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投資比重該債>股?達人:光「保本」無法讓退休金跟著通膨長大
2024-08-19 00:18
更新:2024-10-08 09:53

撰文:葉芷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醫療和通膨是退休最大的未知數
時代快速變遷、日新月異,如果連股神巴菲特都會被美股熔斷現象嚇到,更何況是我們的父母呢?我認為,和父母好好相處到老,一定要談錢,我給長輩的退休資產配置建議如下。
首先,退休族也要有緊急預備金。我身邊有一位長輩,閒置資金幾乎全都鎖進保單或基金裡,結果一次意外需付大筆醫藥費和後續看護費用時,發現自己手邊沒現金,只好賣掉一些基金來支付。
然而那年是美國暴力升息、股債暴跌的一年,所以他幾乎是在最低點贖回基金,除了不甘心,也因為少了這筆基金的配息,如今他每月現金流變少了,讓他對財務很沒有安全感。
其次,備好現金後,爸媽退休後財務上最大的未知,應該就是醫療和通膨,我認為唯一解方是:想辦法讓退休金能跟著通膨長大。所以,即便已經退休,股票部位最少還是要有25%~30%。
一旦退休了,很多人直覺都是要保本、保守,頂多把退休金放定存加一些債券基金,但我要在這裡提出幾個數據:近10年,全球美國、歐洲在內的已開發市場股票,每年平均漲10%,同一時間,被認為最穩健、安全的美國投資等級債券約為2.6%,很多長輩愛買的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約3.5%。
股6債4配置 退休族也能靠股息+價差穩獲利
不可否認,股票就是能給比債券更好的報酬,現在大家越來越長壽,通膨加計長壽風險,我認為,在已備好緊急預備金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把股債比重拉高到5比5,或者剛退休的前期,例如60~70歲的階段,60%股票、40%債券都是可以考慮的。
第三,退休族不是只能買配息的商品。我媽媽總認為退休族就是要提高現金流,所以只能買配息型商品,我反問她:「你有退休金、房租收入,還有年金,你1個月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
我跟她分享了「股息+價差」的總報酬率概念。一樣用數字來看,市值型ETF元大台灣50,近10年每年報酬約14.8%;高股息ETF元大高股息約11.6%。感覺沒有差很多嗎?
同一筆200萬元資金,5年就會差接近55萬元,我跟媽媽說:「你不是說老了長途旅行很累嗎?多了這筆錢就可以坐商務艙舒舒服服去歐洲玩了!」這麼一說,我媽媽立刻就接受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8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文章相關標籤
葉芷娟 曾任非凡新聞、中視新聞主播。新聞科班出身,自行進修考取CSIA 證券分析師與CFP ® 理財規劃師證照。致力於協助上班族將「收入」累積成「資產」。著有《零基礎!機智選股生活》。
- 依人生階段調整股債配置:跳脫公式 靈活應對才是最優解!
- 拍電影需要好腳本 投資也是!打造屬於自己的「投資腳本」穩定面對市場起伏
- 退休金規劃首重現金流 房產無法即時變現 增值再多也沒用
- 查看更多文章
最新文章
- 【籌碼K線4/27登入禮】熱門股清單
5hours ago
- 【搶先看】鉅陞(5529) 獲利轉機年 最佳佈局時機來啦?! //BC股倉
8hours ago
- 【宏觀情勢】短期內破底機率大降!持股成數該向上調升?
10hours ago
- 2025/4/27 尼克萊周末報告
11hours ago
- 【投資癮】2025|0421-0425|市場重點周報
19hours ago
曾任非凡新聞、中視新聞主播。新聞科班出身,自行進修考取CSIA 證券分析師與CFP ® 理財規劃師證照。致力於協助上班族將「收入」累積成「資產」。著有《零基礎!機智選股生活》。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