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患者更容易「腎衰竭」...洗腎一次就要4000塊!勞健保給付不夠用,分擔醫療開銷的5保單!

2021-08-12 09:49

更新:2021-08-30 11:38

6,132

腎臟疾病

 

【我們想讓你知道】

台灣有超過 12 %民眾罹患慢性腎衰竭,更有高達 9 萬 4 千人需定期接受洗腎,且每年洗腎患者都在以 8 ~ 9 千人的驚人速度成長,洗腎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2020 年,治療腎臟疾病的費用為 562 億元,名列健保支出項目第一;當中有 84 %都是支付末期腎衰竭患者的洗腎費用,金額達 472 億元。

 

文/李瑞瑾

 

台灣洗腎率居高不下有六大主因

一、慢性病

老年人口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增加,台灣腎臟病患者主要的發病原因,多也是三高所引起的腎衰竭。

 

二、不當用藥習慣

國人不當用藥習慣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有些藥物本身具有腎毒性,直接造成腎臟傷害;或者慢性病人因服用了宣稱可治療其疾病的藥品、藥草或製劑,未依正規管道妥善醫治,導致病情控制不佳,加速糖尿病、高血壓所引發的腎病變,現今電視購物、網路資訊發達,也是造成許多中老年患者亂購成藥的主因。

 

三、透析醫療

目前健保全額給付透析醫療,病患不需部分負擔,降低民眾接受透析醫療的門檻,故健保實施後,透析發生率與盛行率顯著增加。

 

四、死亡率

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逐年下降,慢性疾病長期存活病患增加,隨存活時間及罹病時間延長,併發腎病變的人數增加,也讓透析人口增加。

 

五、台灣透析存活率

台灣透析存活率比其他國家好,透析病患可以活得更久,使得末期腎臟病盛行率高於其他國家。

 

六、腎臟移植

最後為腎臟移植不盛行,以美國為例,美國腎臟移植率為台灣的6倍,許多患者可以透過移植重獲新生,但台灣腎臟移植率極低、洗腎病患脫離率低,造成洗腎盛行率高。

 

轉嫁相關治療開銷

雖然洗腎有健保給付,但實際上所需的花費還是不少,勞保提供洗腎患者失能給付,若符合失能給付標準附表規定,但未達「終身無工作能力」,便可請領失能一次金,患者請領之後也不會被退保。終身洗腎是屬於勞保失能給付標準的胸腹部臟器失能,可領到第 7 等級 440 日的失能一次金,以診斷失能當月起前 6 個月的平均每日投保薪資乘以給付日數計算發給。

如果是在加保中或退保後 1 年內被診斷需永久洗腎,是「非屬終身無工作能力」的失能項目,也別忘記要先請領失能給付,再去請領老年給付,如此一來就能 2 筆給付都領到。

如想要更全面補齊風險缺口,就該及早做好商業保險規劃,避免醫療開支壓力,有 5 款保單可以轉嫁相關治療開銷。重大疾病險理賠項目當中包含「慢性腎衰竭」;重大傷病險給付領到重大傷病卡的患者,其中血液透析也能夠取得重大傷病資格。兩款保單都是一次給付一筆保險金。還有部分醫療險的保單條款,也會將洗腎列為理賠項目。

另外,洗腎符合失能險當中「胸腹部臟器機能障害」,可以依據醫生開出的失能等級證明,依比例給付失能保險金;長照險也有涵蓋到部分洗腎風險,若是患者符合巴士量表六項指標中的三項以上障礙,就能取得理賠。

 

更多保險觀點,好文推薦你:

 

本文由 好險網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chou )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