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317)目標價上看 200 元!是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
2021-10-04 15:01
更新:2021-10-07 15:53

【我們想讓你知道】
半導體產業以台積電為首,成為台灣護國神山,下一座最有可能成為護國神山的企業在哪裡?當紅炸子雞鴻海(2317),成立 MIH 平台全力發展電動車,值得投資人期待。
文 / 溫正中
電動車顛覆了全球汽車產業生態,市場預估未來 20 年將有 6 兆美元商機,各車廠都正積極規劃推動電動車,且腳步加快中。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車獨占鰲頭,深受全球矚目,但是蘋果汽車(Apple Car)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早在 2015 年就開始執行「泰坦計劃」,集合 5 千名工程師,希望以資訊軟體結合汽車工業,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汽車,傳聞今(2021)年底可能問世,屆時又將為汽車及科技產業創造另一個驚奇。中國為迎接電動車時代,也已早早布局, 2013 年在上海規劃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允許外國汽車製造商獨資設立電動車工廠,又提供 9 億 7 千萬坪土地,以 9 億 7 千萬美元廉價出售給特斯拉,又對它低利放款 200 億人民幣,其中 100 億用於建廠,100 億是周轉金。不只如此, 中國境內在 2025 年將有 542 萬輛電動車的商機,條件好到令特斯拉不得不心動。中國政府唯一要求的是,必須建立紅色供應鏈,雙方依約執行至今,目前特斯拉廠房已擴大一倍,並且還在
成長中。
鴻海聯手裕隆 搶進電動車市場
相較於美中,台灣發展電動車已經落後太多。去(2020)年 10 月, 鴻海(2317) 宣布結盟裕隆(2201)成立鴻華汽車,一同進軍全球電動
車平台的研發製造,才為台灣電動車發展揭開序章。鴻海深知台灣如欲打進全球電動車巿場,必須打團隊戰,決定建立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結盟 1,000 多家不同專業分工夥伴,一起進軍電動車市埸。目前已與美國 Fisker 電動車簽約,另外又規劃透過 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個人電動車革命)專案,將於 2022 年第 4 季推出 Ocean SUV 第一代電動車,2023 年第 4 季量產第 2 款電動車,計劃生產超過 25 萬輛電動車,目標市場包括中國、印度、歐洲、美洲。
鴻海進軍電動車有 2 個優勢,首先是上下游供應鏈管理經驗,其次是過去 40 年累積的電子工程能力及軟硬體整合能力。此外,鴻海又攻下吉利、拜騰、飛雅特、克萊斯勒等車廠,並積極設法打進蘋果汽車供應鏈,企圖心強烈。鴻海集團未來發展將以現有代工產業鏈結合電動車雙軌並行推進。過去代工時代每年 EPS 均維持在 8 元以上,但是毛利率一直拉不高是最大瓶頸,未來電動車業務穩定後,董事長劉揚偉期待毛利率可以增加到 10% 以上,提升集團獲利。
解決企業經營 2 大盲點 市場信心大增
如果問鴻海的合理價究竟是多少,證券分析師楊應超可以提供最佳答案。過去他一直認為,鴻海適合在 70 元至 90 元區間操作,但是最近態度丕變,肯定鴻海 MIH 平台及電動車成功的可能性極高,不可低估未來發展,價格宜隨著營收及獲利調整。楊應超透露一個小故事,他說,過去擔任外資分析師時,曾經寫過一份有關鴻海的百頁報告,內容提及鴻海有 2 大盲點,一是接班人問題,另一是資訊不透明,不料過沒多久,郭台銘約他見面,肯定報告內容,並強調會解決他所提及的 2 大盲點。
如今鴻海由新任董事長劉揚偉接班,並頻頻率領高階主管接受媒體訪問,暢談鴻海營運計劃及現況,新聞曝光度大增,直接提升鴻海在投資人心目中的價值,不再因為營運狀況諱莫高深,使投資人躑躅不前,股價亦因而緩步上揚,外資券商評價是「買進」,目標價從 130 元至 160 元不等,甚至還有分析師訂 200 元為目標價。郭台銘知過能改,行動力及魄力令人印象深刻,應該是鴻海能夠打下江山的重要因素。如今跨足電動車,2020 ∼2025 年是成敗關鍵的 5 年,也影響台灣是否能再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機會,投資人應可積極追蹤進度,驗收鴻海執行電動車的成果,如果能夠在未來全球最大商機中搶下巿場,鴻海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
更多股市觀點,好文推薦你>>
- 明明買的是台積電、聯電…怎麼還被套牢?財經專家揭密:財報好壞不重要!想靠投資致富,終究要做對一件事!
- 一根跌停 就害你嚇到賣股票!?搞清常見的6種「不理性情緒」,別讓後面的大漲 通通沒賺到…
- 價值投資人注意了!疫情大鬧股市後,專家分析 這2支股票仍穩穩成長…
- 小資女如何 從 0開始買股票?入門韭菜 安全上路3法則,一年也有 20%報酬率!
- 封關在即!台股會崩嗎?「短線、長線」操作二選一!你是哪一種投資人呢?
本文由 Money 錢 164 期 授權轉載
( 圖: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責任編輯:Winny;本文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 )
文章相關標籤
Money錢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 躺平式ETF投資時代結束?美債暴增的代價正在影響市場
- 台股回兩萬點!阮慕驊:反彈行情進入估值修復,後市怎麼看?
- 0050長線投資真的穩?阮慕驊告訴你這幾件事常被忽略!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富邦媒(8454):高成長、高配息,少數持續獲利的電商企業!
10hours ago
- 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2024 年台股高息 ETF 總報酬冠軍
10hours ago
- 『存股不離可轉債』軟體創新高可轉債排行統計與心得分享-2025-04-30
12hours ago
- 資安國家隊成形,這三家公司股利越發越多!
13hours ago
- 美股【美超微 Super Micro,SMCI】2025 Q3 財報總整理
13hours ago
Money錢雜誌,是台灣理財‧投資‧股票‧基金‧退休‧保險規劃學習網。https://money.cmoney.tw/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