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所 8 月 7 日掛牌,碳權是什麼 ? 如何交易 ? 碳權概念股又有哪些?

2023-09-15 18:53

更新:2023-09-15 18:53

3

 

      最近朋友問我,碳權交易是什麼 ? 以後排碳的企業都要繳錢嗎? 那沒排碳的企業是不是就可以得到補貼?  普通人也能交易嗎 ? 在各大企業都在談論 "ESG" 與 "碳中和" 的潮流下,台灣的第一個碳權交易所(TCX)在 2023 年 8 月 7日 正式成立,這象徵著台灣進入國際碳權市場的重要里程。

    而碳權交易到底是什麼 ? 對於企業的影響為何? 一般人能一起參與嗎 ? 目前又有哪些概念股因此和受惠? 今天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為什麼要碳定價?

     二氧化碳是全氣候變遷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人類許多文明活動(如燃燒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導致大量碳排造成全球變暖。這些變化帶來了極端氣候、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樣性損失等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

      而對碳排放訂價收費是一種經濟政策工具,目的是將碳排放的環境成本納入經濟活動的價格中,當企業或個人進行可能導致碳排放的活動時,他們必須支付一定的費用或稅金。這鼓勵人們減少碳排放、改變行為模式,從而減少全球碳排放。

 

 

碳權是什麼?

     「碳權」簡而言之就是「排碳的權利」,通常以一公噸的碳排放量來作計算單位。根據碳權所產生的方式不同,又分為以下兩種:一是透過政府強制性的總量管制與交易產生;另一種則是在自願性市場產生,時常被企業用作碳抵換的手段。

 

1. 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所產生的碳權

      此種碳權來自於強制性的管制措施,政府會為排放總量訂定上限,並根據不同產業別,核配給不同的企業碳排放的額度,假如企業的排放超過了額度,就需要在碳交易市場中購買碳權,彌補超額的排放。

      假如企業減碳相當成功,排放量低於核配額度,多出的額度就會轉換成碳權,可讓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中拍賣,獲得利潤。

 

 

     舉例來說,假設未來排放超過 10000 單位的企業需要繳交碳費,而企業如果碳排放單位為 15000 ,超過的 5000 單位就能夠透過購買碳權的方式來抵銷。

    如此一來,企業生產的成本將會提高,如果仍有利可圖,則會繼續繳款(買碳權),如果無利可圖,則會直接減產,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會讓企業更有動力來減碳。

 

 

Ex. 特斯拉(Tesla): 因碳權而獲利 17.8 億美元

     世界上第一個碳交易機制——歐盟碳交易市場(EU ETS, 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即是屬於此類型,企業若能在減碳上搶得先機,不僅對減緩氣候變遷有所貢獻,企業營收也可能因碳權的交易而有所成長。

      最知名的案例就是電動車大廠 特斯拉(Tesla),因碳排放低於歐盟標準,因此獲得大量碳權,可以拍賣給其他燃油車廠。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擁有愛快羅密歐、瑪莎拉蒂、Jeep 等品牌) 就因無法達到歐盟規定的碳排放標準,在 2019 至 2021 年間花費 24 億英鎊(668 億新台幣)向特斯拉購買碳權,是特斯拉碳權的最大買家,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2022 會計年度透過出售碳權賺進 17.8 億美元。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文章相關標籤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