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研究報告】聯電(2303)12奈米製程將與英特爾合作,2024年營運迎接三大成長引擎!

2023-12-27 17:59

更新:2023-12-27 18:14

7,100
台股研究報告】聯電(2303)PC、手機需求湧入,2024年營運重返成長軌道!
圖片來源:聯電

 

公司簡介

聯電(2303)為台灣第二大的晶圓代工公司,主要業務為晶圓代工生產,2023 Q2公司的晶圓代工業務全球市佔率約為6.6%,排名全球第四。聯電積極發展28奈米的特殊製程,帶動28奈米製程營收貢獻快速成長,目前聯電28奈米製程約貢獻聯電3成營收。在產品應用方面,聯電產品主要分為三大應用:通訊產品、消費型電子及電腦,2023 Q3營收佔比分別為44%、26%、9%。

資料來源:聯電、CMoney整理

 

2023 Q4主要成長動能來自急單湧入!

2023 Q4消費性電子產品急單湧入,成為聯電最主要成長動能,手機、PC兩大產品線需求正在重返成長軌道,CMoney研究團隊預估聯電2023 Q4營收553億元,季減3.1%,毛利率32.76%,EPS 0.96元。

2024年聯電營運迎三大動能!

展望2024年,聯電營運將會迎來三大動能:(1) 28奈米特殊製程營收快速成長(2) CoWoS中介層產能翻倍 (3) 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全面復甦。CoWoS中介層方面,Nvidia為尋求台積電以外的第二個CoWoS供應商,聯電攜手日月光投控、艾克爾(Amkor)、矽品搶攻CoWoS市場。28奈米部分,聯電在特殊製程完整布局讓公司相關營收快速成長,瞬間躍升成為公司主力。消費性電子方面,華為高調重返手機市場,市場預計華為將會帶來大量手機需求,PC部分,AI PC造成轟動,也注定了2024年消費性電子必然迎來強勁復甦,聯電消費性電子產品營收大幅躍升!在三大動能帶動下,CMoney研究團隊預估聯電2024年營收2453億元,毛利率33.91%,EPS 5.11元。

聯電28奈米製程擴產擴不停!

聯電28奈米倍大量應用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應用包含OLED 驅動IC (用於面板應用,使影像順利投影在螢幕上)、Wi-Fi、圖像訊號處理器(ISP,用於手機、相機、無人機的影像處理)等。聯電28奈米製程營收近兩年大幅成長超過7成,營收佔比從2021年的2成飆升至32%,成公司最主要營收來源。聯電繼續加速擴張公司28奈米製程版圖,一路擴產擴不停,目前月產能為1.2萬片,2024年9月台南P6廠會再進行一次產能擴充,月產能將爆增至3.2萬片,公司在新加坡的P3晶圓廠進度符合預期,預估相關產能將在2025年開出,將聯電28奈米製程產能及營收貢獻再次推向高峰!

CoWoS供不應求,聯電中介層產能翻倍增!

聯電將包辦CoWoS製程中矽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的代工,公司目前月產能為3000片,因CoWoS仍就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聯電加速擴充產能,預計2024年第一季月產能將翻倍躍升至6000片/月,CoWoS為目前AI晶片封裝主流技術,在AI發展下不可或缺,聯電聯手國際封測大廠搶攻CoWoS商機,聯電CoWoS業務2024年營收大爆發!

聯電12奈米技轉英特爾,有望拿下百億元授權金!

近期市場傳出聯電12奈米製程技術將會技轉給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聯電對先進製程市場充滿野心,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發展出14奈米的FinFET技術並進入量產階段,並接下智原的大量代工訂單,公司在14奈米的FinFET技術發展純熟。我們認為聯電與英特爾技轉合作不僅將為聯電帶來高額授權金入帳,聯電更有望一舉搶進英特爾12奈米製程供應鏈,成為第二大供應商,新的12奈米製程技術將為聯電營運增添想像空間,我們樂觀預期聯電12奈米製程技術最快將在2024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技術面分析:強勢突破盤整區,股價創一年來新高!

圖片來源:籌碼K線

 

聯電12月27日股價拉出漂亮長紅棒,終場收盤收在當日最高點53.5元,多方勢頭強勁強勢突破盤整區,股價更創下近一年來的新高,新一波多頭已經到來!

籌碼面分析:外資、投信大筆加碼,法人資金湧入!

觀察聯電法人買賣超,可發現投信、外資兩大法人在近期積極布局,其中外資在12月27日更是爆量大買將近10萬張,法人資金湧入,搭配技術面突破盤整區,聯電有望吸引新一批買盤追價!

結論與建議

CMoney研究團隊預估聯電2023/2024年營收2235億元/2485億元,EPS 4.85元/5.12元,看好聯電2024年在消費性電子復甦、CoWoS產能爆增、28奈米營收加速貢獻三大動能帶動下,營運表現重返成長軌道,全新的12奈米新題材將為聯電營運增添想像空間,本益比將往13X靠攏!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