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規劃首重現金流 房產無法即時變現 增值再多也沒用

2024-10-18 19:26

更新:2024-11-07 16:39

887

撰文:葉芷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現金、定存可變現性高,資產配置不能少

最近有機會和演藝人員一起錄影聊理財,有位來賓的分享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我曾經想過要投資買股票,還特別花了一下午去銀行聽理專講解,但我真的聽不懂,我直接問他1年大概可以賺多少?他說買300萬1年5%的標的會有15萬,我心想,15萬我一場活動就賺到了,為什麼要提心吊膽1年,擔心市場起伏?我認真工作就好啦!」

後來他決定趁還能賺時認真賺本業,把賺來的錢拿去買房子,因為他覺得房子最能守住資產。沒想到另一位資深綜藝大哥卻說,過去他也是把錢全部買房地產,全盛時期手上有4間房子,但身兼製作公司老闆的他,有一次因為公司出了點財務問題需要3千萬現金,他心想:「沒關係,我房子這麼多,賣一間來救急就好了。」結果這間房子他賣了1年半才賣掉,完全無法解決當務之急。

這就是資產配置時,如果忽略「變現性」會發生的狀況。所以我在列個人資產負債表時,左邊的資產項目,從上到下,我習慣都會依照變現性來羅列,變現性越高的如現金、定存放最上面,依序而下是股票、基金等,房子絕對是最下面的資產。

 

靠保險無法解決所有醫療問題

我也想到另一個關於現金流的小故事。我曾經詢問一位工作上遇到的保險公司總經理:「有沒有一張醫療險保單,可以解決退休後碰到的醫療問題,足以讓我安心退休?」原以為他會跟我分享他們公司很厲害的神保單,沒想到他反而笑笑地說:「要靠買保險解決所有退休後醫療狀況,幾乎不太可能。關於退休,最重要的是能創造『現金流』,有了現金流,若沒生病,現金能去遊山玩水;若真的生病了,就拿去治病。」

然而創造現金流的工具很多,有些人選擇買配息型的金融商品,風險是萬一選錯標的,無法穩定配出我們需要的現金流;也有人喜歡靠房地產收租金,但這要注意「管理成本」問題,除了相關持有稅金,花心力管理房客、房屋老舊的修繕費等,也是常被忽視的成本。

總之,沒有任何一項工具完美無缺,所以回過頭來,這也體現了資產配置的重要。透過以上的小故事,我想提醒大家,在做資產配置時,除了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外,不同資產間的變現性、現金流提供性,也都應該一併考量。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10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葉芷娟 × CMoney 「ETF錢滾錢」「股市錢滾錢」精彩節目每周三PM6:00準時上架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