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工潮延燒!赴美工作人數激增 台灣薪資迎成長良機

2025-01-24 17:18

更新:2025-03-06 09:32

43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全球勞動市場面臨缺工潮,美國和台灣的薪資上漲趨勢明顯,尤其是科技業和專業技術人力需求增加,導致台灣人赴美工作人數上升,失業率下降,企業調薪幅度創新高。

 

撰文:游庭皓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勞動市場就面臨前所未有的缺工潮,各國企業難以填補人力空缺,供應鏈效率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的強硬反移民政策,將使得外來勞動力進一步縮減,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問題更加嚴重,進而引發薪資通膨。

事實上,隨著景氣逐步走向全面擴張,2025年美國缺工問題將更加嚴重,根據勞工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職位空缺及勞工流動調查」(Job Openings and Labor Turnover Survey,簡稱JOLTS),美國去年11月職位空缺數已經升至近810萬個,創6個月新高,即便勞動市場相對兩年前已經沒這麼緊縮,目前缺工失業比仍高達1.1倍,工作崗位依舊多於失業人數。

尤其,近期市場焦點不只放在非法移民,高技術移民也成為輿論焦點,許多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意旨「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極右派代表,反對持續開放H-1B(雇主擔保)的專業職業工作簽證。很長一段時間,這類簽證讓外國科技業員工更容易取得美國身分,而不少極右派代表,認為這與川普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背道而馳。

 

美國陷缺工荒 勞工薪資明顯增長

事實上,美國有大量科技巨頭,如亞馬遜(Amazon)、Google和特斯拉(Tesla)等,都開放許多高技能勞工進入美國,每年簽證的配額為8.5萬張,簽證持有者多來自印度,從事軟體開發、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等領域。

這使得傳統MAGA派,與馬斯克(Elon Musk)的科技派產生衝突。出生於南非、後入籍美國的馬斯克,自己就是H-1B簽證受惠者,他認為移民政策收緊,應該僅限非法移民,而不該影響技術移民,因為正是這些關鍵貢獻的人才來到美國,才促進美國的極端繁榮。

除了馬斯克外,印度裔的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Google執行長皮查伊(Pichai Sundararajan)等人,早期也都持有H-1B簽證,可以說,美國正因為聚集眾多頂尖全球人才,得以奠定當前科技產業的領先地位,就連台灣在美國H-1B簽證受益人中,也排名全球第6,印度為31萬9,494人,中國有5萬1,597人,台灣則有2,595人。

缺工荒導致美國的實質每週薪資年增率,在過去幾年內逐步改善,目前仍高達0.97%,顯示購買力明顯提升,這意味著美國勞工的實際收入相較於通貨膨脹有了增長,進一步改善家庭的消費能力,並可能對經濟復甦產生正向影響。

 

失業率、無薪假人數雙降 台灣迎近10年最大調薪潮

這種美國缺工荒,進而影響了台灣人赴外工作的意願,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人赴美國工作人數近年來大幅增加,尤其女性人數在近幾年飆升至7萬2,000人,而男性也增加至5萬6,000人,紛紛創下新高,除了美國對專業技術人力的需求增大、高薪吸引力,台灣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力上升,也導致人才外流加速。

人才荒導致了台灣極度繁榮的勞動市場,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去(2024)年11月失業率僅3.36%,創24年來同期次低;另外,根據勞動部統計,最新(1月2日)的無薪假實施人數為4,280人,創近5個月新低,去年全台職缺數已達到114.4萬,再創歷史新高,市場出現大缺工。

缺工潮最終引發了一連串薪資上漲,2025年台灣即將迎來過去十年最大規模調薪,根據人力銀行統計,高達5成以上企業預期調薪幅度超過3.2%,調薪的原因,不只是公司營收創高,更多反映的是缺工,科技業年終多為1年起跳,金融、航空業年終則為5個月起跳,對上班族來說,趁市場缺工拉抬身價,將會是最好的時機。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5年2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財經作家、投資人。台灣清華大學經濟學學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曾任投資顧問公司研究員、經濟日報、聯合晚報財經專欄撰稿人、台灣財經節目特邀來賓,研究方向以總體經濟變化與景氣宏觀投資為主。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