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耗材績優廠 太醫 (4126) : 取得 DMV 亞洲第一張歐盟 CE MDR認證,新廠產能可達 36 億元,比照 2023 年公司約 24 億的營收,太醫還有 50% 的成長空間
2024-02-05 08:47
更新:2024-02-05 08:47

走出疫情風暴,股價達近 5 年新高
太醫(4126) 是專欄的老朋友了,第一次寫的時候是 2020/01/09,當時價格為 73.3 元,後續有追蹤了 4 次,股價也都在 70 元上下徘徊,2020~2021 年疫情嚴峻時期,雖然 主力產品 密閉式抽痰管 訂單暴增,但其它非呼吸類產品營收大幅下滑,加上匯率、船運、缺工問題影響,使得公司營運表現相當黯淡,股價一度觸及 64 元,但相比其它股票已經相當抗跌。
走出疫情風暴,一般醫院門診需求增加,大宗醫療耗材已回溫,太醫多數客戶從去年下半年起拉貨轉趨積極,今年前三季各地市場都有不錯的成長表現,台灣、日本、拉美、德國、歐洲市場都維持雙位數增長,其中歐洲業績年增 80%居冠,台灣成長12%、日本25%、拉美42%、德20%,公司股價也叩關近 5 年最高的 86 元,加上期間累計的 4 次現金股利 17.9 元 (5+4.2+4.5+4.2 ),累積報酬約 40%。
全球醫材市場 複合年成長率 6.7%
經過 2 年的全球 COVID-19 疫情衝擊,隨著疫苗施打普及率高,終在今年全球宣布解除緊急狀態,全球恢復正常生活型態,醫材產業逐步回歸基本需求帶動市場成長,各企業亦持續布局疫後醫療市場商機。
根據工研院 IEK Consulting 報告,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在去年達 4833 億美元,預期將以年複合成長率 6.7% 的成長速度,至 2025 年達到 5897 億美元。
醫材產業長期成長主要驅動因素為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各國藉由推行各項產業政策促進先進醫療的發展,醫材廠商也藉由收購合作持續導入創新科技,為產品加值以提升醫病效率,積極朝向高階產品精準化、在宅醫療解決方案,以及醫療器材智慧化等方向佈局,以因應未來醫材應用場域去中心化與醫療服務個人化的趨勢。
太醫 (TW-4126)
全球第 2 大密閉抽痰管廠
公司成立於 1977 年 8 月 6 日,總部位於苗栗縣銅鑼鄉,主要從事醫療耗材的研發及製造,另外還有醫療儀表、氣體管路設備與醫建工程等業務,是台灣醫療器材及醫建工程市場領導者。
太醫 (4126) 在國內醫療耗材平均市佔率為 18~20%,並連續 7 屆獲頒 CSR 排名前 5% 名次,是一間成立 45 年不曾虧錢的績優生技廠。主力產品「密閉式抽痰管」,市佔率在台灣是第一名,全球排名第二名。
什麼是密閉式抽痰管 ?
專供使用呼吸器及氣管插管病人之持續供氧抽痰,抽痰時無需中斷氣體供應,並使痰液不外漏避免醫護人員受到感染,能有效防止院內交叉感染之風險。傳統抽痰管外面沒有一層套子,這樣拔出管子的時候,病人的痰液就會附在管子上,醫護人員就會接觸到。
醫療工程方面有自有品牌 PHASCO,公司有有 700 多種產品規格,能服務的範圍相當廣泛,且以自有品牌與設計代工各半的方式外銷歐、美、日….等 80 多國及地區,
- 自有品牌 (42%)=> 銷往台灣、大陸、東南亞
- 代工設計 (58%)=> 銷往歐美、日本等國
主要產品
人體的各種廢液的倒流與抽取
儘管全球人口數量成長趨緩,但持續步向高齡化已是可預見的未來,病患人數與醫療花費隨著高齡化與技術設備進步持續增加,太醫的產品應用都將發生在每個老年人身上。
管類產品
混合型密閉式抽痰套、一次性抽痰管、一次性無菌抽痰包、24小時密閉式抽痰管、氣切型密閉式抽痰套、72 小時密閉式抽痰管、PVC 胸腔引流管、矽質胸管引流管、帶針胸管、一次性 PVC胃管、矽質胃管、營養輸液管、輸尿管導管、一次性 PVC 尿管、矽質雙叉導尿管、一次性肛管、小兒鎮靜肛管胃灌洗管、外科引流連接管、氧氣連接管、高壓延長管、輸液延長管、高流速沖洗套、骨科高流速沖洗套、高流速沖洗抽吸套、泌尿外科術中沖洗套、泌尿外科術後沖洗套。
傷口引流類
可折式引流管穿刺針、迷你真空傷口引流套、真空傷口引流球、真空傷口引流套、真空傷口引流罐、矽質傷口邊羅式引流管、矽質傷口引流圓管、引流管穿刺針。
袋類產品
質留置型糞便收集管袋組、小兒集尿袋、小腿尿袋 (舒服型)、小腿尿袋 (一般型)、蓄尿袋、精密尿量筒、精密尿袋、四腔式精密尿袋、N.G.引流袋、腎臟造口引流袋、灌腸袋、泌尿外科術後沖洗引流袋、腹膜透析引流袋、機械式餵食袋、重力式餵食袋、餵食筒、一次性輸液加壓袋、重覆式輸液加壓袋、單次間歇導尿袋組。
醫療氣體類
醫用氣體工程部份,則是經政府許可之合格工廠生產,依美國防火協會(NFPA)規範醫用中央氣體系統工程產品之標準生產、製造及安裝,所製造之產品經臨床使用經驗及研發改良,以精良的設備及優異的生產技術,其品質已與先進國家達同樣水準。
營收結構
抽痰管、尿袋、傷口引流
公司主要營收產品為管類產品,佔營收比重約 26%,其次為 密閉是抽痰管的 20%,全球市佔第二,占比約為 10%~15%,在德國與日本市場市佔率更高達 50% ; 第三大產品為傷口引流,佔比 14%,其餘為 袋類 9% 與 客製化套類 9%。
哪裡生產
台灣為主
太醫有兩個廠房,都在苗栗,舊廠則在 2019、2021 分別以 3.2 億 與 4.18 億元出售,目前已經度過了遷移廠房的過渡期,Q3 起產能已經回覆到 遷廠前的水平。
取得 DMV 亞洲第一張歐盟 CE MDR認證,新廠產能可達 36 億元
太醫於 2021 年取得DMV亞洲第一張、也是全球頒發第二張歐盟CE MDR認證,為產品生產工廠取得領先業界的品質證照。
而太醫目前的主力廠房為坐落於銅鑼科學園區內的銅科新廠,新廠規模為原有四間廠房的兩倍大、自動倉儲與宿舍則為原有的三倍大,產能雙倍成長概估可達新台幣 36 億元,比照 2023 年公司約 24 億的營收,太醫還有 50% 的成長空間,無須擔憂產能不足的情況。
賣到哪裡
日本為主,台灣次之
2023Q3~ 營收比重顯示,日本 27.5%、台灣 16.6%、中國 11.2%、其他亞洲 11.0%、北美 9.2%、德國 4.4%、其他歐洲 12.8%、中東/其它 4.3%。
全球最大的醫療耗材市場應該是美國與西歐,顯然太醫的主要佈局是亞洲市場,但受惠於這波疫情,歐美對太醫的產品需求大增,能見度增加不少。
沒有大客戶,客群分散度高
根據太醫的年報顯示,客戶中沒有任何一家營收超過 10%,表示太醫的客戶集中度不高,這是好事情,畢竟過度依賴風險很高。太醫的客戶有: 臺大醫院、振興醫院、馬偕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等...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文章相關標籤
股人阿勳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 冷門績優水處理 鉅邁 (8435) : 專醫「水」的疑難雜症
- 什麼是 RISC-V?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都用它,中國靠它逃過美國防堵
- 貨櫃三雄穩賺?川普紅線開鍘中國船舶,全球航運市場進入超風暴!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全息人生庫存對帳單(Day195)更新|連續配息排行|潛在價值紅字|存股計算機佈局
anhour ago
- 5/2 午盤獵報:非核家園來了,核三17日停機!士電(1503)領重電股走揚!
anhour ago
- 【2025最新攻略】存股、價值投資必看,金控股利政策懶人包!(內附14檔殖利率清單)
anhour ago
- 新冠疫情進入高峰,麻疹湊熱鬧! 3檔防疫股強鎖漲停!
2hours ago
- 中砂(1560)法說會重點整理:淨利創近5季新高!
3hours ago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