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簡看台股》華為重返5G手機市場帶旺供應鏈,相互(6407)轉虧為盈,股價有望翻倍

2023-11-16 16:11

更新:2023-12-07 10:29

4,949

撰文:老簡

 

受惠華為手機訂單,相互今年9月營收創下3年來新高,再加上市場對未來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樂觀,相互的營收跟股價也有望能跟著一路回升,股價甚至翻倍上揚。

相互(6407)是一檔確定能轉虧為盈的轉機股。轉機股常常是短線漲幅最大的股票,很多轉機股都能在短時間內漲幅達到100%,我都戲稱這些股票是「長輩股」,也就是股價能漲1倍的意思。

 

大立光、相互受惠華為 雙雙創下3年來營收新高

相互是一家生產印刷電路板(PCB)的公司,主要的產品是軟硬結合板,用於影像感測跟手機鏡頭模組,2021年時,軟硬結合板占了相互營收的76%。

相互營收高峰在2018~2019年,當時相互的單月營收大多在4億元以上,但到了2021年,最低單月營收卻不到1億元。自今(2023)年6月起,相互的營收從1.5億元逐月回升,9月營收已經上升到了2.25億元,寫下3年多來的營收新高。

大立光(3008)9月的營收為55.72億元,創下了46個月來的新高,營收高峰在2019年11月的66.25億元。大立光主要的產品是手機鏡頭模組,相互的主要產品是手機鏡頭模組用的軟硬結合板,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大客戶─華為。

相互跟大立光9月營收都創下了3年多來的新高,主要原因就是華為「重出江湖」,華為新的5G手機Mate 60 Pro 供不應求,首波500萬台手機短時間內銷售一空。大立光在10月的法說會上提到,因為高端產品客戶追加訂單,10月營收會比9月好,11月營收會比10月好。大立光說的高端客戶就是華為,如果大立光的營收能逐月走高,那麼相互的營收也應該能逐月走高,今年單月營收相當有機會挑戰2.5億元,明年則可望挑戰單月3億元。

相互的營收跟華為的出貨量有關,因為中芯7奈米製程的良率不高,華為的手機出貨數量受到了限制,明年華為手機很難重返銷售2億台的高峰,但華為手機的需求在中國消費者強大的愛國心趨動下,一年達到1億台以上應不成問題,關鍵是華為能拿到多少5G手機晶片。

 

供應鏈股價強勢 預期未來出貨量樂觀

到底華為能有多少銷量?這關系著相互的營收跟獲利,我們可以從華為供應鏈近期的股價來推算,或許可以預估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是否樂觀。

最近華為供應鏈股價表現大多非常強勢,華為供應鏈股價表現最好的,應該是提供華為手機衛星通訊功能的華力創通,華力創通8月底的股價是人民幣10.8元,股價最高漲到了人民幣36.8元,漲了250%。

再來就是做手機光學鏡頭模組的歐菲光,歐菲光也是相互的直接客戶,從8月底的人民幣5.2元,漲到了最高人民幣11.09元,漲幅110%以上,近期更是拉出了連續6根漲停板。相互的另一個手機光學鏡頭模組客戶舜宇光學最近連續上漲,漲幅也高達30%以上。

台股中,幫華為做折疊機軸承的兆利(3548)富世達(6805)近期也都有70%以上的漲幅。華為的供應鏈股價都表現的很強勢,這也說明了市場對於未來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是正面看待的。

相互今年上半年虧損了0.04元,隨著下半年營收逐步回升,下半年相互可望轉虧為盈,全年EPS有機會挑戰每股1元,而華為出貨量的持續回升不會是短期現象,一直到明年也都還會是向上的趨勢,相互的營收跟股價也能跟著華為的復甦一路回升。

明年相互的EPS可望站穩2元,甚至向3元挑戰,保守的用10倍本益比來推算,相互的目標價可望站上20元,挑戰30元的高點。

相互明年營收能獲得保證,是因為相互已經參與了下一個世代華為手機鏡頭模組的更新設計。相互跟華為合作多年,提前參與新手機的設計改款,說明了兩者合作的緊密度。

 

相互2023年以來股價走勢

資料來源:CMoney法人投資決策系統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