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高雄百貨宅正夯!解析4大趨勢,掌握房市增值關鍵

2025-02-03 18:15

更新:2025-03-06 09:35

73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全台百貨年營業額連續飆破4,000億元,中南部人氣百貨搶占過半的業績Top 10席次,台中更連續14年奪下「店王」寶座,讓北台灣相形遜色。隨著新興百貨陸續加入戰局,台中、高雄都有機會迎來千億商機,更可望為當地房市添加柴火!

 

撰文:師慧君

 

過去20年來,「跟著軌道走」一直是房市的不敗金律,而近幾年隨著台積電全台設廠布局,又誕生另一個房市萬靈丹。然而在捷運、高鐵等軌道建設普及和台積電崛起之前,百貨公司才是區域的繁榮指標,以及房價的票房保證。

例如北市的信義計畫區在開發之初,就是因為新光三越的進駐催化了商業發展,不僅帶來龐大的人流與金流,同時也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連帶使周邊住房需求增加,吸引建商推案,房價便因此扶搖直上,讓原本荒煙蔓草的信義計畫區晉身為北市數一數二的燙金地段。

同樣的劇本也在台中七期重劃區上演,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搶在農田遍布、重大建設都還未進駐之前,就率先作為開路先鋒,不僅開幕時造成萬人空巷的盛況,迄今連續19年蟬聯台中地王,更在近14年連續盤據全台百貨營業額冠軍寶座。而七期重劃區也在新市政中心、國家歌劇院等重大建設輪番加持下,成為台中指標建商的推案重鎮,打造出擁有全台最美城市天際線之稱的豪宅聚落。

其他如台北的東區商圈、中山商圈,新竹的巨城商圈、台南的南紡生活圈,以及高雄的三多商圈、巨蛋商圈等,也都是因為百貨公司坐鎮,為當地房市帶來助燃效果。

 

跟著百貨走就能穩賺不賠?房價基期與消費力道是關鍵

疫情過後,台灣的實體零售業快速復甦,百貨市場也在本土與國際業者強力競爭下進入戰國時代。過往不少人質疑:「台灣就這麼小,養得起這麼多百貨商場嗎?」然而從台灣百貨業近2年營業額來看,不僅整體呈現上升走勢,而且連鎖百貨和區域型百貨都有所斬獲,可謂百花齊放、各占山頭。

那麼,回到房市,「跟著百貨走」仍會是有效的策略嗎?綜合本刊觀察與專家分析,有以下4大趨勢值得注意。

趨勢1 ▶百貨對新興重劃區拉抬效應大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較早開業的百貨公司多位於成熟商圈,土地開發早已飽和,在新案供給不足下,房價再向上創高的機率通常較低,漲幅自然變得相對有限。

反觀新興重劃區,由於房價基期低,一旦有百貨商場進駐,對房價的拉抬效應往往更大,而百貨商場也能稍稍補足重劃區的生活機能 ,對居民來說有正面助益。如桃園青埔的華泰名品城、高雄亞洲新灣區的夢時代購物中心,都是很好的例子。

趨勢2 ▶目的性消費影響街邊店發展

何世昌表示,早期都會區百貨公司規模較小,設施也相對單純,因此百貨周邊多半會群聚服飾、餐飲、娛樂等各類型店家,但如今百貨商場多半能提供一站式服務,再加上網購盛行,民眾至百貨商場消費的模式轉變為「目的性消費」,減少了順遊周邊商圈的動機,導致商機無法外溢,部分地區的街邊店便因此而沒落。

趨勢3 ▶大型複合式商場漸成主流

如同趨勢2所述,民眾前往百貨商場不再只是為了逛街購物,同時也是為了休閒、聚餐,甚至是為了參與節慶活動或享受特殊體驗。有鑑於此,業者展店時傾向選擇腹地更為廣大的區域,以利於打造大型的複合式商場。何世昌也指出,台灣人愛吃美食,因此近幾年百貨商場喜歡以人氣餐廳作為「帶路雞」,強化集客力。例如漢神巨蛋就以「南台灣唯一鼎泰豐」為號召,成功創造話題。

趨勢4 ▶中南部成百貨最大戰場

雙北百貨密集度高,但論起業績,中南部其實不遑多讓,隨著三井集團南下拓點,以及國揚(漢神母公司)、富邦、日勝生(京站母公司)等集團相繼加入戰局,未來10年內中南部將有多家百貨商場誕生,勢必也將為房市帶來新氣象。

接續的「台中篇」、「高雄篇」,將解析兩地的百貨宅發展現況,同時為讀者揭曉值得關注的亮點區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2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