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優 IC 測試廠 欣銓 (3264) : 新加坡擴廠,預估 2024 年產能倍增,當前股價不到50

2023-02-26 11:17

更新:2023-04-19 09:51

5048

台灣規模排名第三的績優 IC 測試廠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台灣規模排名第三的績優 IC 測試廠 欣銓 (3264),前後寫過 3 次,第一次是在  2019/05,最初價格為 30 元,這 4 年來,股價最高漲至 72 元,不過隨著通膨引發升息循環,股價一度跌回 34 元,好在期間仍  1.6+1.3+2 + 2.8 元現金股利,目前價格 50 元,累積報呈仍有 120%,表現優於大盤。 

 

新加坡+龍潭擴廠,預估 2024 年產能倍增

     有鑑於 IDM 廠委外測試 + IC 需求大增 等趨勢,欣銓預計將在未來六年內投資 2.5 億美元,擴大新加坡先進測試產能。另規劃在竹科的龍潭園區在擴一場,將當作車電、安控 、網通產品的重要廠區,也跨入化合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CIS)領域;新加坡廠,則致力於高效能運算(HPC)、5G通信和汽車應用等先進的半導體測試項目。目標 2024 年底完工投產,屆時產能將增加一倍。

      欣銓近兩年資本支出大約落在 40~50 億元的高檔水準,今年資本支出及投資計畫維持順暢,但 2023 會根據客戶需求及市況彈性調整,預期可能會較為平緩。

 


 

欣銓(tw-3264)

台灣前 3 的晶圓測試大廠

     欣銓成立於 1999 年 10 月,主要從事測試服務,其中在晶圓測試方面,產品由消費性 IC 等傳統 PC 相關客戶,增加到車用防撞、安控、電源、通訊 IC 等四大產業。

 


 

主要產品

      公司主要提供半導體測試服務而 IC 的測試可分為兩階段:

  • 切割、封裝前的測試為 IC 晶圓測試,
  • 封裝後的測試為 IC 成品測試,

      主要確認 IC 成品的功能及屬性,確保 IC 出貨前的品質。2022H1 年營收比重分別為:晶圓測試  73%、成品測試 26.5%。

 

晶圓針測服務

     IC尚未封裝前,以探針作摘要性的功能測試,設法在封裝前淘汰不良品,減少不必要的封裝及成品測試成本投入。

     主要測試 IC 種類為:手機控制IC、電視控制IC、螢幕控制IC、螢幕驅動IC、記憶卡控制IC、NAND Flash IC等..皆是各類用量極大的消費性電子 IC 產品。

(晶圓測試示意圖)

 

成品測試服務

      IC 封裝後,用來確認成品之功能、速度、容忍度、電力消耗、電力放射、熱力發取等屬性是否正常,沒問題後才會出貨給客戶。

(成品測試示意圖)

 


 

應用在哪

車用防撞、安控、電源、通訊IC

      2022H1 年產品應用比重分別為:

  • 通用 MCU (微處理器) 佔營收比重 12.9%、
  • 車用/安控 MCU 占比 19.3%、
  • 通訊/網通占比 28.4%、
  • RF IC (射頻晶片) 占比 13.2%。
  • 存儲(storage)占 11.8%。
  • PC/消費性 佔 7.2%
  • 記憶體佔 5.5%

 

什麼是 射頻晶片 ?

     射頻晶片廣泛應用於無線相關的通訊領域,包括:低頻段的廣播、DVB電視數位廣播 ;高頻段的 GPS、行動電話、無線網路與藍芽 ;超高頻段的 衛星接收 都屬於其範圍,頻段愈高,處理的訊息量就會大,難度也越高。

     5G 時代的來臨,射頻元件需求會越來越高,這也顯示在了 欣銓的產品應用結構上,未來 射頻晶片 的營收比重肯定會越來越多。其實從公司經營方針也看得出來,公司的重點都擺在 射頻 IC、車用 IC 上。

 

什麼是 微控制器(MCU)?

    微控制器全名為「單晶片微電腦」,是把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定時/計數器(timer/counter)、各種輸入輸出介面等都整合在一塊積體電路晶片上的微型電腦。與應用在個人電腦中的通用型微處理器相比,它更強調自供應(不用外接硬體)和節約成本。它的最大優點是體積小,可放在儀表內部,但儲存量小,輸入輸出介面簡單,功能較低。

     簡單來說,MCU 是一個超小型的電腦,而且是一顆工作頻率低、運算功能差、晶片面積小、CMOS 數目少、成本很低、耗電量很小的電腦,其目的就是要讓 3C 產品「智慧化」,比如電子產品的按鍵控制、鍵盤滑鼠、電子錶、電動牙刷、搖控器、血糖計、血壓計、電錶、煙霧偵測器、馬達控制、車用電子等,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內都有微控制器。

 

     為什麼欣銓營收結構 MCU 越來越少? 我們從 終端產品就看得出端倪,幾乎都是消費性電子,這個市場相對飽和,而且競爭對手多,因此欣銓不將它擺在未來重點發展上,我覺得對產品結構來說是好事。

     我們也能從數據看到趨勢,2016 年時,仍佔有公司 1/3 的營收比重,但至 2018 年後,就僅剩 27.7% ,2019 年更顯著降至 20.1%,2022H1 僅剩 12.9%,其實這結果並不是太讓人意外。

 


 

生產據點

竹科、南韓、南京、新加坡

      欣銓科技總部設於新竹縣湖口鄉新竹工業區,包含開源、鼎興、高昇及寶慶廠共 5 個廠區。95 年於新加坡、100 年於韓國及107 年於中國南京分別成立子公司,建立環亞洲帶狀服務據點,形成歐、亞、美洲完整的業務開發與測試營運服務網絡。

      2022 年為了擴充產能,在龍潭與新加坡預計在蓋兩廠,屆時產能將是當前的 2 倍。

 


 

銷售地區

外銷為主、台灣佔比也有 33%

    主要銷往台灣 33%、其次是美國 18%,再來是歐洲 16%、新加坡 12%,中國僅 4% 不到,台灣之所以激增,主因為貿易戰的訂單轉移,這是好現象,畢竟台灣本身就是半導體大國,多賣給台灣廠商,也能減低不少匯兌壓力。

 

主要客戶為德州儀器

     主要客戶為歐美 IDM 大廠,包括TI (長期合作夥伴 )、NXP、STMicro、Infineon 等....台灣廠主要則為 : 台積電、聯電、旺宏、華邦、聯發科等等

     從客戶端來看,2022H1 年 整合元件製造廠(IDM)比重為 48%,無晶圓 IC 設計商占比為 50%,相較 2018~2022 年, IDM 的單變少了,但 Fabless 單就增加了,主要受惠美國對華為祭出禁令後,中國加速發展自有半導體產業力道,而台灣做為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垂直分工鏈,理當也接到不少來自中國大陸的訂單,因此才推升了無晶片測試廠的營收比重。

     欣銓為專業半導體測試廠,最大客戶為 TI,另外包括 NXP、STMicro、Infineon、瑞薩等全球車用 IC 的 IDM 大廠也都是重要客戶,佔營收約 5 成多。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文章相關標籤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