有1000萬,是不是要分很多年投入?實際上,定期定額談的範圍其實不是手上的資金,而是未來的現金流。

而手上有一大筆錢想分批投入,不該稱做定期定額,我覺得雖然兩者同樣都有平均成本的概念,也同樣可以定期,但把兩者用詞區分開來比較不會搞混。

實際上這兩者沒辦法直接用報酬率或試算去比較,因為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在處理不同的資金狀況。

用保險公司的經營角度去思考資金運用

用巴菲特最喜歡的保險業的角度去思考就很清楚了,假設你經營保險公司,經常手上有大筆現金而且後續每月都還定期有現金進來(保費收入),如果你是保險公司,你並不會想著要把這一大筆錢在未來分成數個月或數年才慢慢投入。保險公司得盡快把當下手上現金再投資出去,否則都是在損失利息和報酬、會無法支付未來的理賠支出。

畢竟對個人來說可能短期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年損失的利息或收入沒多少,但在保險公司的資金規模來說,即使小數點一兩個二位數以後的報酬損失也很驚人,可能也都是至少百萬千萬甚至數億的差距。

從任何時間點來看,先不考慮未來現金流,你當下手上的資金就如同保險公司手上的資金,應該立即做規劃處理,放越久損失越多時間價值,只是零點幾個百分點對個人的資金影響不大而已。

儘管持有現金慢慢投入,這誤差短期傷害不大,但如果資金一直閒置(例如你想等低點,但2009~2018年間幾乎沒太多顯著低點),最終對報酬來說仍是有負面傷害。
可以閱讀:cash drag 現金拖累的概念

市場先生提示:
如果你對定期定額和單筆投入仍覺得困惑,不要把定期定額當成一整組投資,我建議可以拆開來看,把每一筆定期投入都當成是一筆單筆投入獨立決策來思考判斷,這樣也許可以想得比較清楚。

 

定期定額最大價值:紀律

我覺得定期定額這個概念最大的價值,並不在於分散持有成本或者任何報酬或風險上的優勢,而是在於「紀律」。

讓你的投資計劃能夠規律地去執行,而不是靠感覺操作隨意進出、聽到市場熱絡就買、聽到市場恐慌就擔憂不敢進場。

畢竟之所以定期投入,就是因為我們無法精準地掌握時機點,如果你都能預知高低點,那你根本不需要定期定額對吧?

了解它的原理後你也可能會想到,其實定期不一定要定額,我們用定期定額只是比較方便做試算,也符合大多數人現金流狀況,定期不定額也可以,並不是照著某個規則走就一定是最好,根據自己現金流狀況去考慮,並且保持紀律按照計畫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定期定額投資頻率:快速重點複習

1. 定期定額投資在長期持續投入的前提下,分成幾批對報酬結果影響並不大。每月、每季、每年實際上拉長時間來看結果差不多,不用執著一定要每月投入。分越多批不會比較差,也不一定比較好。

2. 定期定額談的是未來的現金流規劃,而手上有一筆錢要分批投入,與定期定額是不同的概念,兩者的資金狀況前提不同,不會拿來比較好壞。

3. 定期定額只要拉長時間必然能分散持有成本,它並不是什麼能幫你多賺或者降低風險的方法,但它是一個可以讓人長期保持紀律、避免受貪婪恐懼影響的方法。

原文於2021.04發布於市場先生FB

有需要的可以自己下載EXCEL看看數據:
EXCEL雲端硬碟連結(點右上可以選下載檔案)

更多定期定額相關文章:

1. 定期定額投資是什麼?有什麼好處和缺點?

2. 基金ETF投資績效實測比較:定期定額 vs 定期定值 vs 定期定股

3. 零股怎麼買?

4. ETF怎麼買?如何定期定額投資

用最簡單的方式幫你學會投資理財

文章相關標籤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