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渴望「親密關係」的人,越容易被騙錢!有錢可以得到婚姻,但買不來真感情…你認同嗎?

2021-02-25 15:25

更新:2021-02-26 12:02

5,821

【我們想讓你知道】

有的人羨慕著別人,「他就是有錢才有一個漂亮老婆」、「我就是沒錢才一直交不到女朋友」,但其實越有錢的人在經營人際關係上,比你還難跨出第一步,因為他不知道別人接近的目的、不確定對方的真心與否…直到自己賺足夠錢,以為能在情場順順利利,卻不幸碰上人財兩失才會清醒過來。

 

文 / 狄驤

用錢買不到的:親密關係

前幾天,某新聞媒體又炒冷飯,說結婚門檻高〈男說六萬足,女喊要十萬!〉
本來我以為,我身邊的 20~30幾歲男性友人,又要陷入一輪恐慌和厭世的憂鬱週期,沒想到,他們幾個看到這則新聞的反應卻是:凡事隨緣,沒有老婆就沒有吧!

不要誤會了,這些傢伙不是提早佛化看破紅塵,而是麻痺了。

老實說,就算是一隻狗或老鼠,長期在鐵籠子裡一直被電擊,次數多了,神經系統為了適應環境,也會變得比較鈍化,甚至麻木沒有反應,更何況是人類。

沒錯,活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人類的所有需求和行為,都會被資本化和商品化,但是,我倒認為,人類在某些神聖需求上,是無法被貼上價格標的。

那個東西,就是:親密關係。

為何會被異性騙錢?

社會學家陳美華教授,在一份探討台灣男人跨海買春的研究中說:
根據她的長期觀察,買春的動機中,35歲以下的年輕男性族群,比較傾向於追求性慾的滿足,盡可能和各種不同女人性交。

但比較令她驚訝的是,許多已婚中年男性則表示,他們買春主要是「想要享受一下談戀愛」的感覺,希望和提供性交易的女性,可以有外出約會,甚至對他們噓寒問暖,最好能偶爾撒嬌或把他們當老公一樣對待。
很顯然的,在這個寂寞疏離的時代,不只是性被商品化,「親密關係」也已經被上架標價商品化了。

不幸的是,錢可以買到任何有形的東西和某人的行為,卻買不到真正的親密關係,而且就算你花了千萬億萬,也買不到一絲一毫的親密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常聽到,很多中老年男人被從沒見過面的老婆詐騙棺材本,或是寂寞熟女老是被國外將軍或FBI之類的間諜,死心蹋地信任被騙走血汗錢的真正原因。

其實,這種親密關係的買賣,從幾百年前就有,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像是「鐘點情人」或伴遊,陪吃飯、約會、聊天甚至到摩鐵交配,或是一起出國拜訪客戶或帶回家給長輩看看,任何你想得到的需求,都有人買賣。

說難聽一點,許多富商或明星也常在玩這種假戀愛真交配的遊戲,一旦沒有新鮮感了,頂多送出的房子車子包包或保險套不收回來,剩下的回憶通通讓對方帶走。

買得到的感情,都是賠錢貨

但是,千百年來,那些用錢買來的感情和親密關係,永遠是賠錢貨,不但不管用,還會時不時轉身過來咬人,比較幸運的可能只是罹患PTSD(編按:創傷後壓力症),倒霉的是就會被對方拿著性愛短片,要你初一十五交保護費。

無奈的是,有錢只能買婚姻肉體面子和一紙證書,卻買不了親密關係,這個道理有太多太多年輕男女不懂。

總之,親密關係和感情婚姻,本來應該是純天然食材煮出來的珍珠奶茶,自從被資本主義加入毒澱粉和化學香料後,怎麼喝味道都不對,而且喝愈多死愈快。

不過,就算資本主義社會再變態,親密關係永遠不可能被商品化,你絕不可能只想花錢就買到完美好媳婦,妳也不可能只靠交了嚇死人的婚友VIP費用,就能找到和你白頭偕老的真命天子。

因為,好媳婦和真命天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你祖上有德讓你遇到,你也要歷經各種折磨苦難,像鄧紫祺那首歌說的,你們必須在危難中相愛,才能得到真愛。

人可以是商品,但又「不只是」商品。
如果你只會以外在條件和財力來修感情婚姻這門課,你除了被死當,也註定一生焦慮又寂寞,患得患失,最終失去愛人的能力。

 

看更多好文,推薦給你:

本文由 狄驤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圖:shutterstock / 責任編輯:BELL)

文章相關標籤

  • 狄驤

    暢銷職場勵志作家/[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早年為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兩岸資深投資人。 筆者認為: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吃人的莊家,一是被坑的散客。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那麼,至少要當一個不被坑殺的聰明賭客。 這是身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每個投資者,都應該要奉行的江湖鐵則。 筆者目前專職寫作,著作曾多次登上博客來網路書店[商業理財類]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此外,筆者多年來也是[商業周刊]網站專欄作家,立志把資本主義的祕密公諸於世,讓散戶大眾至少可以在這個「用錢吃人」的殘酷叢林中安身立命。 著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1~3集、《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 1~3集 、《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10年後,你想成為流浪漢還是富翁?》、《狄式白話【總體經濟學】》 歡迎加入作者Facebook: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https://www.facebook.com/deehsiang/) 作者Youtube頻道:狄驤說真的DeeHsiang(https://bit.ly/2WtIF7W)

  • 讓人沉迷的「簡單」騙局!小心「倖存者偏差」連學者、專家都入坑
  • 明知會虧錢還是不停接刀子?原來是陷入了「沉沒成本」的謬誤
  • 股市如賭場,認清3個邪惡莊家,擺脫韭菜命
  • 查看更多文章

暢銷職場勵志作家/[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早年為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兩岸資深投資人。 筆者認為:資本主義這個大賭場裡,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吃人的莊家,一是被坑的散客。 如果我們八字不好,無法成為吃人的莊家,那麼,至少要當一個不被坑殺的聰明賭客。 這是身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每個投資者,都應該要奉行的江湖鐵則。 筆者目前專職寫作,著作曾多次登上博客來網路書店[商業理財類]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此外,筆者多年來也是[商業周刊]網站專欄作家,立志把資本主義的祕密公諸於世,讓散戶大眾至少可以在這個「用錢吃人」的殘酷叢林中安身立命。 著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1~3集、《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 1~3集 、《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10年後,你想成為流浪漢還是富翁?》、《狄式白話【總體經濟學】》 歡迎加入作者Facebook: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https://www.facebook.com/deehsiang/) 作者Youtube頻道:狄驤說真的DeeHsiang(https://bit.ly/2WtIF7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