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導管大廠 邦特 4107:產能增3倍,2024Q3開始生產高毛利醫材

2024-08-21 14:43

更新:2024-08-21 14:43

1389

新廠產能近舊廠的 3 倍,2024Q3 起開始生產高毛利醫材產品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洗腎大廠 邦特 (4107) ,這是我的持股之一,雖然之前有將他賣掉小賺一筆,但之後又在 100 元初頭將它撿回來,目前帳面包含股息約賺 3X%。2022 年起,公司營收已回復正常,但 2023 年起,公司又遇上宜科新廠驗證過渡期、迴路管在中國遇到低價競爭,加上歐盟因證照維護成本過高而漸漸退出,使得整體營收有所衰退。

      但展望 2024 年,宜科新廠瞄準國際大廠的體內導管代工訂單,產能是舊廠近三倍,完成證照轉移是邦特今年首要任務,預計 2024Q3 起開始生產高毛利醫材產品。客戶已從 4 月開始陸續進行查廠,目前只有部份完成轉移。市場預期,訂單會陸續在下半年到明年開出,成下一波營運成長的重要動能。

 

血液透析,全球複合成長率約 4%

      台灣長年被稱為「洗腎王國」,每年洗腎人口約增加 1.2 萬人,國內近 5 成的洗腎患者是因慢性腎衰竭及糖尿病而起,全球糖尿病人口因高齡化、肥胖兩大因素快速攀升,台灣糖尿病罹病人數也達到 220 萬人。

      糖尿病人數攀升確實增加國內洗腎人口機率,但新一代降血糖藥物問世,對腎臟具有保護效果,大幅延緩洗腎的可能性,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洗腎人口近 5 年首次出現「負成長」,不過洗腎總支出的醫療花費,去年仍燒掉約近 447 億元,整體產業產值仍然持續上升,根據 研究機構報告顯示,2023 全球血液透析市場規模達 951 億美元,預計將已 4% 的年複合增長率,成長到 2030 年的 1306 億美元。

 


 

 

邦特 (4107)

國內第一洗腎大廠

       公司成立於 1991 年,為一家血液透析相關耗材製造商,亦是台灣第一家通過 CE MARK、GMP及 FDA 510(k) 國際認證及獲美國 FDA 查廠通過的專業醫療器材製造廠,公司產品以自有品牌「BIOTEQ」行銷全球,外銷地區遍及美洲、歐洲、亞洲及非州等 50 多個國家。

       血液透析又名「洗腎」,是腎臟病患最常見的治療方式,當患者的腎功能衰退或降低以致無法排出水、廢物、調節賀爾蒙時,就會出現水腫、尿毒症等症狀,這時則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來代替腎臟,將多餘的水份及廢物排出。而邦特 (TW-4107) 的產品就是以 血液迴路管、TPU 導管 與 藥用軟代為主。

 

主要產品

血液迴路管

       洗腎之病人在血液透析時,將病患血液由血管抽出(藉由洗腎機馬達的力量),經洗腎過程,應用此迴路管來輸送血液。

 

TPU 導管

       體內各器官感染及結石之治療,膿瘍之引流及神經、血管病變之診療。ex. 雙 J 型輸尿管引流導管組、豬尾巴引流導管組、經皮經膽道引流導管、經皮腎造瘻引流導管組、血液透析導管組。

       TPU 導管是邦特的主力產品,也是其獨家開發成功之醫療產品,毛利率是其他產品的 2~3 倍,自 2003 年起已開始行銷全球市場,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 3 成,外銷方面也有很大的進展,於中南美、歐洲、亞洲、美洲不斷的開發出新客戶。血液迴路管則因競爭對手多,技術門檻較低,因此毛利率也最低。

 

藥用軟袋

       俗稱點滴袋,可充填不同藥物,給病患補充水分及營養或洗腎透析用。

其他

       除了上述三大產品外,邦特 (4107) 另有銷售各式 醫療零組件 與 耗材,如接頭、管針組、螺旋帽、扣環、穿刺頭、穿刺針、血管攝影導管、輸液套與尿袋。

 


 

營收結構

管類占比約 65%

      2023 年,從產品結構可看出,邦特就是一間 賣「管子」的醫療耗材廠,外科管+血管導管+TPU+迴路管,就佔其營收約 65%,當中又以毛利率最高的 TPU 導管比重最多,佔比 28%,以下為各產品類別的毛利率區間:

  • 迴路管 23%
  • 體內導管(TPU) 75-80%
  • 藥用軟袋 35-39%
  • 穿刺針 20-25%
  • 血管導管 40-45%
  • 其他類 35-40%

     公司近年會將高毛利產品體內導管中的關鍵零組件從購買改為自製,有助於維持平均 75% 的毛利率並延長產品生命週期。此外目前 TPU 自有品牌約佔 60%、代工約佔 40%,兩者毛利率差異不大,約在 5% 左右。

 


哪裡生產

台灣、菲律賓

       邦特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宜蘭,但看好「東協+1」市場,於 2013 年在菲律賓成立子公司,從事血液迴路管與相關耗材生產,廠房是宜蘭的 3 倍大。

(宜蘭廠 : 占地約 14,820m2 )

 

(菲律賓廠: 占地約 34,288m2 )

 

新廠證照移轉第一波 Q4 完成,既有客戶兩方向爭取訂單

      邦特 (4107) 往年營收都有 雙位數成長,廠區空間利用率極高,且產能已達飽和,為了避免影響製造品質 & 進一步擴大營收,邦特提撥 15.32 億元的預算新建【宜蘭新廠】,推動工業 4.0 及 AI 人工智慧生產,實施製造執行系統(MES),生產效率、提升良率及快速交貨,以滿足客戶需求。

    在新廠進度上,目前全力進行新舊廠的證照轉移,部分取得外銷許可的產品單已於 6 月出貨,公司表示,希望 2024Q4 完成第一波導管類產品生產移轉,並拿到國內製造許可,目前已與既有美國客戶洽談增加供貨比、擴大科室品項合作,也持續擴展新客戶。

    目前 CDMO (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營收比 1 成多,最大客戶已經合作十幾年。公司表示,宜科新廠瞄準 CDMO 市場,主要是過去有些客戶考量公司的產能有限,不敢給太多合作案,希望新廠有更大產能開出可以爭取更多訂單,而近年歐、美法規趨嚴,如歐洲 MDR,開發認證費用高,要拿證照動輒要花千萬元,很多新創或規模較小公司無法負擔,此也帶給邦特不錯的機會。

      除了持續擴展新客戶,林進隆說,既有客戶也要爭取擴大合作,目前客戶主要是美國利基型新創公司,過去幾年隨著客戶產品的銷售成長,訂單量也持續增加,目前公司希望爭取擴大科室品項合作,而有新廠產能支持,人力同步增加,鋪貨、配貨能力也提升,可以爭取既有合作品項供貨比重增加,亦可以合作新方案, 就會有正面循環。

 

 


 

銷售地區

亞洲、美洲為主,外銷佔 81%

      邦特(4107)是一間以外銷為主的公司, 2023 銷售地區結構,中國佔 11%、亞洲佔 26%、美州佔 24%、歐洲佔 10%、非洲 10%,內銷則為 19%。公司目前營運中心放在東協國家,預估未來此部份比重會更高。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文章相關標籤

股人志在分享「選股策略」與「投資觀念」給一般投資人 建造一套系統,協助投資人了解投資邏輯,也能輕鬆做資料整理,找出值得投資的標的, 並付諸行動有紀律的實現交易。 ★我的粉絲專頁:http://cmy.tw/006Yrx ★我的社團連結:http://cmy.tw/005tmY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