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2308) AI 熱潮推升 EPS 新高!然去年 Q4 受 2 因素拖累獲利會否重演?

2025-05-12 16:44

更新:2025-05-12 16:44

14

 

台達電(2308)在 2025 年第一季交出亮眼財報,

營收達1,189.19億元,年增30.25%,創歷史單季新高,

受益於部分客戶在中美關稅 90 天展緩期內加快拉貨,

台達電董事長表示,2025 年第二季營運表現可望延續強勁動能,營收預計超越第一季。

 

這篇文章與您分享:

  1. 關稅對台達電的影響
  2. 台達電(2308)介紹
  3. 獲利概況
  4. 月營收
  5. 未來展望
  6. 資本支出
  7. 現金股利
  8. 體質評估
  9. 估價
  10. 結論

 

關稅對台達電的影響

暫時不考慮不在美國設廠

隨著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政策持續升溫,

台達電(2308)屬於全球化運營的企業,再次站上供應鏈重組的風口浪尖。

面對潛在的成本上升壓力,

台達電雖然坦言美國關稅確實帶來衝擊,

但暫時無意在美國擴大產能,而是強化既有的亞洲產能布局,尤其以泰國為重點。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生產成本太高」,

董事長鄭平表示,

泰國的生產成本即便在額外負擔 30% 至 40% 的關稅成本,仍然低於美國生產,

這也凸顯出亞洲地區仍具競爭優勢。

而台達電在泰國的產能仍在持續擴張,

顯示公司正在逐漸將中國以外的產能進一步強化,對應中長期的地緣風險與貿易變數。

 

目前台達電(2308)有 50% 的產能位於中國,其餘則分布於台灣、泰國、印度、斯洛伐克與巴西等地區。

這種多元化的產能配置,本身就是對貿易風險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一種「風險對沖」。

 

面對關稅的議題,台達電選擇不盲目跟進增建美國廠房,

以泰國等地作為主要產地,

結合成本與彈性在各國家布局,

在這樣的框架下,台達電能在變局中穩定前進,保有競爭力。

 

 

公司介紹

台達電(2308)於 1971 年由鄭崇華創立,

從一家專注於電子元件製造的企業,逐步蛻變為全球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的領導者,

現任董事長為鄭平,為鄭崇華的長子,

完成了創辦人世代交替的佈局。

 

公司 1988 年在台上市。公司總部位於台灣,

資本額約為 259.75 億元,

且每年投入全球營業額超過 8% 作為研發費用,

是台達電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業務範疇涵蓋「電源及零組件」、「交通」、「自動化」與「基礎設施」四大領域,

公司在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泰國、美國及歐洲等地設有據點,

構建了綿密的全球營運網絡。

 

 

台達電於 2010 年推出自有品牌,

使商業模式從過去的原廠設計代工(ODM)成功轉型為自主品牌行銷,

不僅提升了台達電的品牌價值與知名度,更在市場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性與議價能力,

且隨後在 2012 年展開轉型計畫,將業務轉向系統整合解決方案。 

 

 

主要部門與部門損益

 

先來看一下台達電有哪些主要部門?

 

台達電(2308)主要營業分布主要為四大來源:「電源及零組件」、「交通」、「自動化」和「基礎設施」

 

1.電源及零組件包含:電源供應器、風扇及散熱管理、被動元件與汽車電子

2.交通:電動車等

3.自動化包含:工業自動化與樓宇自動化

4.基礎設施包含:通信電源、資料中心解決方案、網通系統備等

 

目前以電源及零組件營收占比最高,約佔了 5 成,

其次是基礎設施占比約 29%,最少的是自動化占比約 12%、以及交通 9%。

 

 

台達電(2308)各部門表現各有消長,

2025Q1 電源及零組件部門淨利將近 101.9 億元,表現亮眼,

顯示出台達電在電源及零組件市場的強勁競爭力;

交通部門,由於電動車市場短期面臨逆風,導致該部門淨利虧損僅剩 2.66億元;

自動化部門的淨利成長至 4.62 億元,;

最後看到基礎設施,營收年增 58%,淨利大幅成長達到 36.46 億元。

 

電源及零組件和基礎設施部門的優異表現,抵銷了交通部門的疲弱。

這也突顯了台達電多元化業務佈局的重要性,

能夠在不同市場週期中分散風險,也能讓公司獲利持續成長。

 

獲利概況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警語 : 以上只是個人研究紀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