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哥教投資》景氣回溫 哪些股票有看頭?2面向挑選,25檔低基期黑馬股出列!

2024-01-26 18:18

更新:2024-03-07 09:03

3,023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我們想讓你知道】

國內景氣回溫是各界對於2024年的普遍共識,相較於2023年由AI題材領軍的股市,2024年台股股價基期還在相對低檔的產業中,哪些族群比較有表現機會?

撰文:劉宗志(證券分析師)

 

前兩年股市表現可以用雲霄飛車、大起大落來形容,2022年台股指數從2021年底的18,218點一路下跌,全年大跌超過4,000點,收在14,137點,跌幅達22.4%。在2019~2021連續3年都大漲超過2成後,股市突然來了一記回馬槍,算是跌勢頗重的一年。

所幸,2023年多頭捲土重來,全年上漲3,793點收在17,930點,漲幅高達26.83%,只差不到300點,就可以把2022年的跌點全數收復,如此大落又大起的2年,讓投資人心情也跟著上上下下。

問題來了,2024年經濟與股市會怎麼走?股市還會有動輒2成以上的震盪嗎?沉寂已久、股價在相對低基期的族群,有沒有表現的機會呢?

 

景氣回溫 台股獲利成長可期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4%,雖然全球經濟成長是連續第3年放緩,但不至於陷入經濟衰退。此外,世銀也預估,到了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回升至2.7%。

世銀認為,導致2024年經濟成長放緩的原因是全球貿易疲軟,以及各國央行為抑制通膨而提高利率所產生的影響,不過,許多國家預計2024年將降低利率。

至於國內狀況,包括央行、主計總處、中經院、台經院、台綜院、國泰台大產學團隊等主要經研機構,對於2023年的GDP成長率預估分別在1.2%至1.43%之間,但是對於2024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就明顯上升,分別在2.8%到3.35%之間,顯示各家經濟研究機構對於2024年國內景氣的看法,普遍都認為會比2023年好。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仍然是放緩的一年,但放緩並非衰退,只是成長率稍微低一些。其次,隨著歐美主要國家通膨降溫帶來的降息預期越來越明顯,如果2024年下半年美國開始進入降息循環的話,資金成本下降將為市場帶來「資金行情」的想像,對於股債市等都是偏多題材。

至於國內,2024年全年GDP成長率預估應該有3%左右的水準,明顯比2023年不到2%的成長率回溫不少,法人一般預期2024年上市櫃企業整體獲利成長率上看2成左右,不少法人預期台股指數將挑戰歷史新高。由此可見,要說今(2024)年台股的基本面是偏多的一年,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2方向篩選 找到低基期潛力股

真正的問題在於,不少股票2023年已經大漲一個波段,許多挾著AI題材的中大型股票,更出現倍數的大漲,股價基期已經明顯墊高了許多,後續恐怕要有更大的利多題材,以及基本面、成長性等實質數字支撐,才能為後續的表現增添柴火。

從台股結構來分析,2023年大盤指數上漲26.83%,其中,成交量占比達3分之2的電子類股指數,在2023年的漲幅更是高達39.13%,進一步分析,電子類股當中的次族群又以「電腦及週邊設備」類股漲勢最為兇悍,全年漲幅高達99.85%,接近翻倍。這波漲勢主要是由生成式AI題材帶動,不少個股漲幅都是以倍數計算。

幾家歡樂幾家愁,不少非電子族群,在2023年只能看著大盤與電子股連動大漲,本身表現卻是乏善可陳,例如鐵鋼類股指數全年漲幅不到5%,還有表現更為弱勢的,像是塑膠類股指數全年下跌近8%、航運類股指數下跌逾6%。

由此可知,2023年電子族群的股價大漲後,股價基期明顯墊高了,於此同時,非電子族群的股價多數都沒有太多表現,甚至還有出現負報酬的狀況,股價的基期明顯比電子股低了不少。

但這並不是叫投資人一窩蜂就投入所謂低基期的股票,因為有些股票的股價基期低,有可能是因為基本面展望不佳導致,白話來說,就是沒業績、沒題材,股價想要有所表現,也不是容易的事。因此,選擇低基期的股票,有幾個面向可以留意:

 

● 基本面有起色

在總體經濟回溫、台股上市櫃公司2024年整體獲利可望比2023年明顯成長之下,國內大多數的產業多少都能夠受惠,差別只是受惠的程度大小。對於主動型投資人來說,如果今年要針對低基期的股票下手,還是要先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狀況,包括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每股盈餘預估,以及最重要的獲利成長性預估。

一般來說,在評估一間公司時,成長性越高,預估本益比也較容易向上調整,也就是如果成長性只有10%,預估本益比可能只有10~12倍,如果成長性是2成的話,預估本益比可能就會拉高至15倍,甚至更高。此外,也可以由預估本益比回推股價可能的「高標」。

舉例來說,某檔股價10元的公司,今年EPS預估成長1成至1.1元,以本益比12倍估計的話,今年股價的「高標」可能有機會來到13.2元(1.1元×12)。如果這家公司獲利成長性拉高2成至1.2元的話,以本益比15倍計算,今年股價的「高標」有機會上看18元(1.2元×15)。

 

● 技術面、籌碼面轉好

除了基本面展望之外,主動型投資人也可以參考個股的技術面、籌碼面狀況,作為進出時機點的參考依據之一。

簡單舉例來說,如果某檔低基期的中小型股票,在前一陣子的成交量只有1千張左右,但是近期成交量擴增至數千張,而且投信法人開始出現連續性買超,這類對於產業與個股基本面有一定掌握的法人都進場了,以股票的籌碼面來說,當然算是一種加分。

再舉一個例子供投資人參考,以近3個月平均營收年增率大於10%,同時近20個交易日投信累計加碼逾千張的個股來看,包括友達(2409)群創(3481)長榮航(2618)南亞科(2408)聯詠(3034)等個股,可以發現涵蓋的族群包括面板、記憶體、航空等多個產業。

以面板龍頭友達、群創為例,在2021年上半年股價來到30元以上高檔,之後拉回進入長達2年多的整理,多數時間股價都在20元以下區間游走,但近期投信買超,而且近3個月平均營收年增率也有雙位數表現,初步看來符合股價低基期、基本面與籌碼面轉佳的條件,投資人可以暫時納入口袋名單,進一步確認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當然,投資人也可以用自己偏好的基本、技術、籌碼面等指標,篩選2024年具有潛力的低基期股票。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加入《Money錢》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文章相關標籤

想要收藏您喜愛的內容嗎?

加入會員即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