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季雖然是台灣電子產業傳統淡季,但對 AI 與資料中心供應鏈而言,今(2025)年第1季客戶需求不僅沒有轉淡,反倒還持續追加訂單,這點從先前北美4大資料中心業者公告財報、規劃今年資本支出將大幅成長超過 30%,以及總金額達 3,240 億美元可作為佐證。
AI短期發展雖出現雜音 大廠仍提升資本支出
從資本支出的金額來看,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以及 Meta 今年規劃的資本支出金額分別達到 1,040、800、750、650億美元。雖然先前DeepSeek 推出語言模型讓市場擔憂 AI 產業的資本支出有可能會在短期內放緩,但這些科技巨頭在近期的法說會上都表示資本支出仍會維持高速成長,他們都認為目前 AI 產業已經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在幾年後將湧現龐大商機。
回顧 20 多年前網際網路剛崛起時,當時市場上也對網際網路的發展抱持諸多不同看法;其實不只 AI 或是網際網路,包含手機、電腦與電視等產業,在剛開始發展和後來實際商用化的樣子都有很大的不同,不過無論中間歷經多少波折,最終都成功激起消費者的需求並成為年產值達到數兆美元的市場。從這個角度思考,這些大廠目前每年投入近千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並不為過,畢竟未來很有可能在幾年內迅速回本。
巨量資料訓練與傳輸需求 帶動連接線產業發展
儘管 AI 產業長期趨勢不變,但目前受到整體政經環境起伏不定的影響,再加上 AI 產業未來的商業模式和發展路徑有改變的可能性,讓市場重新思考先前是否誤判真正的 AI 受惠股。