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法說會前夕!三大重點一文看!

2025-04-08 18:10

更新:2025-04-16 17:36

84

文章架構:

1.     川普關稅措施磨刀霍霍,台積電將受重擊?!

2.     加碼1,000億美元赴美建廠,公司未來規劃成關鍵!

3.     將與Intel成立合資公司!台積電技術外流已成定局?

 

輝達先前宣布大撒5000億美金在美建設AI資料中心仍難討川普歡心,15日輝達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確定被管制,將永久無法出口至中國,認列單季約55億美元費用,盤後一度重挫約6%,再讓半導體產業蒙上陰影。而身為晶片代工龍頭的台積電(2330),明(17)日將迎來第二季的法說會。由於本次是台積電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投資美國建廠以及川普政府關稅政策攪亂後的首場法說會,經歷這段時間股價的血洗,市場無不關注本次法說管理高層能否為提供一些方向,來讓市場恢復些許信心與元氣。
以下是CMoney研究團隊認為市場急迫想知道的:1.在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是對於未來營收與毛利率展望是否會更動;2.更多赴美建廠的實績規劃與細節;3.先前市場傳出對於和Intel合資成立公司的風聲,未來可能與英特爾有合作嗎?

 

川普關稅措施磨刀霍霍,台積電將受重擊?!

4/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各國課徵對等關稅並在9日生效,但令人疑惑且不合理的計算方式引發各國強烈反彈,其中台灣的32%幾乎是民主產業鏈中最高的國家!而我國最大的半導體產業目前在晶片上雖然還不在課徵範圍,但川普似乎也沒有要放過的意思,在3日時就告知媒體未來仍將開徵晶片關稅,為產業前景蒙上一層陰影。市場就預期,台積電所生產的先進製程晶片因廣泛應用於美國科技大廠(如蘋果、NVIDIA等公司)產品中,而這些產品往往經由中國等第三地組裝後輸往美國,因此整體供應鏈仍面臨巨大衝擊。
目前台積電約65%的營收仰賴美國市場,顯示其對美供應鏈的重要性。短期內,由於美國尚無法即時替代台灣先進製程能力,對台積電直接營收的衝擊有限。然而,伺服器、筆電等這類有台灣晶片的終端產品成本上升,也使美國企業承擔更多壓力,被迫轉單至美國當地或其他國家生產、或要求台廠加速當地設廠。
面對政策風險,台積電3月就加碼1,000億美元赴美建廠,以降低關稅戰帶來的影響。中長線來看台積電憑藉技術領先優勢,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仍佔據領先地位,但短期內關稅壓力恐抑制市場整體需求動能,對於股價仍構成龐大壓力!

 

加碼1,000億美元赴美建廠,公司未來規劃成關鍵!

因應川普政府以及全球化佈局,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初就在白宮宣布,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約3.3兆新台幣),在亞利桑那州再興建3座晶圓製造廠,以及2座的晶圓封裝廠和1座研發中心,加上先前的650億,台積電在美國總投資將來到1,650億美元」。這項半導體建廠專案也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sing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在宣布後董座魏哲家也赴總統府說明,但針對未來的具體規劃為透露太多,市場期待在本次法說會,管理層能針對該部分有進一步說明。另外,這龐大的資金支出該如何分配,會怎麼影響台積電的財報也是後續觀察重點。

資料來源:台積電、CMoney研究團隊整理

 

將與Intel成立合資公司!台積電技術外流已成定局?

 

請登入以查看完整文章

閱讀VIP文章請先登入理財寶會員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