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 旗下的小金雞 : 儲存與智能自動化系統廠 廣明 ( 6188 ): 乘上 AI 伺服器的題材,股價翻 4 倍,存儲設備 與 機器人 未來都是主流產品

2024-01-25 18:09

更新:2024-01-25 18:09

3017

乘上 AI 伺服器的題材,股價翻 4 倍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廣達 旗下的小金雞 : 儲存與智能自動化系統廠 廣明 ( 6188 ),最初在 2020/01 月寫過,當時公司遭到惠普提出的反壟斷訴訟,控告非法限制光碟機價格案,美國法院反壟斷法裁罰 5.28 億美元,在扣除其他已和解被告賠償 8900 萬美元後,必須支付惠普高達 4.39 億美元罰金(約132億台幣),市場一遍看衰,價格僅為 33 元。

    但近年隨著雲端運算及網路的蓬勃發展,網際網路提供更多元服務,儲存媒體和方式快速演進,因為固態硬碟具備省電、存取速度快、體積小、適應各種環境的優勢,在固態硬碟技術更成熟,製程快速演進的同時,價格也普遍為市場接受,種種優勢正符合目前資訊產業發展的趨勢及需求,固態硬碟的搭載率及出貨量持續成長,2023 年又跟著母公司 廣達 (2382) 一起乘上 AI 伺服器的題材,股價一度暴漲至 130 元,硬生生翻了 4 倍之多。 

 

非曇花一現,存儲設備 與 機器人 未來都是主流產品

     雲端計算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從各國政府致力發展的智慧城市,到全球金融界建立的區塊鏈;從學術研究所需求的高速運算,到媒體影音日漸普及的串流服務;從私人企業的資料中心建置,到全球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的各種線上即時交易;或公共雲,或私人雲,或混和雲,都是雲端計算的極致應用,這些應用對於系統的需求都極為嚴苛,從 CPU 速度,網路頻寬,存儲設備,全部需求都是以高速穩定為最終目的。

     當中存儲設備則是對最重要的資料存取速度、資料穩定性、資料安全性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 而 SSD 也已經成為存儲設備的主流配置 ; 廣明目前致力於消費性和企業等級固態硬碟的製造與銷售,近幾年營運不斷攀升。

     此外廣明(6188)旗下子公司 : 全球協作型機器人第二大廠商的達明科技,目前客戶包括有南茂、群創、漢翔、廣達、德國馬牌及Toyota,客戶涵蓋晶圓廠、軍工業者、電腦組裝廠及汽車等,公司的機器人產品,可幫客戶生產線節省 7~8 成的人力,未包括智慧工廠、AIoT、工業4.0市場等,都是潛在的戰場。

 


 

廣明 (6188)

儲存與智能自動化系統廠

     公司成立於 1999 年,為廣達持股 30% 的轉投資公司,早期主要以生產光碟機為主,2016 年退出光碟機業務,轉型為從事外接式硬碟、固態硬碟、企業級固態硬碟等儲存裝置代工業務,並跨足自有品牌協作型機器人新業務。

 


 

主要產品

    公司之主要業務為提供消費級所搭載的儲存裝置如:硬碟、外接式硬碟、固態硬碟、外接式固態硬碟的儲存裝置、外接式擴充底座,提供安全、穩定及高速的儲存與連接方案。

    除了專業的儲存裝置之外,因應工業 4.0 需求,公司也積極發展智慧型機器手臂,結合各種感測元件,以及高度整合的軟硬體及人機介面,領先市場提供了更簡單操作、更安全使用、更聰明的機器人。

 

HDD (傳統硬碟)

Docking Stations(擴充基座 )

 

SSD (固態硬碟) 

    SSD 是一種由 NAND Flash 顆粒架構組成的儲存裝置,在所有零組件中,NAND Flash 在 SSD 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由於 SSD 具備低功率、耐用、輕薄、尤其是快速讀寫等特色,不論是在個人或工業電腦的應用,可攜式產品的應用,以及雲端伺服器的應用上,SSD 的性能優勢。隨著 NAND Flash 在手持裝置、電腦週邊、雲端的應用上越來越廣且搭載的容量越來越大,進而推動 NAND 的需求快速成長,也加速了 NAND 製程的快速進化,顆粒單價大幅下滑,在合理的價格及速度的優勢下,使得 SSD 接受度以及使用率持續提升。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雲端服務的蓬勃發展,應用範圍越來越為廣泛,資料不斷倍數成長,為了要能及時儲存、讀取、運算處理大量的資料,對網路伺服器以及儲存裝置的速度要求更加嚴苛;傳統 HDD 因為不具備速度優勢,在雲端應用上速度效能明顯的不敷使用,市場也預期 SSD 在雲端服務的應用將會是 SSD 成長爆發的關鍵,在單位價格續下探,預計 SSD 的應用會更快速擴展,市占率會持續成長。

 

 

RoBot (機器人)

    除了原有世界工廠模式的人力成本不斷攀升,自動化需求在近年來急遽增加以外,從 2020 年至 2022 年更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大量的人力因封城或管制無法前往原來場所工作上班,全球製造生產量能與終端需求均受到極大的衝擊,利用機器人取代人力填補缺工成為生產製造業極為重要的未來需求與投資項目。

    依據國際機器人協會分析,2022 年至 2025 年機器人銷售量每年會有 10%的成長率,而根據經濟部技術處統計,臺灣廣義的機器人產業,近 5 年總產值成長率近 27%。2021 年至今,不論是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其他產業如食品業、藥品業、醫療業等,亦紛紛因疫情原因轉而生產自動化切入領域。

    傳統機器人產業以機械產業為主體,但智慧型機器人產業中,智慧化軟體才是競爭致勝的關鍵,而此方面正是廣明在機器人產業立足的堅強優勢。公司已建構了以核心軟硬體研發為核心的機器人技術開發團隊,以原有在 IT 上的堅實軟體實力為基礎,再加上專屬的機器人視覺團隊,以全新組合整合出全方位的完整軟硬體團隊。

    此外,隨著 AI 技術的成熟,使用者無需撰寫任何的程式語言,透過友善的使用者介面,即可輕易訓練出專屬的 AI 模型並佈署於自身的場域上。

 


 

營收結構

SSD 佔比 47%; 機器人 12%

     廣明主要業務為存儲產品的代工,2023 年 Q1~Q3 公司營收比重:儲存裝置產品 88% ( SSD 47%、HDD 21%、Docking 20%)、機器人12%,目前機器人仍是虧損的,而毛利率最高的 SSD。


 

營運產生據點

泰國新廠完工遷入中 泰國占生產已逾 6 成

     公司目前有四個生產基地,包括台灣、上海以及泰國,其中泰國有兩個廠區,其中一個是租的廠房,今年泰國新廠區已完工,泰國廠生產SSD/HDD/Docking,上海主要生產SSD,子公司達明機器人業務則100%在台灣生產。

     而近幾年廣明(6188) 為配合客戶南向需求,陸續將產能由上海廠移至泰國租賃廠房,之後又在泰國購置廠區重新拆建,今年泰國新廠已甫於第二季完工,目前正漸漸導入設備中,目前泰國占總生產量能已達逾 6 成的水準,未來將會以泰國自有廠房為主要據點。

 


 

銷售地區

中國 31%、美國 18%,銷售區域分散

    2022 年公司產品銷售地區比重:大陸31%、美國18%、泰國17%、日本5%、其他29%,相比其餘電子代工業,公司銷售地區相當分散,而最大客戶應該是 母公司 廣達 (2382),佔其營收 約 3 成。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